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套种模式在农村也逐渐开始流行起来,其实这是一项增产的方式。利用庄稼空挡的地块再进行耕种,从而使得一块土地上每个季度可以收获两次。这样不仅可以综合的利用光合水,节约更多的资源,还能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那么近几年,哪几种套种模式比较赚钱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竹林套种林芝
用竹林套种林芝等名贵药材轮作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林地的利用率,而且长在竹海中的林芝质量也会更好,因为毛竹林下阴凉湿润,在此环境下生长的药材,能够充分吸收大山中的天然养分,沾满“土味”而品质上乘。
马铃薯套种玉米
马铃薯套种玉米的模式,在各大粮食产区均有分布,栽培模式通常是双行马铃薯套种双行玉米,也有单行马铃薯套种单行玉米的栽培模式。
马铃薯套种玉米能充分利用玉米的高光合作用和马铃薯的耐旱喜阴特性,这两种作物高矮搭配,能提高光合综合利用率,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害虫的发生。
花椒套种辣椒
近几年,花椒的种植突然火热起来,进而有衍生出了花椒套种其他农作物的方式,比如玉米、花生等,不过最赚钱的应该是花椒套种辣椒了。
花椒套种辣椒比较关键的就是种植密度的设置,花椒通常长到山里,而辣椒在这山脚下可以种出一大片,然而正是有了花椒的存在,地里头就少了喷洒农药这一步骤,节省了空间,也免除了除草的人工成本等。而且还会促进两者的产量。
黄瓜套种赤松茸
黄瓜藤能带给赤松茸阴凉湿润的生长环境,而赤松茸呼出的二氧化碳可以给黄瓜带来光合作用,黄瓜光合作用产生的养气,又能给赤松茸呼吸生长。
赤松茸出菇后的菌渣是优质的有机肥,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土壤的肥沃性也增加了,使黄瓜长势更好。
西瓜套种脐橙
一般种植脐橙,在3-4年才会开始挂果,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在果园套种西瓜,而且西瓜种植周期短、见效快。
西瓜套种在脐橙地下,两者共生相互影响不大,而且可以弥补脐橙前期没有收入的空挡,达到一地双收的目的。
果园套种中药材
果园套种中药材一定要根据药材和果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比如选用的中药材品种以耐阴性、浅根性为主,配置比例要坚持以果树为主,优势互补的原则。
在幼龄果树期,合理套种茎秆低矮、株形较少、较喜阳的品种可以减少土壤的养分流失,抑制杂草的生长,达到增收的目的;在成果期,它透光率低下,可以为合适的中药材品种提供阴凉、潮湿、养气充足的环境。
套种模式有哪些优点?
1.节约土地资源,一块地里种出多种农作物。
2.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同样的时间收获更多的农产品。
3.充分利用光能,促进农作物产量提高。
4.抑制害虫发生,使作物长得更好。
5.用地养地结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几种套种模式的全部内容了,虽说套种模式有诸多的优点,但是大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各种农作物之间的相生相克,选择合适的套种作物才能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2.农业新技术:两行玉米、三行毛豆套种,每亩增收上千元
2020年06月28日 11:44:55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叶扬
毛豆是江浙地区的餐桌寻常菜,也是浙江省重要的出口创汇特色蔬菜和区域特色优势作物。如何让鲜食大豆也就是毛豆增产增效,一直是农业专家们研究的方向。近日,记者就在嘉善、慈溪等地试验田看到了鲜食大豆新品种的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据悉,新品种新技术让每亩可以增产增效上千元。
这次是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在嘉善、慈溪召开的鲜食春大豆新品种及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观摩会,有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种子管理总站、省育种专项豆类协作组、大豆示范县成员等多个单位专家及相关企业人员参加。
在嘉善县惠民街道“浙鲜12”及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基地,“浙鲜12”正处于成熟的季节,豆荚翠绿,长势喜人。
“浙鲜12”是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所育成的早熟、优质鲜食大豆新品种,熟期早,耐低温,卖相好,荚色深绿、豆荚鼓粒饱满,口感甜脆。当地农户反映,这一品种上市以后,比原先常种的品种“沪宁95-1”要更受市场欢迎,在运输过程中,可以保持3-5天的绿色荚色,上市价格平均可以在3元以上。
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的就是将矮杆作物鲜食大豆和其他高杆作物或果树等科学地间隔种植,土地养分和阳光都得到合理利用,优势互补,使土地利用率提高,达到增长增收的目的。
本次观摩会所展示的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主要是通过大豆与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现作物协同高产、绿色增效的目标,在玉米小幅减产(减产幅度20%以内)前提下,一般玉米亩产800公斤,每亩增收鲜食大豆300-400公斤,亩增效800-1000元,该技术在萧山、慈溪、兰溪、开化等县市有一定规模的推广面积。
慈溪市庵东镇幼林果园套种大豆示范基地所展示的则是另一种套种模式,是用两年龄的梨树与毛豆套种在一起,将毛豆与浙江本地的经济作物有了很好的结合。
在慈溪长河镇的“浙鲜9号”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基地,记者看到“浙鲜9号”相较于“浙鲜12”豆荚更宽大,结荚更为集中,产量更高。
据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傅旭军站长介绍,“浙鲜9号”目前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是省内种植面积最广的自主选育鲜食大豆品种,深受出口市场的喜爱。浙江省的鲜食大豆出口量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的。过去种植的老品种亩产大约为五六百公斤,而“浙鲜9号”可达到750公斤左右。
观摩会后,专家们在长河镇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会上,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戚行江副院长表示,过去省农科院的研究品种主推的品种是耐旱耐瘠的黄豆品种,但是如今开展科学研究更要将市场导向考虑进去,研究出更多的适应江浙一带的市场需求的品种。
据悉,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还有其他新品种已获审批:“浙鲜19”是夏大豆耐高温品种,可在8、9月份上市,豆荚饱满。“浙鲜86”则是秋大豆耐迟播品种,最迟可在8月中旬播种,11月中下旬上市,与其他品种搭配种植,可有效将毛豆的供应时间拉长。
3.种植技术快速掌握间作套种的十三种模式 - 百度文库
3页发布时间: 2022年04月04日
1. 间作套种好处多 间作套种 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 种类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
2. 间作套种应注意的模式问题 1、间作套种的作物
阳台种植蔬菜的技术和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无污染有机蔬菜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新鲜有机蔬菜开始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因此发展有机蔬菜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那么有机蔬菜如何种植?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有机蔬菜的种植技术吧。
有机蔬菜种植技术1.品种选择
有机蔬菜的种子和种苗必须符合3个基本要求:一是不具有基因工程生成的转基因成分,二是不采用禁用的物质进行处理,三是具有较强的抗病虫性。在有机蔬菜生产中,应选择已获认证的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但种植初始阶段如未购买到已获认证的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则可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此外,还应选择抗病虫性强、抗逆性强,且适宜当地土壤和季节种植的蔬菜种类及优良品种,如菠菜、胡萝卜、萝卜、大豆、芋、香芋、芹菜、姜、韭菜、大蒜、大葱、洋葱等。
2.生产基地要求
有机生产基地应是完整的地块,其间不能夹有常规生产的地块,但允许存在有机转换地块,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与常规地块交界处必须有明显标记,如河流、山丘、人为设置的隔离带等。由常规生产向有机生产通常需经过2年的转换时间,其后播种的蔬菜收获后才可作为有机产品;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之日起计算,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有机生产要求操作。
3、栽培管理
有机蔬菜的栽培,主要是配套栽培技术,实行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通过培育壮苗、嫁接换根、起垄。
4、肥料使用
有机蔬菜生产所用肥料主要是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的粪便、植物沤制肥、绿肥、草木灰、饼肥、沼肥等,另外还包括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专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
4.1肥料无害化处理
有机肥在施前2个月需进行无害化处理,方法有2个:一是将肥料泼水拌湿堆积,用塑料膜覆盖,使其充分腐熟,发酵温度在60 ℃以上,可有效杀灭农家肥中的病虫草害,且处理后的肥料易被蔬菜吸收利用;二是发挥沼气池作用,将有机肥进入沼气池发酵,沼液或沼渣是很好有机肥料,沼气还可用于其他生产。梅州丰华公司建设了一个粤东最大的600 m3的上流式沼气池,沼液以管道形式送至田间,施用非常方便。
4.2肥料使用方法
4.2.1施肥量。有机蔬菜种植的土地在使用肥料时,应做到种菜与培肥地力同步进行,使用动物肥与植物肥的比例以1∶1为宜。
4.2.2施足基肥。将施肥总量的80%用作基肥,将肥料均匀施入耕作层内,以利于根系吸收。结合整地施腐熟有厩肥或生物堆肥45~75 t/hm2,有条件的可使用有机复合肥作种肥,使用量为1 500 kg/hm2。方法是在移栽或播种前,先开沟或穴,将肥料放入后填土,再种植或播种,施肥深度以5~10 cm为宜。
4.2.3巧施追肥。结合浇水、培土等进行土壤追肥,主要是使用人粪尿及生物肥等。也可进行叶面施肥,在生长期选取生物有机叶面肥,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对于种植密度大、根系浅的蔬菜可采用铺肥追肥方式,当蔬菜长至3~4叶时,将经过晾干制细的肥料均匀撒到菜地内,并及时浇水。对于种植行根较大、根系较集中的蔬菜,可开沟条施肥,开沟时不要伤断根系,用土盖好后及时浇水。注意施肥时应根据肥料特点及不同的土壤性质、不同的蔬菜种类和不同的生长发育期灵活搭配,科学施用,才能有效培肥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5、病虫草害防治
由于有机蔬菜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所有化学合成的农药,禁止使用由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产品,所以有机蔬菜的病虫草害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选用抗病品种采取高温消毒、合理肥水管理、轮作、多样化间作套种、保护天敌等农业和物理措施,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5.1病害防治
用石灰、硫磺、波尔多液防治蔬菜多种病害,允许有限制地使用含铜的材料(如氢氧化铜、硫酸铜等)、软皂、植物制剂、醋等,防
5.2虫害防治
提倡通过释放寄生器、捕食性天敌(如赤眼锋、瓢虫、捕食螨等),或用诱捕器和散发器皿中使用诱性剂,或物理性捕虫设施(如防虫网)防治虫害,可以有限制地使用鱼藤酮、植物源除虫菊脂、乳化植物油和硅藻土来杀虫,允许有限制地使用微生物及其制剂(如杀螟杆菌、Bt制剂)等防治虫害。
5.3杂草控制
通过采用限制杂草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如轮作、种绿肥、休耕等)控制杂草,或使用秸秆覆盖除草,允许采用机械和电热除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和化学除草剂除草。注意有利于天敌生长的草类不宜清除。
绿色蔬菜栽培注意事项一、把好种子关:要选用优质、高产、早熟、抗耐病虫害的蔬菜良种。
二、把好播前准备关:
1、在播种或定植前,应该及早灭茬翻耕,暴晒土壤,除净残留根茬和枝叶,消灭土壤残存的菌源和虫源。
2、做好种子处理工作:选用温水浸种,即用55度的温水,浸泡40~15分钟,可以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
三、把好栽培管理关:
1、尽可能采用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成果。如营养钵育苗、工厂化育苗、组织培养、嫁接、滴灌、地膜覆盖等。从培育壮苗入手,增加对病虫害的扰性。
2、合理搞好间作套种,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对光照、水分、肥料的不同要求,可采取高短立体种植。不同类蔬菜品种的立体种植,蔬菜与食用菌立体种植。
3、加强管理,及时间苗定苗,整枝打杈中耕除草,摘除病株,控制病虫传播。
四、把好施肥
五、把好防治关。
防治上做到?以物理、生态法为基础,生物农药打头阵,土制农药当配角,高效低毒残留化学农药助威力,剧毒农药不下田。?
1、采用生态法防病。应用控温、调温、高温抑菌等生态管理技术。
2、采用物理法灭虫草。应用黑光灯或糖、醋、酒混合少量药剂诱杀害虫;要覆盖防虫网,将害虫拒之网外,可以大幅度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覆盖银灰色遮阳网以避有翅蚜,蓝色膜可以较好地防除草害。
3、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植物农药。用BT乳剂青虫菌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和瓜叶螟;用农抗120防治黄瓜炭疽病和枯萎病;用农用链霉素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大白菜软腐病,黑腐病;用弱毒疫苗可防治黄瓜、茄果类病毒病;用井风霉素可防治立枯病和根腐病;用ET-107杀蚜素防治蚜虫,用浏阳霉素防治红蜘蛛;使用EM作基肥,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效避免一些毁灭性的病害。使用EM浸种,有明显地促进种子发芽的作用。如果用EM喷肥对于灰霉病菌引起的病害,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还有新型蔬菜农药核多角体病素杀剂,也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4、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一定要认真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安全间隔期限规定》,严禁使用DDT、甲胺磷、甲基异柳磷等剧毒高残留农药。
5、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及时,减少农药使用剂量和使用次数。
阳台种植蔬菜的技术和方法:选择容器、准备栽培基质、选择蔬菜品种、种子处理、育苗和定植、生长管理。
1、选择容器
阳台上种植蔬菜可以使用的容器种类丰富,可以用花槽、种植袋或花盆,还可以变废为宝,使用废弃的塑料桶、塑料盆和瓦罐等,种植容器的底部必须有排水孔,排水孔的直径不能过大和过小,没有孔的要钻出多个直径为0.5至1厘米的孔。
2、准备栽培基质
阳台种菜可以选择土培或无土栽培,土培的要保证基质没有害虫和病菌,还要具备充足肥料和良好的保水性,要根据种植的蔬菜品种添加生长需要的元素。无土栽培可以混合营养液、水和某些大颗粒植料作为基质,植料可以选择蛭石、珍珠岩和树皮等。
3、选择蔬菜品种
阳台可以种植莴苣和姜等耐弱光的蔬菜,或者种植豌豆、生菜、芫荽、空心菜和木耳菜等短日照蔬菜。对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除了种植耐弱光和短日照的蔬菜,还可以种植喜光耐阴的油麦菜、小油菜、韭菜和萝卜等。
4、种子处理
要对种子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芽慢的种子还要催芽。可以通过变温处理来催芽,先有半天时间把种子放在1至5℃的低温环境中,再在18至22℃的温暖环境中放12至16小时,要重复变温多次。催芽完成后,要把种子放到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溶液或70℃的热水里浸泡。
5、育苗和定植
四季都可以在阳台上播种育苗,可以直接播种定植,也可以育苗再移栽,育苗床应添加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播种前应浇透水。在晴天日间播种,将种子播撒到土表后,盖上0.5至1厘米厚的细的营养土,由于北阳台缺乏光照,不需要遮阴,但可以覆膜保温。
将蔬菜幼苗移栽定植到新容器里,有助于后期管理。等到出苗后进行移栽,土壤栽培的幼苗根系最好带与,可以用菜籽饼等有机肥作为基肥,移栽后要浇透一次水。
6、生长管理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要做好水分和肥料管理,并做好病虫害防治,由于北阳台的光照弱,阳台种菜在夏季不需要遮阴,高温时可以喷水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