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农药的注意哪些问题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6 23:15:25
字号:

农药作为农作物正常生命周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使用中应该尤其注意,一方面可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另一方面避免人畜伤害!那么,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打农药的注意哪些问题

施用农药要讲科学,尤其是冬季大棚蔬菜的农药施用更是如此。否则,不但达不到防治效果,还容易发生药害。因此,施用农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忌用活水配制农药。因为活水中杂质多,用其配药易堵塞喷雾器的喷头,同时还会破坏药液悬浮性而产生沉淀。

二忌用井水配制农药。因为井水含矿物质较多,特别是含钙、镁多。这些矿物质与药液混合后容易产生化学作用,形成沉淀降低药效。

三忌任意加大水量。因为过多加水,会使农药的浓度降低、喷洒在作物上只留下极少量的农药,不足以将害虫杀死,而且有些会完全失效,丧失杀伤能力。过量加水还会造成农药的流失,导致环境污染。因此,在配制农药时,要按照它们的使用浓度范围,严格控制加水量。

四忌在风雨天或烈日下施用农药。刮风时喷施农药会使农药粉剂或药液飘散,而雨天喷施农药,药剂易被雨水冲刷而降低药效,在烈日下喷施农药,植物代谢旺盛,叶片气孔张开,容易发生药害,同时易使药物挥发,降低防治效果,因此,应掌握最佳施药时间,上午9-11时,下午3-6时为宜。

五忌随意加大农药用量。因为农药在获准生产销售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田间药效试验,然后确定用药量、用药时间、施药次数等实际使用数据。因此,按照使用说明书上规定的用量施药,能达到防治效果,而加大用药量不仅加大了投入,而且还会使农作物产生药害,增加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量,加重环境污染。

六忌不合理的农药混用。有些农药混合施用可以增加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或达到虫、草或病、虫兼治的效果,而且混合施用更省工,但有些不行,如有机磷农药中的大多数品种遇到碱性农药或碱性介质会迅速分解失效;取代脲类除草剂与磷酸脂类农药混用,会对棉花幼苗产生严重药害;敌稗乳油与有机磷农药混用,会使水稻不能分解敌稗而产生药害。在需要混用农药时,一定要了解各种农药的性质、特点,弄清是否可以混用,请有关技术员指导后再混用最好。

七忌随意使用过期农药。农药必须在保质期内使用,否则会造成损失。

八忌在农作物开花期喷施农药。农作物和果树的开花期和幼果期,其组织幼嫩,抗逆能力弱,容易发生药害,因而喷药时必须避开作物开花(扬花)期和果树幼果期。

九忌在作物采收前喷施农药。一般高效剧毒农药残留期限60天左右,高效低毒农药残留期为15天左右。因此,不论是粮食、蔬菜、果树,在采收前要禁止施药,以免粮食或食品中毒。

十忌滥用农药。应根据农作物种类、防治对象和药剂性能的不同而采用相应农药,做到对症下药,同时要避免长期使用某一种药剂。

以上是农药施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十大事项,规范用药,人畜安全!

生物农药施用,要注意什么问题?

农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很多,下面就简单的来介绍一些吧。

第一点就是在使用农药的时候尽量穿戴好防护用具,防止农药中毒。我们都知道很多种类的农药都是具有一定的毒性的,甚至一些农药还属于剧毒的范畴。比如一些农药接触皮肤后会引起瘙痒、红肿、过敏等反应,如果一不小心农药渗入了伤口,那可能就会造成严重的中毒情况。有些农药具有挥发性,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后可能会灼伤呼吸道,甚至让人因为气短而休克。所以我们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一定要穿戴好防护用品,防止自身的皮肤接触到农药,也要带好口罩,防止因为吸入过量的农药而中毒。

第二点就是应该在合适的天气情况下喷洒农药,在错误的天气情况下使用农药可能收不到满意的效果。其实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农药也是一门技术活,比如在雷雨来临之前使用农药,那么由于雨水对农药的稀释,肯定就会降低农药的药效,达不到使用农药的目的。或者在高温天气时使用农药,那么由于水分被蒸发的原因,农药的药效也会受到影响。而且温度很高的话对工作人员来说也会增加中毒的风险,从而引发一些生产安全事故。

第三点就是要注意农药与水之间的比例,否则农药稀释的情况不正常,药效肯定也就不正常。很多人可能觉得在使用农药的时候增加农药的浓度就会快速的杀死很多的害虫和杂草,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一些农药如果使用过量的话不仅会杀死害虫和杂草,甚至会连同农作物也一并给杀死了,绝对是得不偿失的。而且,这样也会让农作物的农业残留量加大,影响我们的饮食安全。当然了,如果是因为害怕农药的副作用而刻意减少了用药量,那也是不可取的,那样肯定会降低药效,达不到使用效果。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难免会使用一些农药,而生物农药作为一种相对绿色的农药深受大家青睐。可是在生物农药使用过程中需留意一些问题,下边将要为华人网说施用生物农药过程要特别注意的事宜。大部分生物农药无内吸性,打药时要留意喷撒匀称才可以发挥明显成绩。如白僵菌,务必将菌体匀称喷洒到害虫的身上,菌体持续繁殖,慢慢毁坏害虫的生理学功能,终使害虫因代谢紊乱而身亡。

生物农药功效迟缓,宜在害虫低龄化稚虫期应用。很多生物农药除虫效果迟缓,不如有机化学农药,喷后立即见效。因而服药时间应该比有机化学农药提前2-5天。如BT溶剂、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它们除虫速率迟缓,一般打药后,害虫3-5奇才慢慢死亡。要注意打药的气候条件。生物农药大部分为菌类,仅有合适的气候条件,这类农药才会充分运用功效。一般施用生物农药适合的环境温度为20-30℃,环境湿度越大越好,同时要防止过强的光照标准和气温过高环境,不然很有可能杀掉肠道益生菌,影响防效。

使用时要随配随用,调好的农药要一次用完,如白僵菌,调好的农药要在2小时内喷好,以防孢子太早出芽,丧失法律效力。生物农药能够和各种灭虫剂混用,或添加少许肥皂粉,那样容易潮湿菌粉和放水稀释液,并能提升其黏着能力,提升药力。生物农药不可以和农药杀菌剂混用,生物农药多见菌类,和农药杀菌剂混合后,它的主要成分-菌类也被杀掉,农药也就失去效果。

生物农药不能与偏碱农药混用,农药中的菌类大多数生活在酸碱性环境情况下,与偏碱农药混用,就影响了这种生物的条件,造成菌类降解、农药无效。留意储藏:生物农药储藏的地址规定阴凉、干燥,防止返潮。如苏云金杆菌、井冈霉素等,它们的特性不是耐热、不抗储藏,容易吸潮发霉,降解无效,并且保质期不可以超出2年。以上便是文中为各位讲解的施用生物农药过程要特别注意的事宜。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8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