AI为什么救不了“想上天”的猪?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7 12:16:40
字号:

比如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合作,将人工智能系统“ET农业大脑”引入到猪场,进行针对性地训练与研发。京东也紧随其后,推出了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与中国农大联手打造“丰宁智能猪场示范点”……巨头们为养猪操碎了心,万变不离其宗,其实主要就集中在下面事情上:

AI为什么救不了“想上天”的猪?

提高PSY,即每头繁殖期母猪每年可以提供的仔猪数量,也就是让一头母猪尽可能地下崽。另一个则是提高料肉比,即几斤饲料能产一斤猪肉,让养猪的核心成本尽可能低。

不过,与地产大佬“以养圈地”、钢铁巨头“曲线救国”等方式不同,科技公司高唱着“我们不一样”,找到一条替代和超越传统模式的特色科技主义养猪之路,还是别有一番作为的。

第一代技术型养猪的探索应该是以网易高调宣布养猪为起点。网易CEO丁磊曾直言不讳地说,中国的养猪业停留在100年前的水平。话虽然有点伤感情,却道出了实情。

2009年的养猪行业,以散养为主,卫生条件差,产量上不去,质量也堪忧,抗生素、注水肉等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彼时网易切入主要采用的是“自育自繁自养”的牧原模式,给猪盖公寓,听音乐,锻炼身体,坚持慢养300天等。这样养出来的“生态猪”质量的确高了,但身价也水涨船高,四五十元一斤的售价,依然距离普通消费者的餐桌很远。

随后,阿里、京东等推出的AI养猪,可以被看做是科技对养猪行业的第二次迭代。其核心逻辑,是通过AI+IoT+SaaS的方式,对猪场实行全方位、精细化的智能管理。

我国是一个猪肉消费大国,每年都消费猪肉5000多万吨。养猪是一个重要的产业,未来养猪模式是怎样的?家庭养猪模式有前途吗,会成为未来养猪模式的主流吗?从长远来看,未来的家庭养猪模式不是主流,是没有前途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未来的养猪模式将是大型化、规模化、智能化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大力发展,像阿里、百度、搜狗、恒大科技等互联网科技企业涉足养殖行业,解决了规模化与智能化的问题。通过大数据再现养殖场每个角落每头猪的生长状态,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一切都是通过智能化来完成的。以他们的行业话来说,这叫做智慧养猪。科技企业的力量大于家庭模式,家庭养猪模式竞争不过智慧养猪模式。未来养猪模式,智慧养猪将成为主流。

其次,因为环保的问题,家庭养猪模式虽然可以通过养殖、种植结合的生态模式进行,但很难形成规模。另外,生态模式对污物、污气能否处理好,彻底解决环保问题,这可能也是一大疑问。政策限定了很多禁养区、限养区,环保是头等大事,环保的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大大限制了家庭养猪模式的发展。

科技是生产力,科技的力量是巨大无穷的,新科技带来新未来。未来的养殖行业,乃至养猪行业,科技元素会越来越多。养殖机器人、大数据、自动化装备等等不断投入到养殖场中,科技将引领养殖行业的大力发展。未来家庭养猪模式需要在环保上下大功夫,否则极有被淘汰的可能。

家庭养猪是农民创收,解决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中国60岁以上农民达到1.6亿之多,这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外出打工已经不现实,而解决家庭收入除了种点地以外,再饲养一点猪,挣点养老和吃饭钱,这是农民创收的唯一途径。

再者,现在种地不挣钱,农民种地打的粮食转化为饲料喂猪,也为农民养猪节省了成本,同时,也能吃上放心的绿色猪肉。

有很多人拿环保说事,中国农村家庭养猪有几千年历史了,并没有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不是有些人说的那么严重,只要粪水管理得当,是不会污染的。目前,国家对大部分地区并没有禁止家庭养猪,而拿农民家庭养猪说事的只是笔杆子们的炒作罢了。

总之,家庭养猪在很长时间内,将做为我国养猪业的补充,并将继续为国家养猪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91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