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青虾稻田选择。养青虾稻田应选择在排水比较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保水性能较好的田块。有条件的地方,则集中连片更佳,以便管理。
2、稻虾共生的田间工程。养虾稻田应开挖环沟形或“田”字形田间工程。环沟形工程为沿田埂四周开挖一条宽2-3米,深0.5-1米的环形虾沟,沟加筑四周田埂,并使其不漏水,环形沟要离田埂1-1.5米,在环形沟的一端要加挖成宽5米,深1.2米的青虾暂养池。“田”字形工程即在开好环形的同时,在田块中间加挖“+”字形虾沟,此沟宽2米,深0.5-0.7米,并与环形沟连通。同时,每块稻田都要建立进排水系统,进水口要用密网过滤防止*杂鱼进入。
3、水稻适时插种和管理。水稻品种要选择具有茎杆坚硬、耐肥力强、不易倒伏、抗病力强的早熟单季或单季杂交晚稻品种。水田每亩施畜禽粪肥20-30担,然后上水翻耕,平田整地,并每亩泼洒生石灰100公斤或清塘净1公斤。以杀灭水田里泥鳅、鳝等敌害。插秧前,每亩再施碳铵40公斤,磷肥30公斤,6月中旬开始进行秧苗栽插和水稻生产管理,应注意的是,水稻施用农药时应尽量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禁止使用敌百虫和菊脂类农药,农药使用方法采用喷洒在水稻茎叶上,避免落入水中,施药后及时注入新水,确保青虾安全。养虾稻田烤田应采取轻搁,即水位降至田露出即可,烤田时间要短,结束后应立即加水到原来位置。
4、虾苗放养。7月上旬开始进行虾苗放养,每亩放养虾苗2-3万尾,放苗时间选择在上午9点前进行,虾苗在四周环沟内均匀放养。在四周环沟内适量种植革命草或空心菜,给青虾提供栖息环境。
5、饲养管理。虾苗放养后开始投饲,饲料应使用专用青虾颗粒全价饲料,每天投喂二次,即上午8-9时,下午5-6时,上午投饲量为1/3,下午投饲量为2/3,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5%左右,具体看天气和青虾撮食情况确定。投饲以四周环沟及附近为主,田中适当少量投喂。每隔5-7天注水一次,水田面上水位应保持10公分左右,使青虾能到田块是撮食,增加活动空间促进生长。遇高温季节要勤换水,以降低田水温度,适宜青虾生长。进水时要用60目的纱绢过滤,防止杂鱼进入养虾稻田。
6、青虾的收获。水稻在霜降前后进行收割,首先要逐步降低水位,把青虾引入虾沟内,使田面露水后收割水稻。水稻收割后可加深水位到1米左右,继续进行投饲管理,待到冬季,根据市场行情上市。
小龙虾苗种稻田培育技术是什么?怎么高效培育呢?
我国稻田养青虾和罗氏沼虾。现分述如下: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又名河虾。幼体食浮游生物,成虾杂食性。
(1)稻田准备
选择稻田的原则同养鱼。沿田埂四周内侧1~3米处挖环周虾沟,虾沟宽度根据虾在稻田收入中的地位以及稻田情况,如要增加虾产量和收入,稻田又是低洼田或低产田,就采取宽沟式,沟宽3米左右,深1米左右。如以稻为主的高产田则1~2米宽。在环形沟的进排水口附近选一段,将沟加宽一倍作暂养池。进排水口建闸,并用密眼网封好,严防敌害进入和虾逃出。
(2)虾苗和虾种的来源和培育
稻田养虾可在早春向渔民直接购买鲜活健康的幼虾(虾种)来放养,也可自行培育。自行培育采取两层网箱法较好。用夏花鱼种网片制成1平方米左右0.6米高的抱卵虾网,再用网眼小于1毫米的较软的筛绢等原料制成2平方米的0.8米高的虾苗网。5月份孵化前每公顷用生石灰750~1125千克将虾沟或暂养池消毒,毒性消失后架网,并施基肥培养浮游生物。架网时先将虾苗网架在暂养池或专门的育苗池,然后将抱卵虾网绑在虾苗网内。底部高出虾苗网底10厘米。自捕或直接向渔民购鲜活健壮的抱卵虾,按所抱卵的眼点发育阶段一致的抱卵虾分批放在不同网箱。每网箱放100只抱卵虾。大约10天孵化出虾苗。取出抱卵虾网和抱卵虾,后者可食用或上市。虾苗留在下层的虾苗网中开始培育。除摄食天然饵料外,及时补充蛋黄,接着再补充豆浆加鱼糜的混合料,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各喂一次,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20%左右。7~10天后用网箱分散强化培育,或直接放入暂养池,或育苗池,此时可投配合饲料、面粉、糠、麸等,搭配少量鱼肉、蚌肉、碾碎的螺、蚬及蚕蛹粉等。日投饲为池虾体重的10%~15%。管理上要保持水质清新,每周换1~2次水,使早晨溶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防止敌害进入。
(3)虾种放养
如在暂养池中采取网箱早期强化培育虾种,然后放入暂养池和虾沟则完成放养工作。如另外取得,则选1.5厘米以上,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虾种。每公顷放虾种22.5万~30万尾,并混养部分鲢、鳙夏花或一龄鱼种。适时移栽水草,占虾沟面积的1/2~2/3,供虾栖息、摄食、蜕壳时隐蔽。
(4)投饲
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同时投喂人工饲料。动物性饲料占30%~40%,植物性饲料占60%~70%。5—6月份以精料为主,7—9月份以植物性饲料为主,10月开始多喂动物饲料,特别是乳碎的螺蚬。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6点各喂一次。傍晚投喂量占全日的2/3。日投饲量占虾体重的5%左右。根据虾的生长、活动、天气、水质等情况作相应调整。情况好则多投,反之少投。
(5)管理
青虾要求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水质清新,透明度40厘米左右。因此,管理的首要工作是管水,保证上述条件,及时注水,换水。高温季节要将沟、池的水位适当加高。坚持每天早、晚巡查,观察水质,观察吃食生长情况,防病、防逃、防洪、防汛、防敌害,预防疾病。
(6)严格使用农药
可参考稻田养鱼部分。因虾对药物更敏感,安全量要适当减少。
罗氏沼虾,原产于热带,最适生长温度26~28℃,水温降到14℃以下开始死亡,因此在长江流域只有4~5个月生长期。食性与青虾类同。亲虾必须在温室内越冬,并在海水和人工海水中才能繁殖。因此,稻田养罗氏沼虾都是购入已经淡化的规格在0.8厘米以上的虾苗。
田块的准备同青虾。养成的方法也相同,但因个体比青虾大得多,因此虾种放养密度比青虾少得多。根据产量指标不同而有别。通常每公顷产成虾300千克的放虾苗60000~90000尾,450千克的放90000~105000尾,如放1.5厘米以上的虾种,放养密度减半。投饲和管理均同青虾。
通过人工繁育而获得刚离开母体的幼虾,体长约在25px左右,个体小,体质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抵御、躲避敌害的能力都很弱,成活率大多不到30%。利用稻田本身的天然饵料,投放刚离开母体的幼虾,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培育,可将规格25px左右的虾苗培育成体长3~125px的虾种,这是一种小龙虾苗种培育最直接、最简单、效益好的方法。稻田培育小龙虾苗种技术如下:
一、准备稻田
建设培育区,用20目的网片在稻田的虾沟中围建幼虾培育区,每亩幼虾培育区培育的虾种可供20亩稻田养殖。控制水位,虾沟中的水位控制在1000px左右,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为虾苗提供活动场所。
种植水草,水草含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面积约占培育区面积的50%~60%,漂浮植物面积约占培育区面积的40%~50%,且用竹筐固定。培肥水质,幼虾投放前7天,在培育区施经腐熟发酵的农家肥(如猪粪、牛粪、鸡粪等),每亩用量100~150kg,为幼虾培育适口的天然饵料生物。
二、投放幼虾
运输方法,幼虾采用双层尼龙袋充氧、带水运输,根据距离远近,每袋装幼虾0.5~1万尾。放养密度,根据稻田中的饵料生物密度和种类来确定,一般每亩投放幼虾15~20万尾。时间,投放时间为9~10月份,应在晴天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和长途运输,减少幼虾的体力消耗。
三、饲养管理
投饵,幼虾投放第一天即要投喂鱼糜、绞碎的螺蚌肉、屠宰厂的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每天投喂3次或4次,除早上、下午和傍晚各投喂1次外,有条件的宜在午夜增投1次。日投喂量一般为幼虾体重的5%~8%,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和虾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日投喂量分配如下:早上20%,下午20%,傍晚60%;或早上20%,下午20%,傍晚30%,午夜30%。
巡查,检查早晚巡查,观察水质变化等。在幼虾培育期间,水体透明度应为30~1000px,幼虾规格达到75px后即可撤掉围网,转入成虾稻田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