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温室大棚建设冬季防寒的措施有哪些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6 20:31:56
字号:

1.加强覆盖,保暖防冻。

蔬菜温室大棚建设冬季防寒的措施有哪些

温度是蔬菜生长的关键因素,菜农平时要关注天气预报,可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加盖薄膜和无防布。天气晴好时,注意通风换气,调节棚内温湿度;遇冷空气来临,棚门不要过早打开,要增加覆盖物,采用多层覆盖,在棚内搭建塑料中棚或小棚,并覆盖草帘、无纺布、遮阳网等,这样可使棚内温度大大提高,同时注意堵塞棚膜各处的缝隙,尽量减少缝隙散热。久阴乍晴或连续降雪后天气骤晴不能一次全部揭开,否则强光照射会导致蔬菜萎蔫。应逐步揭开草帘、无纺布或遮阳网等覆盖物,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再全部揭去。在冬季最好是选用紫光膜来覆盖,晴天大棚蔬菜要反复放风炼苗,让植株缓慢适应环境,健壮生长,预防冻害还须保持棚膜干净,增加薄膜透明度,增加光照,提高大棚温度。现阶段广大菜农还要提前加固大棚支架,棚膜压紧,压膜绳扣实扣严,防止大风大雪袭来时毁坏大棚。

2.施肥培土,提高土温。

利用晴天,用牛粪、猪粪或堆肥等暖性肥施于蔬菜根际处,即可提高土温2~3℃。同时,在封冻前结合中耕,把锄碎的泥土堆培于蔬菜根际处,既可疏松土壤,又可直接保护根系,中耕深度以7厘米~10厘米为宜。

3.清理沟渠,预防渍害。

在大棚四周要挖好沟系,保证 沟沟畅通,以便冬季雨雪后能及时排除田内畦沟和田外渠道里的积水,降低田间地下水位。雨雪天后,要及时清除大棚上与棚脚的积雪,防止积雪压塌大棚,同时清理沟渠,排除积水,防止积雪融化时吸收大量热量而降低棚内温度,以提高蔬菜根系活力。

4.控氮撒灰,提高抗寒能力。幼苗期切忌偏施氮肥,以免植株生长幼嫩,抗寒力差。

可在叶面上喷施0.2%磷酸二氢钾2~3次。在低温冻害来临前,在蔬菜地面上撒一层草木灰,既能防寒防冻,又能增加养分,还对蔬菜的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效。

5.灌水加温,提高棚温。

寒流侵袭前1~2天,趁天气晴朗进行浇灌。冬灌水要浇足、浇透,田间水最好当天能渗完,有条件的可采用地热线等加温措施来补充热能。

6.剪除病枝,及时防病。

冬季常伴连续阴雨、下雪和低温天气,棚内湿度较大,植株抵抗力弱,极易引起病害加重。我地大棚越冬蔬菜尤其要注意茄果类疫病、灰霉病的发生和蔓延。防治病害一是要及时清除棚内病株、病枝、病叶、病花、病果和受冻的枝叶;二是大棚内严格控制用水,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棚内蔬菜发病诱因,阴雨(雪)天用百菌清烟剂或速克灵烟剂进行熏蒸;三是抓住晴好天气,积极选用对口农药防治;四是结合病害防治,及时进行根外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爱多收等,提高植株抗性。

希望可以帮到你!

1、拱度不同,放风口大小不一。春季风口的大小不能用某一个数据界定,因为温室的结构不同,降温的时间和速度也是不同的。拱度较大的大棚,因为棚面拱度适宜,热气流很容易沿大棚棚膜的上部排出,即使放风口较小,也能取得较好的放风效果。而种植年限较长的低矮老棚,因为大棚拱度较小,棚面较平,棚内的热气流从放风口排出的速度就慢,棚内的温度就高。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大棚将顶部放风口开到40厘米宽,才与高度较高、拱度较大的大棚风口开到30厘米的放风效果相同。

2、风向不同,棚室两侧放风口大小也不一样。在刮偏西风时,大棚西侧的蔬菜因为山墙的阻挡,棚内的热气排出的相对要少,温度要高,在放风时就应注意将大棚西侧的放风口增大,东侧的放风口减小。在刮偏东风时,同样应该将大棚东侧的通风口敞大。在下午棚内温度降低时,如果是偏西风,则应先将棚东侧的放风口关闭,而棚西侧的放风口还应留一点缝隙。而当刮南风或北风时,才可将大棚东西两侧的放风口敞开到大小一致。只有根据风向的不同,适当调整大棚两侧放风口的大小,才能确保棚内温度一致,蔬菜的同步生长。

3、要注意分次通风。早晨拉开棚1小时后,敞开上风口3-5厘米左右放小风,目的是将棚内湿气排出,同时补充棚内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补充原料。等棚温上升到28℃以上时,将放风口逐步打开,保持棚内温度不超过33℃(对于黄瓜、丝瓜等喜温蔬菜来说)既可。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7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