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念:
一、自然观——“系统化、人情化自然”的设计理念
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是系统化的自然环境,二是人情化的自然环境。
二、儒家哲学思想——“建立秩序”的设计理念
儒家思想是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混乱中建立秩序的理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体现了儒家的哲学准则,即系具有严格空间秩序。
一方面借题寓意超凡出世,另一方对园林景观却有特殊的要求。园林设计还寓含着深厚的社会意义。因此,儒家思想为园林设计建造提供了一个完全理性的理论基础。
三、禅宗哲学思想——“有声更觉静”的设计理念
禅宗思想,遵守佛教中“空”的理念,奉劝人们要达到一种完全平静安祥的精神境界,只因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和虚幻的,在这种境界下。人的行为方式将变得单纯和简单。
为解决现实与信仰的矛盾,他们或游山玩水、或种花造园,通过感受自然来抵达生活的真谛。古典园林为他们提供了寻求寂静冥思的场所。而古典园林中“有声更觉静”的氛围,也恰好表达了佛教的虚空和静寂,给园林渲染了禅的气氛,引起人的禅思。因此在这样的古典园林设计中,要求达到既能获得心灵上的平静,又有助于接近“空”的境界。既求得了精神的解放,又达到了归依佛教之目的。
四、道家哲学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造园思想是由道家思想决定的。“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道家的思想方法和对世界本质的理解,正是建立在“道法自然”这一观念之上。古典园林设计的目标,就是将个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自然之美。这一审美方式反映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即对世界万物给予应有的尊重。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中建立秩序的理论,禅宗思想中对佛国世界的向往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求,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的哲学观点,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才能使中国古典园林达到享受自然之风致,享受自然之意趣,融入自然之中,成就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造园理念是由道家思想决定的。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道家的思想方法和对世界本质的理解,正是建立在“道法自然”这一观念之上。古典园林设计的目标,就是将个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自然之美。这一审美方式反映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即对世界万物给予应有的尊重。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中建立秩序的理论,禅宗思想中对佛国世界的向往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求,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的哲学观点,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才能使中国古典园林达到享受自然之风致,享受自然之意趣,融入自然之中,成就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古代造园所有环节中,以三大境界的难度最大,最能体现摹拟自然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过程,难度最大的是要通过三个创作境界,即“生境”、“画境”和“意境”。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难度众所周知,就在于古人造园道法自然,是一种林泉观的再现,法无定法,并没有像建筑一样的营造法式,至今也未发现一张园林设计图。
三大境界介绍
生境:道法自然,寄情山水,“生境”就是自然美,指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园林模山范水,亭台楼榭,绿荫红花,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生动。好比留园的太湖石,不带半分造作矫情,不可复制,展现出“皱、漏、瘦、透”之美。
画境: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画境”就是艺术美,将自然和生活素材通过取舍、概括,经过艺术加工,使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园林参悟于诗画艺术,形成诗情画意的独特品质。山水画卷的简约笔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园林的气息。
意境:生命气韵,禅道境界,“意境”即含蓄美,恍惚美,使用多种艺术手法,从“生境”和“画境”升华,感受到美的境界,“是景语皆情语也”。园林要有意境,设计关键在于虚,虚实相生,有诗意氛围,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