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果蔬种植应在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地内进行,利用设施所具有的较强的环境调控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在通风口处设防虫网,可防止虫害发生。盆栽果蔬对肥水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应装备灌溉施肥一体化系统。肥料通常选用无机营养液,具有营养全面、含量高、干净等优点,还克服了小容器操作难的缺点,利于家庭和餐厅摆放。基质采用无土栽培基质,如椰丝、泥炭、蛭石、珍珠岩等,不但美观、轻便,且有利于植株生长。对于部分观果类盆栽果蔬,如观赏番茄、观赏椒、观赏茄子等,需要整枝,避免徒长,促进多分枝。对于观赏瓜类,应设立支架。
掌握栽培技术是种植盆栽果蔬的重点。盆栽果蔬比普通果蔬的标准化要求更高、栽培技术要求更精准,例如对肥水要求更为严格、修剪整形上也比普通果蔬要求多一些。种植盆栽果蔬应在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地内进行,这是因为温室和塑料大棚一般具有较强的环境调控能力,可减少病害的发生;并且能将通风口处用防虫网封严,防止虫害发生。
由于盆栽果蔬对肥水要求更为精细,因此应装备灌溉施肥一体化系统,对植株进行肥水管理,最常用的是滴箭灌溉或潮汐式灌溉,配备精确施肥系统或营养液池进行施肥。在肥料的选择上,由于无机营养液具有营养全面、含量高、干净等优点,解决了栽培容器容量小的缺点,同时没有气味,利于家庭和餐厅摆放,因此通常把无机营养液作为肥料来源。
在基质的选择上,由于盆栽果蔬要兼顾观赏功能,因此建议采用无土栽培基质,不但美观、轻便,而且有利于植株的长势。一般可选用的基质包括椰丝、泥炭、蛭石、珍珠岩等保水性和透气性良好的材料。另外,对于部分观果类的盆栽果蔬,还应进行株形调整,如对观赏番茄、观赏椒、观赏茄子等进行整枝,避免其徒长,促进多分枝。对于观赏瓜类,还应设立支架,以防止植株果实过重而压垮植株。
日光温室种植蔬菜的时候,对土壤都有哪些要求?
从多数大棚种菜的农户调查来看,效益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也有些农民种植大棚菜,效果不尽人意,除了蔬菜品种不对路外,“四害”的制约往往是造成损失的重要因素。所谓“四害”,就是肥害、药害、旱害和连茬障碍。
大棚蔬菜
一、肥害。实际上是积盐的危害,主要原因是偏施化肥或过量施肥使土壤产生盐渍化。发生肥害后产生的问题,一是抑制蔬菜根系发育,削弱了对水、肥吸收的功能;二是土壤溶液浓度过大,蔬菜株体发生反渗透现象,导致生理萎蔫或者叶缘枯焦;三是进发有毒气体危害;四是引发蔬菜缺素症。
大棚蔬菜
二、药害。有显性药害,症状明显。有隐性药害,症状潜伏或者延至下茬蔬菜。产生药害的原因,一是选用农药品种不对路或者误用了除草剂;二是施药浓度过大;三是购用了劣质农药;四是没有避开高温时节施药。发生药害后,有的蔬菜叶片很快失绿;有的产生焦斑、穿孔;有的落叶、落花、落果或者出现畸形;最严重的整株枯萎。
三、旱害。是制约大棚蔬菜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发生原因,一是蔬菜大棚选址不当,当地缺乏水源;二是虽有水源,但水质不良;三是水量较足,沟、渠、排灌设施却不配套,有水难引,望水兴叹。旱害既影响蔬菜适时播种安苗,又影响蔬菜正常生长,同时给蔬菜施肥、打药等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旱害的影响有时还超过肥害和药害。
四、连茬障碍。就是在同一大棚中,年年或者季季种同一类别或同一种蔬菜,而产量和产品质量逐年下降。产生障碍的原因,一是同类或同种蔬菜偏爱某种营养元素,这类元素补充不及时易出现缺素症;二是土壤病原菌的积累引发病害造成死苗,如枯萎病、枯黄萎病;三是同一蔬菜根系分泌物质易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去平衡,造成土壤老化。
因此,为了使塑料大棚能生产更多的优质蔬菜,在棚址的选择和生产过程中,应总结教训,及时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选好棚址,完善水系配套。确定大棚之前,要考察棚址是否有充足的水源,水源有没有被污染?有了充足的水源,一定要开好沟、渠,便于引水、排水。有条件的地方,每座大棚应安装一个供水龙头。标准高的还应配设喷灌设施。
其次,要平衡施肥,促进蔬菜稳健生长。一是要常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农家肥;二是要施用精制有机肥、高能有机肥,如叶美丰、果美丰等;三是要改偏施氮磷为减氮,稳磷,增钾,配施微肥;四是要分次适量施肥;五是一日出现肥害,要喷施多种活性液肥缓解危害。
再次,要科学用药,确保蔬菜安全。一是发生轻微的药害,可用加强肥水管理的办法,恢复蔬菜正常生育机能;二是要选准对口农药,特别是除草剂要慎重施用;三是把住农药的剂量、浓度关,同时避免重复使用一种农药;四是切忌随意混用农药;五是施药要避开高温;六是施用过除草剂的器械一定要清洗干净后才能再用。
第四,要轮作换茬,调整蔬菜栽培环境。一是茄子、番茄、瓜类易感病的蔬菜,要分年或者分季更换种植其它蔬菜品种;二是易发生连连障碍的大棚要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三是选用土壤重茬剂,抑制病菌;四是针对缺素土壤,及时补充所缺养分。
种植形式
编辑?语音
春季夏菜
茄瓜类蔬菜早熟栽培是大棚栽培应用最普遍的项目。露地栽培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定植,5月上旬至7月收获。大棚栽培可提前在1─3月定植,3月下旬至7月收获。上市早、产量更高,开花结果期延长,经济效益明显。另外还可根据市场需要,提早播种苋菜、木耳菜、空心菜等喜温绿叶蔬菜,提早上市。
大棚蔬菜
延后栽培
夏菜秋冬延后栽培一般采收期在10─12月,如果通过贮藏保鲜,可延长到春节,经济效益高。
叶菜类
大棚除了瓜茄等高杆蔬菜外,还可栽培经济价值较高的叶菜类,如木耳菜、空心菜、西芹、生菜等,进行春提前、秋延后,以及越冬栽培,以达到避免冻害,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延长供应以及反季节上市的目的,经济效益好。
喜温耐热的叶用菜,如木耳菜、空心菜等大棚栽培可在9─10月播种,后期实行保温覆盖,提前上市,加上常规栽培,基本上达到周年供应。生菜等喜冷凉但较不耐霜冻的蔬菜,露地最适播种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及春季3─4月,若在11月到翌年3月播种,在大棚栽培。
育苗栽培
南方地区6月下旬至8月上旬,强光高温且有雷阵雨及台风暴雨,严重影响蔬菜生产与早秋菜育苗,近年来遮阳网、无纺布的应用,促进大棚在夏季育苗和栽培上发挥作用。
由于温室果蔬生长发育迅速,水肥需求量大,产量高,作物对土壤环境要求较高,土壤的活力将直接影响温室作物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土壤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实体。除了利用好土壤进行生产种植外,还需要调理土壤。土壤耕作是“培育”好土壤的使用方法之一。土壤耕作是为作物播种、出苗和根系生长改善土壤环境的措施。在农业机械的帮助下,土壤可以被犁翻,从而有效地改善表层土壤的结构和表层的状况,最大限度地保持土壤的活力。土壤耕作包括耕、耙、中耕、起垄和开沟等。土壤耕作可以发挥五种作用:
调节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等因素,增加土壤的透水性、透气性和持水量,增加土壤湿度,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可以快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在蔬菜生长过程中,表层土壤结构被破坏,变得致密。然而,由于作物的根系活动和有机物的分解,下层土壤的结构和性能逐渐恢复。通过表土,下层结构较好的土壤被翻起。翻绿肥和有机无机肥:通过土壤耕作,可以创造肥料和土壤的混合层,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转化,提高肥料利用率。清除和掩埋田间残茬、杂草、菌体和害虫;土壤耕作可以减少作物病虫害的危害,保持农村清洁。
通过土壤栽培,为种植作物、发芽或育苗创造优良的土壤条件。日光温室主要分为暖棚和冷棚两种。暖棚和冷棚的土壤耕作方式和时间节点选择存在差异:温室土壤耕作方法包括深耕、起垄和中耕。具体是在6-7月换茬期深耕,种植前起垄,生长期中耕。而圆顶形冷棚的耕作方式有秋耕春耕,冷棚冬季破茬,收割后破茬前深耕,也叫秋耕,破茬后春季种植前浅耕,即春耕。为了加深耕层,改善土壤结构,调整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现有条件,疏松耕层,增加土壤的总孔隙和非毛细孔,从而增加土壤的通风和蓄水能力,通过深挖和暴晒使耕层和地面翻松、破碎、平整,从而加深耕层, 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存在,通过耕作,被机械压力破坏的土层逐渐转化为固体的非结构性土层,从而出现结构较好的下层土壤,恢复土壤的耕层和团粒结构。
由于在新的日光温室中,富含有机质的表土大部分被清除,新温室的主要问题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土壤有机质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提高养分的可利用性,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缓冲性能。建造新温室的最好方法是施用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高的有机肥,如牛粪、羊粪、农作物秸秆等。每亩有机肥用量应在5000~10000公斤左右。然而,由于鸡粪和猪粪的有效养分较多,分解速度较快,肥料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含量较低,对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