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人爱吃辣椒,吃饭几乎是顿顿离不开辣椒。因此在我们咸阳这里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菜园子栽植辣椒的。这些在露天菜园子种植的辣椒,肯定会受到外界的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长期高温无雨的天气会影响了辣椒产量的。
长期高温无雨,土壤干旱会影响辣椒的生长。夏季露地种植辣椒,如果长期高温无雨,会影响了辣椒开花、授粉、坐果和膨大,如果干旱严重,还会出现死棵现象。如果是在辣椒膨大期,也会影响辣椒正常膨大,辣椒会出现皱缩、弯曲、表面无光泽等,最后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应对措施:如果进入夏季以后,遭遇了连续半个月,甚至一个多月不下雨的情况,肯定会严重的影响了辣椒苗的生长的。遭遇了这样的天气后,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夏季高温天气,如果土壤墒情比较差的话,可在早上的7、8点钟左右,给辣椒进行浇水。但是浇水也不可过多过勤,根据土壤墒情,以小水勤浇、土壤见干见湿就可以了。如果浇水过多,土壤湿度过大的话,反而不利于辣椒生长。
二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锄草松土保墒,防治病虫害,还要清除辣椒病枝和下部的老枯叶片,减少养分消耗,保障枝叶养分供应。同时还要根据辣椒长势,在开花结果期适时进行追肥,追肥应该以速效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也可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尿素溶液,满足辣椒对养分的需求。
三是辣椒的根系较浅,不耐旱。如果发生了干旱,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减弱,导致辣椒养分不足,从而会抑制了辣椒正常生长。因此在辣椒开花前,要对辣椒根部进行培土,抗旱防倒伏,促根系生长发育。还要对辣椒适时进行打顶掐尖,避免结果枝离主茎太远,促使侧枝萌芽生长,有利于辣椒丰产丰收。
总之,如果夏季出现连续高温无雨天气,会影响了辣椒的正常生长,从而易造成辣椒的大幅减产,甚至绝收的。因此,在栽植辣椒时,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仔细做好田间管理,只有这样做,栽植的辣椒才能品质好产量高的。
高温多雨季节如何管理甜椒?
在广西百色种植露天甜椒行,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生育最适温度白天27~28℃,夜间18~20℃,地温17~26℃。对光照长短和光照强度的要求不严格,只要温度适宜,一年四季均可栽培。甜椒比较耐,适合进行设施早熟栽培。
甜椒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对水分的要求严格。适宜基质相对湿度60%~70%,适宜空气相对湿度70%~80%。墨西哥和中美洲一带 ,俗称西椒、彩椒、甜辣椒、菜椒、灯笼椒。
露地甜椒的栽培技术方法
(一)土壤耕作
1.耕作适期
掌握耕作适期的简便办法是根据土壤水分状况来判断。理想的耕作时期是土壤水分减少到土壤粘着力和可塑性很小,而土壤结持力尚较大的时期。各种土壤的水分含量约为田间持水量的40%-60%时为耕作适期。此期一般表现为地表面干湿相间,抓一把耕层5-10厘米的土壤,手握成团,但不出水,手无湿印,落地散碎。
2.春耕
通常,于定植前2-3个星期进行春耕。如果秋冬降水少,春旱严重,土壤墒情不好,要在春耕前浇水。4-5天后,先撒施基肥,随后耕翻15-20厘米。
(二)施用基肥
1.甜椒对主要元素的吸收量
在茄果类蔬菜中,形成相同产量所吸收的主要营养量以甜椒为最高。如果形成4000公斤/亩甜椒产量,吸收氮、磷、钾、钙、镁等营养元素的量分别为23.2公斤、4.4公斤、29.6公斤、10公斤、4.5公斤。甜椒施肥,不仅要考虑其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和吸收率,而且还必须考虑肥料和土壤的性质与气候条件等。
2.施用基肥的原则
(1)根据土壤性质施肥。中施用钾肥,其增产效果远不如施用氮、磷肥。在偏酸性土壤地区,施用石灰是改良土壤的有效措施,瘠薄粘重的土壤缺乏有机物质,透水透气性很差。在这类土壤中栽培甜椒,由于扎根困难,植株矮小;雨季易涝,因此软腐病容易流行。改良这类土壤的根本措施是重施有机肥。例如充分腐熟的树叶、禾本科秸秆、畜禽粪与人粪尿混合堆沤的农家肥。所谓重施,就是每年结合耕翻施入1-1.5万公斤农家肥。约3-4年就可改良成结构性能好的菜田。长子县的甜椒基地,一部分就属于这类土壤。
(2)基肥要以农家肥为主,以化肥为辅。农家肥,例如牲畜粪、家禽粪、人粪稀、堆沤肥等,大都是完全肥料。既含有甜椒所必需的各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又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施入土壤中后,分解慢,肥效长,养分不易流失。
需要指出的是,在偏碱性粘土壤上施用炉灰渣不可过量,更不能与人粪尿混合堆放。
(3)基肥的施用时期和数量。甜椒的基肥?底肥?可于秋耕、春耕和定植时分三次施入,施肥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老菜地,每年每亩施用3000-700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新菜地,每年每亩施用1-1.5万公斤腐熟的有机肥。
春耕时,撒施基肥施用量的25%-27%。为50-70公斤过磷酸钙和30公斤硫酸铵与鸡粪、牲畜粪、碎秸秆混合堆腐而成。
定植时,穴施基肥用量的3%-5%,为春耕时所施用的基肥掺入250克5%辛硫磷颗粒剂。于打定植孔后,每穴撒入80克左右。
(三)做畦覆膜
1.修渠起埂
春耕后,要立即按每扇(单)6.7米的宽度修渠起埂。挨地扇的水渠?流道?宽15厘米,挨水渠边起埂做出35厘米宽、18-20厘米高的走道。水渠的另一条渠埂要高出高畦顶5厘米左右。渠埂和走道及地扇的田埂?15厘米宽?的高度要一致,做到平直而充实。
流道(水渠)和走道便于田间作业。采摘青椒时,麻袋可稳立于流道,走道便于行人运输。
2.平整做畦
地扇(单)做好后,要立即起高垫低,精心平整,严格做到地平土细。若地面不平,土坷垃多,必然会在做出高畦后塑料薄膜覆盖不严地面。这不仅覆盖效应难以发挥,而且会滋生杂草,消耗地力,影响甜椒生长发育。
为了充分发挥覆盖地膜对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散失、保持土壤疏松、促进甜椒发根的作用,要求做高畦。畦沟宽45厘米,畦面宽55厘米。要做成中间高、两边呈缓坡状的圆头高畦,这样的畦式易使地膜拉紧盖平,地膜与畦面贴紧。
畦的高度要根据当地的雨量和地块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降雨多、土地下湿,畦要做得高一些,反之要低一些。我国北方地区,以l0-12厘米为宜,过高会影响蓄水保墒功能。做好畦后,要适度镇压,以便与深层土壤接墒,促进毛细管水上升。
3.覆盖地膜
采用手工覆盖地膜,可3人一组,1人在前铺膜,2人培土固定地膜,幅宽80厘米的地膜,两边各埋入土中15厘米左右,本着覆膜“紧、平、严”的原则,把地膜四周用土封实。地膜覆盖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5%。
定植
(一)定植密度
每亩地栽植的株数称为密度。露地甜椒地膜覆盖栽培的密度,首先与品种特性有关。一般株型比较紧凑的品种,尤其是这一类型的中早熟品种,其密度应大些;株型开张,单株生产力高,尤其是一代杂交种,其密度应小些。其次,与气候条件有关。无霜期较长,伏天暴热时间短,甜椒植株可以安全越夏的地区,果实采收期长,一般出现两次产量高峰。因此,其密度宜小。相反,无霜期较短,或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早霜或高温限制了甜椒栽培,甚至刚刚收获第3层果实就结束了植株生长。这类地区,其密度宜大。
茄门和同丰37号甜椒的畦内行距为45厘米,畦间行距55厘米,穴距为33厘米,每穴栽双株,按3800穴/亩,计7600株/亩;中椒4号甜椒的行距与前相同,穴距为36厘米,每穴栽双株,按3600穴/亩,计7200株/亩。若单株定植,行距不变,都是每畦栽两行,茄门和同丰37号等中晚熟品种,株距20厘米,中椒4号等一代杂交种的株距为22厘米。
(二)定植方法
定植宜选择晴朗无风天气,用打孔器按一定的株行距打出直径为7-9厘米、深8-10厘米的上下等粗的圆形定植孔。每穴撒入少量药肥和肥土后,再将带有单株?栽单株?或双株的苗坨置于定植孔内,而后用土封严定植孔。土堆要高出畦面,以防被风吹动地膜,避免水分蒸发和热蒸气灼伤甜椒幼苗。同时也可以防止杂草滋生,提高根部地温,防止雨水流入造成局部土壤板结、高湿,有利于防病。
定植时要力求做到行直、坨稳、苗正、深浅一致。同时要注意选苗,做到四栽四不栽:栽带土坨苗,不栽散坨苗;栽叶片舒展苗,不栽叶片变形苗;栽无病斑苗,不栽有病斑苗;栽粗壮苗,不栽细弱苗。
定植当天要浇定植水,水量以浸到沟边地膜为度。既要防止流水直接进入定植孔,又要防止水量过小不能润湿苗坨。
即将进入高温多雨季节前,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降低地下水位,保护根系;其次应加强病虫防治,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另外,把门椒以下侧枝全部去掉,并结合浇水追肥1次,进入盛果期后每隔20天左右追肥1次,同时根外追肥乾农商城万稼能重茬根腐,傍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