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一般选择在4~6月种植,在华北地区则是4~5月种植。种植方法十分简单,要先进行整地作畦,选择深厚土壤进行耕种,随后将种子浸泡进行催芽,将其播撒进挖出的小坑里,4~5天后就会发芽。之后注意浇水和病虫害防治就可以了。
黄秋葵是一种喜欢温暖而害怕霜冻的植物,在种植时需要注意使其避免霜冻期。又因为地方不同,种植的时间也有所差异,一般是在4~6月进行种植的,在华北地区则要在4~5月种植。
2、整地作畦提前处理好种植的土地,是黄秋葵的种植方法中的关键一点。需要选择肥沃疏松并且能够很好的保水保肥的深厚土壤,随后将其进行耕种洒肥,使其耙平后形成畦,之后再进行黄秋葵的种植。
3、浸种育苗播种前的黄秋葵种子,需要将其浸泡在水中,进行浸种育苗。一般浸泡在清水中12小时以后,将其取出,放在25~30℃的适宜温度中进行催芽,一天以后,黄秋葵的种子就会出现小芽了。
4、播种发芽将处理好的黄秋葵种子,播撒进挖好的小穴中。小穴的深度在3cm左右,一般每个小穴播种3粒种子就可以了。将黄秋葵种子播撒完以后,要覆上薄土,再浇水使其有足够的水分,在等待4~5天后,黄秋葵小芽就破土而出了。
5、浇水养护黄秋葵的种子发芽以后,还要及时进行浇水,使其吸收水分进行生长。通常在播下20天以后就要早晚进行浇水,使其茁壮生长。在夏季高温时要注意避免高温浇水,伤害根部,还要在雨季进行排水,防止幼苗死亡。
6、病虫害防治在黄秋葵种植以后,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防止黄秋葵因为病虫害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要及时喷洒乐果乳油防治蚜虫和蚂蚁,还要喷洒病毒A500~800倍液进行病菌防治,使黄秋葵正常生长。
1、播种育苗:常用播种繁殖,播种在4月季进行,选择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播种,秋葵的种子自播能力强,播种后覆土2cm,约一周时间即可发芽。
播种前将种子用水浸泡24小时,浸泡后放在25-30度左右环境进行催芽,播种没处播种两至三颗种子即可,待幼苗长至有三四片叶时即可定植。
2、田间管理:秋葵根系极为发达,对养分吸收的能力也强,但植株生长到50cm左右时,生长强盛,需立即应施肥一次,保证其养分供给。秋葵耐旱力强,平常时期每周浇水一次即可。
夏季高温需保持土壤湿润,积水过多易烂根,所以浇水要控制,雨水多季节要及时排水。为保证结果量,要及时剪除多余的侧枝,减少养分消耗,摘果后要剪除老叶病枝,增加通风性,以减少病害。
3、采果和储存:秋葵的采果时间极为重要,采果过早,果实较嫩,影响产量;而采果较晚,果实较老,降低食用价值。采果时间一般在花谢后一星期后,当果实长至8-10cm是采摘,这时的果实最好,采果时间不宜在中午,以早晨与傍晚为宜。
秋葵的储存也较为重要,不宜在高温下储存,高温会使其呼吸作用加快,易使组织老化腐烂,最好在7-10度的阴凉环境储存,但也不可低于7度,低于7度也会腐烂变色。
4、病虫害:秋葵是蔬菜中病虫害较少,偶尔受虫类侵扰,在长期的阴雨季节,叶片会出现病斑,天气转晴后及时在植株周围环撒石灰,防止病害蔓延,剪除病枝病叶。
扩展资料:
1、秋葵采后保鲜
嫩荚果呼吸作用强,采后极易发黄变老。如不能及时食用或加工,应注意保鲜。即将嫩荚装入塑料袋中,于4-5℃流动冷水中,经10分钟冷却到10℃左右时,再贮于7-10℃环境下,保持95%的相对湿度,可保鲜7-10天。远销外地的嫩果,必须在早晨剪齐果柄,装入保鲜袋或塑料盒中,再轻轻放入纸箱或木箱内,尽快送入0-5℃冷库预冷待运。如嫩荚发暗、萎软变黄时,应即处理,不可再贮藏。
2、秋葵留种
秋葵采种技术比较简单。当其进入生育期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为避免抑制生长和降低产量,早期结的下部果实不要留做种用;植株顶部果荚难以充分成熟,即使成熟充分,籽粒也不饱满,质量差,不宜留种。因此,宜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健壮植株中部、籽粒饱满的老熟果荚(果实外壳变黄褐,出现有裂沟),晒干、脱粒、清选后,贮存于布袋中备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秋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