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类微生物它跟温度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温度不宜超过30度。使用这种病毒类微生物农药,那么在我们使用的时候要选择在下午或者说选择在早上,不要选择在中午。其实我还是建议使用在下午,因为你早上喷洒的时候9点多太阳就已经出来了,慢慢的气温就会随之而升高,所以我建议在下午6:00这样子进行使用,温度就不会太高。一般6:00开始用,可以到晚上11:00,这5个小时可以让农作物有效的进行吸收,从而可以起到防治的效果。
喷洒的时期一定要选择在露水干了以后再用药,如果露水没有干就使用的话,很容易导致农药被稀释了。湿度越大它的药效就越低,在农作物上面如果还有水分,那么就不宜喷洒生物农药。我们一定要等到露水干了以后再进行使用,毕竟为了保证药效,空气中湿度越大往往药效就会越低,因为空气当中的一些湿度和水分会稀释农药。
下雨天不要使用生物农药,因为下雨有利于一些微生物的生长,并且会降低药效,稀释药成分。我们使用农药尽量要避开下雨天,不管是大雨小雨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农作物的吸收的,所以我们在喷洒农药的时候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这个天气情况,最好看一下天气预报。最直接的一个效果就是下雨的时候会容易将我们喷洒在农作物上面的药液直接给冲刷掉,到时候就不会有这个防治效果了。
用药也要保证自己的安全,虽然是微生物农药,但是还是要戴好口罩,做好自我的一个防护。毕竟农药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难闻的气味,闻了也不好受,所以戴好口罩对自己好一点。
在农药配制过程中,农民朋友经常出现错误的配药现象,引发农药危害,所以一定要科学合理配药!在农业生产中,农药配制是经常用到的,农药的配制就是把商品农药配制成为可供田间喷洒的状态。在农药配制过程中,农民朋友经常出现错误的配药现象,引发农药危害。那么农药如何配制呢?农药配制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农药如何配制;正确配制喷雾用的药液的方法应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用少量水把农药调成较浓的母液;
第二步,先在喷雾器中加人一半水,然后将量取好的母液倒人药桶内,充分搅拌均匀,最后加人另一半水搅匀即可。而配制毒土和颗粒剂时,首先将农药与少量细土混合,再将混有农药的细土和一半配料混合,最后再将另一半配料全部加人,混合均匀即可。按照上述方法配制的药液具有如下优点:可以使药剂充分溶解,分散性好,浓度均匀。特别是质量不高的可湿性粉剂,往往有一些粉粒团聚成粗的团粒沉人水底,如果配制时不先调制成浓稠的母液,即使再搅拌也难使其分散。可减小接触浓度高的农药和发生中毒的机会。有利于准确量取药剂。
1、用井水配药;井水中含有钙、镁等矿物质较多,它们与药液易起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从而降低药效。
2、污水配药;污水含杂质多,配药会堵塞喷头,还会破坏药液的稳定性,降低药效。
3、风雨天和高温下施药;刮风喷药会使农药飘散;雨天施药,药液被雨水冲刷降低了药效;高温下施药,易发生药害和中毒。因此,最佳施药时间是:上午8时、11时,下午4时、6时。天气晴好、微风施药。
4、滥用农药;应根据作物种类、防治对象和药剂性能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农药,做到对症下药,同时还忌盲目增大施药量,造成害虫抗性增强降低了防治效果,还容易产生药害。
5、花期喷药;农作物和果树在花期施药,容易发生药害。
6、采前施药;由于农药会在农作物上产生残留,若采前施药,残留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7、一药连用;长期使用一种或一种剂型的农药,最易使害虫产生抗性、降低防治效果,因此应交替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