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怎么种?雪梨在我国的河北、安徽、四川等地种植较多,雪梨清甜多汁又解渴,很多老百姓都喜欢吃。那么高产雪梨如何种植呢?有哪些注意事项?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改善土质
雪梨种植条件需要疏松肥沃且水源充足的土壤,最好还要排水性好。然后深翻土地进行开沟施肥,基本上每隔一年就要进行一次轮翻,然后集合基肥进行。
2.密度管理
种植的密度也是比较重要的,因为雪梨它是一种喜光性植物,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所以田间的透光性要较好。
目前推荐的种植的密度一般是行间距为两米五到私立左右,株间距两米到三米左右,这样的密度才是比较合理的,具体的种植密度需要结合种植地的地形地势以及土壤的情况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3.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这个过程对很多果树来说都很重要,只要进行适当的疏花疏果才能保证雪梨的品质和产量。冬季的时候可以将过多的花芽清除,果实坐落之后按照合理的密度进行疏果,一般病果和弱果都不能留。
4.浇水施肥
雪梨的施肥主要和树龄有关,幼树我们主要是以勤施薄肥的原则进行。而成年的雪梨树,我们一般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施肥,分别是生长肥、花期肥、壮果肥以及养护肥。
生长肥一般是以氮肥为主,花前肥主要是以钾肥和磷肥为主,壮果肥则是以钾肥为主,可选择优质翠姆特种肥,养护肥我们可以使用有机肥或堆肥。
雪梨的浇水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它的壮果中后期的时候要降低水分,以免影响糖分的积累情况。通知我们在平时的浇水过程中要保持田间水分的均衡,以免出现裂果的现象。
5.修枝整形
为了保证雪梨的生长能够进行充足的光照,那么在它的生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进行科学的枝叶修剪。
最常见的树形就是多主干开心形以及多主枝圆头形和疏删分层形。我们需要根据雪梨树的长势以及种植的密度、地形等来进行修枝,一般是以保留强枝、壮枝,去除弱枝、病枝、枯枝的原则进行修剪。
以上就是栽种雪梨的栽培要点了,对雪梨比较关注的种植户朋友其实可以多学习多了解或者提出的自己见解。
北京市平谷区不仅是中国的桃乡,而且是一个果品王国,区内遍布着北方常见的各类干鲜果品,其中,大桃、大枣、红杏、红果、葡萄、核桃、樱桃、苹果、柿子、李子、栗子、梨12类500多个品种大宗树生果品被称为“平谷十二果”。
据平谷区果品办公室副主任杜向堂介绍,“平谷十二果”中,发展最有名的要数大桃产业,果品总产量3.96亿公斤,总收入13.64亿元,其中,大桃总产量就为3.09亿公斤,总收入就达10.1亿元。但事实上,平谷区还有很多果品发展得很好,尤其是红杏、梨、柿子,大桃、红杏、梨和柿子,这四大果品位居全国之首。
平谷区现有果树面积40.8万亩,人均拥有一亩果园。10万农民从事果品生产,占全区农民总数的50%。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果品产业已成为平谷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10万果农创业致富的经济源泉,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生态产业。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平谷区果品发展得如此之好呢?
推广优新综合配套技术
平谷三面环山,中间为平川谷地,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土质、气候条件和全区果农的辛勤劳动孕育了百果飘香。
过去,由于果农大量施用化肥,化肥用量的增加,对地下水和环境造成了污染,土壤碳氮比失衡,土壤板结恶化。土壤的健康直接影响到了植物的健康,使得植物易遭虫害、营养品质下降。面对这种现象,平谷区把实施果园“沃土”土壤改良工程作为安全果品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由传统的直接施用畜禽粪变为施用发酵腐熟有机肥;变表面施肥为挖沟深施肥;由传统的果园耕作变为果园生草和果园覆草,达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节水和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的目的。通过这些措施,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0.5个百分点。
自2003年起,平谷区推广桃树树体结构调整、隔株间伐和其他树种落头开心技术,解决树体郁闭、通风透光差的问题,降低果园内湿度,从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果园打药次数,既节省果农对农药的开支,又减轻了农药对果品和环境的污染。累计完成桃树高光效树体结构调整10万亩,郁闭桃园隔株间伐26555亩,其他果树落头开心200多万株。
果实套袋能够减轻病虫危害,减少打药次数,提高果实安全性。平谷套袋桃经亚洲食品安全研究中心株式会社青岛食品安全研究所80种残留农药检测,全部达到了日本食品卫生法的安全标准。
每年7、8月份是平谷区降雨量较多且集中的月份。园内积水如果不及时排出,不仅影响到桃果的甜度,还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平谷采取倒拉枝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稳定树形、防止因果实重量造成主枝下垂,树体郁闭,保证树体和果实正常生长,同时,还能够降低园内湿度,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打药次数。
目前,平谷区推广应用了30多项综合配套技术。完成桃树高光效树体结构调整10万亩;郁闭桃园隔株间伐3万亩;其他果树落头开心200多万株;果实套袋突破21亿个;全区优质果品率达到65%以上。
生产安全健康果品
如何让先进技术在平谷全区推广?平谷区坚持技术统一性的原则推广生产和其他技术环节。在大桃生产管理上,经过专家、科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共同研讨,形成了树体结构调整技术、长枝修剪技术、授粉技术等22项大桃综合配套实用技术,从中确定9项大桃增甜提质关键技术,并在全区推广普及。
自2003年起,平谷区提出了“以有机果品为先导,绿色果品为主体,安全果品为基础”的精品果生产战略,通过生产“有机、绿色、安全、健康”的果品抢占市场,实现果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先后组织制定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的种植规程和生产标准,通过推广优新综合配套技术,全区建成了28.9万亩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10万亩绿色果品生产基地,1.9万亩有机果品生产示范区。
有了产量和质量,如何将果品销售出去?平谷果品办公室朱亚静告诉记者,目前,全区3000多人从事果品营销,年纯收入达到1.5亿元,主要通过吸引外埠客商,培育合作组织,实施农超对接,开发城区社区直销店,开拓国内外市场,举办形式多样的大桃展示展销会等方式,开展果品销售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平谷区果品产业走出了一条以大桃为主导的生态果品富民之路,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平谷的果业已经行销全国各地,并具有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