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种植新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6 20:18:36
字号:

 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那么小麦高产种植的新技术有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麦高产种植新技术,一起来看看。

小麦高产种植新技术

小麦高产种植新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种植小麦。耕层厚度>20cm,土壤有机质?13g/kg,水解氮?8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

 150mg/kg。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耕深20cm左右,并耙透耙匀,做到上虚下实,以利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可用40%辛硫磷或40%毒死蜱4.5kg/hm2,拌干细土150~225kg随犁撒施,防治地下害虫。

 2.选用良种

 一是要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等条件相适应的品种:二是要选用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种。选用时应积极听取小麦生产专家以及市场分析专家的推荐指导意见,降低生产的盲目性。

 3.种子的处理

 经过一定时间储藏、加工以后的种子,发芽率、水分指标等是否符合要求,要进一步测试鉴定,同时注意播种前的晒种、选种等其它准备工作,确保种子质量。

 4.适量播种

 播量的多少,要因地因条件因品种制宜。中产田因地力不是太好,适当增加播量,可较多地依靠主茎穗争取高产。高产田若播量过大,易引起群体过大,通风透光不好,个体生长弱,易倒伏,若适当降低播量,群体不会过大,个体促壮,抗倒,穗大,产量较高。播量的多少是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不同的品种要掌握一定的播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 播前准备

 1.1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用优质、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高肥水地块宜选用武农148、小偃22、矮抗58等品种,中低肥水地块宜选用小偃22、西农979等品种。小麦播种前除选种、晒种外,最好每100 kg种子用200~300 g的多菌灵或15%粉锈宁拌种或小麦专用拌种剂对麦种进行包衣或使用包衣种子,防治小麦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病害,保证小麦出全苗[1]。

 1.2 土壤处理及培肥地力

 土壤处理可用50%辛硫磷乳油750 g/hm2拌52.5 kg豆饼,结合耕地边撒边犁;也可用3%甲拌磷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30~45 kg/hm2,用于防治蛴螬、蝼蛄和金针虫。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镁、钙及硫等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无素。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秸秆中含有大量的能源物质,还田后微生物量激增,土壤生物活性强度提高,接触酶活性可增加47%。随着微生物繁殖力的增强,生物固氮增加,碱性降低,促进了土壤的酸碱平衡,养分结构趋于合理。秸秆还田可使土壤容量降低,土质疏松,通气性提高,犁耕比阻减小,土壤结构明显改善,连续秸秆直接还田,由于根茬粉碎疏松和搅动表土,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的保水、透气和保温能力增强,吸水率提高。因此,充分发挥兴平市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广秸秆机械直接还田技术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建立高产稳产农田的有效途径。

 1.3 科学配方,合理施肥

 按照目标产量,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产量6 750~7 500 kg/h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0~45 t/hm2及纯氮180~225 kg/hm2、五氧化二磷135~180 kg/hm2、氧化钾90~120 kg/hm2,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和70%氮肥作底肥结合翻地施入,剩余30%氮素化肥结合灌水在拔节期追施。

 1.4 深耕细耙,精细整地

 一般深耕20~25 cm,深耕耙透不漏耕,旋耕机作业的地块,旋耕深度要达到15 cm以上,特别是秸秆还田地块至少旋耕2遍,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无残茬和土块。起垄要求行直垄端,为提高小麦机播种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适期播种,宽幅精量条播

 2.1 播期确定

 科学地确定小麦的适宜播种期是冬前形成壮苗的关键,也是小麦高产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近年冬前(9?11月)气温有提高趋势,播种时间可根据当地气象预报确定。一般于日平均气温14~16 ℃播种,兴平市一般在10月7?18日播种,半冬性品种于10月7?12日播种最佳,弱春性品种在10月12?18日播种为宜。

 2.2 宽幅精量、半精量条播

 小麦精量、半精量条播是有效控制播量、适当降低基本苗、构建合理群体的有效途径。用精量、半精量条播机播种,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播种深度3~5 cm,覆土良好、镇压较实。同时带肥下种,种肥以约75 kg/hm2的氮磷复合肥为宜。主要根据品种的分蘖力、分蘖成穗率、播种期早晚和土壤肥力水平确定播种量,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播期较早和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播量相对小些。一般播种量为:精量120~150 kg/hm2,半精量10~12 kg/hm2,早播宜少,晚播可以适当增加播量,每推迟1 d,播量增加3.75 kg,确保全苗不断垄[2]。

 3 加强冬前麦田管理,培育壮苗安全越冬

 3.1 促查苗补种,培育壮苗

 播后10 d左右,及早查苗、补苗,消灭断垄,保证苗全;消灭疙瘩苗、保证苗匀、促进苗壮。对群体偏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及时进行中耕、镇压,中耕深度7~10 cm,也可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50~600 g/hm2对水450 kg喷雾抑制其生长,实现控旺转壮。对晚播弱苗麦田,以促为主,采取增施有机肥和中耕等措施提高地温,实现促弱转壮。

 3.2 化学除草

 在采取轮作倒茬和人工除草的基础上,于11月下旬选晴天用高效、低残留麦田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对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用6.25%使阔得水分散颗粒剂150~300 g/hm2,或20%使它隆乳油750~900 mL/hm2对水450 kg防治;对禾本科杂草可用3%世玛乳油375~450 mL/hm2对水450 kg防治。

 3.3 适时冬灌

 及时灌好越冬水,冬灌时间以平均气温降至4~5 ℃、日消夜冻时浇越冬水为宜(一般在12月15日前后),秸秆还田地块,应提前10 d进行冬灌,及时踏实土壤,严防麦苗架空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一般灌水900~1 200 m3/hm2。

 4 狠抓中后期管理,促苗转化夺高产

 4.1 科学追肥,促进麦苗升级转化

 根据苗情科学追肥,对一、二类麦田积极推广前氮后移技术,提高小麦品质,3月上中旬结合浇起身水追施尿素120~150 kg/hm2;对长势较弱的三类麦田追施尿素150 kg/hm2,促进麦苗升级转壮;生长过旺或群体偏大的麦田,除起身期控制肥水外,在拔节前还应采取压麦、深中耕和化控等控制措施[3]。

 4.2 麦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对于冬季未进行化除的麦田于3月上旬及时开展化学除草。4月上旬,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50 g/hm2,加1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300 g/hm2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对水450~750 kg,综合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及麦蚜、麦蜘蛛、吸浆虫;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50 g/hm2,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加磷酸二氢钾2.25 kg/hm2对水450~750 kg综合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麦蚜、吸浆虫和干热风;若小麦扬花期天气预报有2~3 d阴雨过程可用50%多菌灵750 g/hm2对水450~600 kg在雨前喷施,预防赤霉病,如雨前未喷施,在雨后1 h补喷仍可有效防治赤霉病[4]。

 4.3 酌情浇水,防止倒伏

 孕穗期和灌浆期是小麦需水的高峰阶段,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浇水时要结合天气、土壤墒情、苗情等具体情况而定,切忌浇水过晚造成后期遇风雨倒伏,导致小麦减产。

 5 适时收获

 小麦最佳收获期是蜡熟末期,应及时收获,抢收抢打,确保丰产丰收。

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范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指:玉米摘穗后,用玉米秸秆还田机,将玉米秸秆就地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面上,直接免耕播种。传统耕作可用圆盘耙或旋耕机粉碎根茬,增施一定的氮肥后用深耕犁翻埋,整平后用圆盘式播种机播种小麦。

2.技术要求

玉米秸秆还田作业质量要求:割茬高度≤8cm,茎秆切碎长度≤10 cm,抛散不均匀率≤20%。

(1)秸秆粉碎还田。玉米摘完穗后,秸秆含水率在30%以上,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及时粉碎。作业时要注意选择拖拉机作业档位和调整留茬高度,严防漏切,玉米秸秆不能在撞倒后再粉碎,工作部件的地隙宜控制在5cm以上。

(2)深耕翻埋。玉米秸秆翻埋时,应适量增施氮肥和磷肥,以便加快秸秆腐解,促其尽快变成有效养分。耕深以打破犁底层为宜,通过翻耕、压、盖,消除因秸秆造成的土壤架空,并及时浇水促使秸秆腐解。

3.注意事项

(1)玉米收获后应趁秸秆鲜嫩及时还田。

(2)作业到地头时,要待秸秆完全切碎后再提升秸秆还田机拐弯。

(3)还田机工作时,人员不要接近旋转部位,严禁还田机上坐人,倒车时,应切断动力停止转动,并提升切碎机。

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是大面积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的基础保障,也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渠道,是解决秸秆焚烧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和主要措施。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就是在谷物收获后、使用秸秆粉碎机直接将留在地里的作物茎秆和叶子进行就地粉碎并抛撒在地表。

我省的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主要包括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和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是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的同时,使用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专门装置粉碎秸秆,抛撒于地表。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包括三种方式:一是应用玉米联合收获,在收获玉米果穗的同时实现秸秆粉碎还田;二是玉米青贮收获,在玉米摘除果穗后或连带果穗直接进行田间收获粉碎后用作青贮饲料,实现过腹还田;三是在人工摘除玉米果穗后,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还田。

(一) 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模式。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小麦同时小麦秸秆切碎抛撒还田——玉米免耕施肥播种——喷洒除草剂。

(二) 技术要点。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中割茬高度小于15厘米;配装在联合收获机上的切抛机,在收获时切抛麦秸,切碎长度一般不大于10厘米;播种前,要调整好机具,各项指标要达到农艺要求;播种后及时喷洒除草剂。

玉米秸秆最佳粉碎期是在玉米成熟后,秸秆呈绿色,此时秸秆本身含糖分、水分大,易被粉碎,对加快腐解,增加土壤养分大为有益。而饲用青贮玉米,以乳熟末期至蜡熟期收获为宜,这时茎叶青绿,籽粒充实适度、植株含水率70%以上,不仅青贮产量高,而且营养价值好。粮用和饲用兼用玉米为兼顾籽粒产量和获得较多的质优青贮饲料,益在玉米果穗籽粒刚成熟时,玉米秸秆发干变黄前(此时秸秆的营养成分和水分利于青贮)收获。

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其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应达到:联合收获总损失率(籽粒、果穗)≤5%、籽粒破碎率≤1%、果穗含杂率≤5%、断穗率≤5%;秸秆还田作业留茬高度≤10厘米、切碎秸秆长度≤10厘米、还田茎秆切碎合格率≥90%、还田茎秆抛撒不均匀率≤20%。

2.玉米青贮收获,利用专用的青贮饲料收获机,在田间一次完成玉米植株的切割、输送、切碎及将切碎物卸入饲料拖车等作业。粉碎后的玉米秸秆用作青贮饲料,实现过腹还田。其技术要点:

玉米青贮收获,其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应达到:秸秆含水量≥65%,秸秆切碎长度≤3 厘米,切碎合格率≥85%,割茬高度≤15厘米,收割损失率≤5%。

玉米青贮收获后,应采用根茬粉碎还田机将玉米根茬进行粉碎还田,碎茬深度应不小于8cm,粉碎后根茬的长度应不大于5cm,根茬粉碎率应不小于90%,根茬覆盖率(被土壤覆盖的程度)应不小于80%。

秸秆粉碎,玉米摘完穗后,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及时粉碎。作业时要注意选择拖拉机合适的档位和调整留茬,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还田时,其秸秆粉碎长度应≤10cm,残茬高度应≤10cm,粉碎长度合格率≥90%。

(二)施肥。玉米秸秆在土壤中腐解时,要吸收土壤中原有的氮磷和水分,因此当底肥不足时,就会出现秸秆腐解与作物争水争肥现象,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为此秸秆粉碎还田后,应施加一定量的氮磷化肥,必要时,选用适量秸秆腐熟剂与泥土或肥料拌匀后及时撒施到田内,加快秸秆腐熟进程。

(三)旋耕灭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加施化肥后,要立即旋耕灭茬,使秸秆均匀分布于0—10厘米的土层中,在与土壤混合过程中把玉米根茬切开,并再次切碎较长的茎秆,以利于充分腐解。

(四)播种。播种最好使用带圆盘式开沟器的播种机,以免钩挂根茬或秸秆造成壅土,影响播种质量。并按农艺要求进行适时播种。

(五)浇水。玉米秸秆在土壤中腐解时需水量较大,如不及时补水,则不仅腐解缓慢,还会与麦苗争水,因此,小麦播种前要浇足塌墒水、以消除土壤架空,促进秸秆腐解。

多功能双口木材粉碎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75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