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张村传统造纸是陕西省西安北张村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相传东汉时,蔡伦因他人之错受牵连,朝廷要抓他去京都接受审判,蔡伦不愿忍受屈辱,在他的造纸发明地和封地龙亭县服毒自尽。蔡伦家族中人也受到连累四处逃命藏匿,其中一部分人逃至安康,经子午道越秦岭,向北走出秦岭山口时将当时最先进的植物纤维造纸技术传授给北张村一带。下面本文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的主要特征以及历史起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主要工序西汉至蔡伦前,北张村生产落后,是一帘一纸方式(见《中华纸传奇》小说封面图),到东汉,由于蔡伦改进工艺后,北张村就一直生产一帘多纸至今。北张村沿用的传统的造纸工艺全部由手工完成,这种古老的手工艺使用工具简单,但操作工序复杂,出一张成品下来有72道工序,需要付出超体力的劳动。
主要工序有:
1、采集原材料:连绵不绝的秦岭山脉和沣河两岸盛产桑树、枸树和麻,而这几种树和植物的皮正好是造纸用的上好原材料。他们分别在春季和冬季两次采集。由于不同季节采集的树皮品质不一,春季采集的树皮嫩易取,纤维发白,造出的纸人称白纸,冬季采集的树皮质老、表皮发黑难采,造出的纸人称黑纸。
2、扎把:就是把采集的各种树皮一把一把的捆成把。
3、浸泡:就是把扎成把的树皮使其充分软化。
4、蒸煮:就是支起一口大蒸锅,俗称皮锅,进行蒸煮,使其原料软化,目的是把树皮上黑色、质地较硬、不含纤维的表皮分离去掉软揉。
5、上生石灰水:目的是发热,使其充分发酵。
6、发酵:使树皮纤维软化、细化,和黑色表皮纤维分离,使纤维充分软化。
7、漂洗:是在河中淘洗,使纤维和不含纤维的黑色表皮分离脱落掉。
8、泡瓤、揉瓤:用一块淘单,裹上碎纸筋,在水中淘,去除非纤维的杂质。
9、踏碓:目的是细化纤维,去除杂质,形成幡子。
10、切幡子:把踏_好的纤维一层层叠在一起进行切碎,这是土法造纸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一项核心技术。
11、和捣子:把幡子倒入捣子中捣,形成纸筋。
12、仗槽:把纸筋倒入纸涵,用飞棍等工具搅匀,形成纸浆。
13、抄纸:用抄子抄纸。这是造纸的主要环节,其核心技术是吸鼻头,还需阴阳有序,这样利于揭纸。
14、取纸:把抄好的纸从帘上取下,叠成一沓。
15、压杠:去除纸中的水份,便于揭裱,凉晒。
16、上墙:把去除水份后的纸揭下,裱在墙上凉晒。
17、揭纸:把连在一起、凉干的纸一张一张撕开,叠在一沓,一百张为一刀。
18、打包:即把一刀一刀纸打包,准备上市。
主要特征编辑1、中华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
2、工艺流程科学、缜密、系统、完整;
3、劳动工具原始、简单、实用;
4、传承久远,无断代,属原生态文化。
主要价值编辑1、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2、为人类造纸术的发源地;
3、直接推动人类文明及文化发展进程;
4、确立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对提高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坚定民族自信心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渊源1、源于西汉汉武帝时代,盛于唐、宋、明、清。古长安霸桥出土的西汉汉武帝时代的麻纸至今仍展览在陕西省博物馆。
2、当地流传至今的纸谣有:“苍颉字、雷公碗、沣出纸、水漂帘”。“有女甭嫁北张村,半夜起来站墙。
3、北张村所造白麻纸自唐沿袭至清一直是奏折和科举考试用纸,被历代视为精品,隋唐时白麻纸还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4、解放前,西安地区的报纸用纸用北张村生产的纸。
5、“文革”以前,北张村每家造纸作坊的墙壁上都供奉着造纸祖师爷蔡伦的神像,村外还有一座蔡伦庙,供奉着“纸圣蔡伦祖师”,接受纸工和村民的顶礼膜拜。过去村里每年农历大年三十还举行盛大的蔡伦庙会,吼秦腔、逛集市,村里男女老少闹庙会。庙会的一个重头戏是,每隔三年主持摇签确定穰行的“摇秤人”(即穰行的总经理),每个纸工都来纳银报名抽签。穰行在手工造纸行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摇秤人”从秦岭的“穰商”中收购枸树皮,用枸树皮制成半成品纸的穰由穰行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收购或统一代贮。
6、人民公社时期北张村几乎家家造纸,公社将工匠集中起来,统一生产,由供销社统一销售,用作包装纸。
:
西安文化西安历史文化西安传统文化西安民俗文化大全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有什么艺术特点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历史起源以及艺术特点概述
半坡遗址文化综述半坡文化属于什么社会什么是半坡文化
西安鼓乐的历史发展西安鼓乐的特点
眉户曲子戏有什么特征眉户曲子戏历史起源以及艺术特点概述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人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东汉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造纸术,此后,造纸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推广。那么在纸出现之前,世界纪录单词是怎样的?在造纸术发明和传播之前,世界各地是如何记录书写的?
蔡伦画像
中国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甲骨文、竹简和丝绸是古人用来书写和记录的材料。然而,甲骨文和竹简相对笨重。有一天,秦始皇要花上整整一辆车去读纪念馆。丝绸虽然轻,但很贵,不适合写字。
印度
在古印度,书写材料有时由木材和竹子制成,更多的是用桦树皮和贝壳叶制成。在梵文经典著作中,?来自桦树皮?这个词经常出现。起初,它意味着写作材料。中国纸引进后,人们用这个词来称呼纸。可见桦树皮的用途很广。贝壳叶是棕榈叶的一种,又大又长。古印第安人在树叶上书写和抄写佛经。贝叶经是把佛经写在叶子上,但不易保存易腐烂或破损。
埃及
古埃及人用尼罗河纸莎草来记录历史。莎草是生长在尼罗河三角洲的芦苇状莎草科植物。埃及人取它的茎髓,切成薄片,压干,然后把它们连在一起做成光滑的纸莎草。纸莎草的笔迹很原始。它是用芦苇茎,浸泡在蔬菜叶子和烟草残渣中制成的。写完后,卷起草纸,系上绳子,这就是传说中的纸莎草卷轴。因为它是压制而成,所以规格不统一。这取决于内容。短的可以几米,长的可以超过十米。
欧洲
在古代欧洲,人们用羊皮等动物皮书写文字,时间很长。然而,要根据这种情况写一本书,必须杀死多少只羊?成本还是太高了。在造纸术发明和传播之前,世界各地是如何记录书写的?
造纸图表
由于造纸术的发明,我们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得以传承。例如,在印度,在树叶上写字基本上很难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