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滴灌系统示意图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灌水方式。滴灌的主要特点是灌水量小,灌水器每小时流量为2-12升,因此,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灌水的周期短,可以做到小水勤灌;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滴灌还能自动化管理。
2、滴灌的优点
1.节水、节肥、省工。
滴灌属全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又由于能做到适时地供应作物根区所需水分,不存在外围水的损失问题,又使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灌溉可方便地结合施肥,即把化肥溶解后灌注入灌溉系统,由于化肥同灌溉水结合在一起,肥料养分滴灌系统展示(1)直接均匀地施到作物根系层,真正实现了水肥同步,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又因是小范围局部控制,微量灌溉,水肥渗漏较少,故可节省化肥施用量,减轻污染。运用灌溉施肥技术,为作物及时补充价格昂贵的微量元素提供了方便,并可避免浪费。滴灌系统仅通过阀门人工或自动控制,又结合了施肥,故又可明显节省劳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2.控制温度和湿度。
传统沟灌的大棚,一次灌水量大,地表长时间保持湿润,不但棚温、地温降低太快,回升较慢,且蒸发量加大,室内湿度太高,易导致蔬菜或花卉病虫害发生。因滴灌属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滴头均匀缓慢地向根系土壤层供水,对地温的保持、回升,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采用膜下滴灌,即把滴灌管(带)布置在膜下,效果更佳。另外滴灌由于操作方便,可实行高频灌溉,且出流孔很小,流速缓慢,每次灌水时间比较长,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小,故可控制根区内土壤能够长时间保持在接近于最适合蔬菜、花卉等生长的湿度。由于控制了室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可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又可减少农药的用量。
3.保持土壤结构。
在传统沟畦灌较大灌水量作用下,使设施土壤受到较多的冲刷、压实和侵蚀,若不及时中耕松土,会导致严重板结,通气性下降,土壤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而滴灌属微量灌溉,水分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并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
4.改善品质、增产增效。
由于应用滴灌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可明显改善产品的品质。总之,较之传统灌溉方滴灌系统展示(2)式,温室或大棚等设施园艺采用滴灌后,可大大提高产品产量,提早上市时间,并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和劳力等的成本投入,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设施园艺滴灌技术适应了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的要求,这也是其能得以存在和大力推广使用的根本原因。
3、特点:
1.省水省工,增产增收。因为灌溉时,水不在空中运动,不打湿叶面,也没有有效湿润面积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故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最少;容易控制水量,不致产生地面滴灌系统展示(3)径流和土壤深层渗漏。故可以比喷灌节省水35-75%。对水源少和缺水的山区实现水利化开辟了新途径。 由于株间未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因而作物与杂草争夺养分的干扰大为减轻,减少了除草用工。由于作物根区能够保持着最佳供水状态和供肥状态,故能增产。
2.滴灌系统造价较高。由于杂质、矿物质的沉淀的影响会使毛管滴头堵塞;滴灌的均匀度也不易保证。这些都是大面积推广滴灌技术的障碍。目前一般用于茶叶,花卉等经济作物。
4、所以说玉米可以用滴灌的方式进行,但是滴灌的造价会很贵,对于玉米等不是是很精贵,又或者说在水价的比例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还是不要用滴灌的方式。或着是可以长期不需要换植株的农作物,也是可以选择。
玉米应该多少天浇一次?水浇多了会有什么影响?
夏季高温天气,玉米很容易干旱,所以给玉米及时进行灌溉是很重要的,下面就时雨塑胶为大家介绍一下玉米的灌溉技术。
1、播种前灌水。玉米种子发芽出苗的最适宜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60%~70%。我国北方春玉米播种时常遇干旱,需进行播前灌溉。灌水定额一般在30~45m/亩。夏玉米播种时,气温高,麦收后常因土壤过干而不能及时播种,就需要进行播前灌溉。夏玉米播前灌溉有三种方式:在麦收前约十天灌一次麦黄水,即可增加小麦粒重,又可在麦收后抢墒早播玉米;麦收后灌茬水,但不可过多,以免积水或浇后遇雨,延迟播种;在麦收后,先整地再开沟,进行沟灌或喷灌,灌水定额为15m/亩即可。
2、拔节——孕穗期灌水。玉米拔节后,如干旱缺水,则植株生长不良,并影响幼穗的分化发育,甚至会造成玉米产量大幅下降。因此在孕穗期灌水非常重要,一般土壤含水率应保持在田间持水率的70%左右。同时灌水不能过多,以免引起玉米徒长或倒伏。
3、抽穗——开花期灌水。这个阶段是玉米需水量最大的时期,也是玉米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一般每两三天就要灌一次水,以保证此时玉米的生长需要。这也是保证玉米在之后的灌浆期能够正常生长。
4、成熟期:玉米受精后,经过灌浆、乳熟、蜡熟达到完熟。从灌浆到乳熟末期仍是玉米需水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仅次于抽雄期。但是此时春玉米区正进入多风时期,并且玉米雌穗逐渐增重,所以灌溉很容易造成倒伏,灌溉时一定要慎重。
喷灌是比较适合玉米灌溉的一种方式,它是利用一定的压力将水经过田间的管道和喷头喷向空中,使水经拔打后散成细小的水珠,像降雨一样均匀地喷洒在植株和地面上的灌溉方法。它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灌溉技术,其优点,首先是节约用水,喷灌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而且灌水比较均匀。一般可节水30%~50%。在透水性强、保水力差的沙质土壤地区,可节水70%~80%。其次,喷灌可以改善玉米生长发育的条件。喷灌每次灌水量较小,不易破坏土壤的结构,使玉米根系生长有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喷灌可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能有效防止“晒花”现象的发生。另外,在水温低于气温时,喷灌还可将水在空气中加温,从而增加地温。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
玉米每个发育环节需要的水分不一样。玉米栽种时,土壤墒情差,玉米地较为干躁,种籽栽种下来,难以吸湿萌芽期。这时候,先栽种再浇一次重水。在玉米抽穗孕穗期和扬花授粉期及其注浆成熟,都需足够的水分,才可以达到玉米成长发育的正常的必须。这各环节都需要重视水分的必须。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再浇2次重水。第二次浇水,在抽穗孕穗期浇重水一次。
给玉米地浇水,就是一个标准,全看玉米的生长发育要不要水分,玉米生长发育必须水分了,你就需要给它浇水,玉米的成长不用水分了,你就不要浇水,在雨水多的是情况下,还理应时时刻刻留意玉米地雨水的状况,假如玉米地雨水过多得话,就应该搞好玉米地雨水的排出,防止出现洪水灾害。因为栽种玉米的面积大,大部分并没有给玉米灌溉水的机器设备和标准,玉米的发育是必须靠雨水的,顺顺当当得话,玉米便会得到大丰收。
玉米灌溉的几类方式。玉米是成形栽种的,因此能用畦灌,在行与行挖一条沟,随后从引水渠口加水进畦开展灌溉。这类方式浇水量大,浇的深入。也有喷灌设备,便是用一定的负担将水从田里的管路喷出来,在半空中产生细微的水滴,开展灌溉,这些方法不但能够提升灌溉高效率,还能够节省水流量。玉米的用水量是挺大的,而且伴随着每个发育环节的转变,用水量还在转变。
抽雄到灌浆期。此阶段玉米叶片制作的营养元素比较多,盛开,受粉,子粒产生都要很多水分。灌溉量约占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尤其是抽雄前十天到抽雄后二十天,是玉米需水最多的是情况下,灌溉不够将比较严重限产,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中间。在最后,便是玉米的注浆到成熟,这个时候水分目的是为了用以玉米粒扩大,少水往往会造成叶子衰老,导致秕粒,灌溉量占总产量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百分之七十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