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提问方式是有问题的(真绕。。。),茶叶种植中确实有使用农药的现象,不等同于茶叶生产必须使用农药。
回答肯定有的,要么是如此伺弄茶树的茶农,要么是发明创造各种农药及其使用方法的,,,,“专业人士”?“茶叶需求量大”→→→“茶叶必须大面积种植”→→→“必须用农药”
这个貌似合理的逻辑链条中是有问题的(好多问题⊙﹏⊙)。茶叶相较于粮食,是非必需品,任何人对于茶叶的需求,都不是刚需,即便嗜茶如我,也不能昧着良心说我一个月不喝茶就活不了(难受到真的会,馋啊。。。),而一个月不吃饭……肯定是撑不到一个月了。
朋友圈堪称谣言胜地,传播快、范围广,特别是父母最容易相信。
近日,国内很多地方的茶场进入春茶开采期。这时微信出现一篇文章,称春茶中含过量农药,喝了就会中毒。而夏秋季的茶叶比这更可怕,连茶农自己都不喝。
文章还说,中国茶叶98%有农药残留。消息引发网友热议——这茶到底还能喝吗?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茶叶学会学术交流部主任刘栩对此表示,春茶根本不需要打农药。春茶一般是由越冬后茶树第一轮萌发的芽叶采制的。“
此时气温大多低于20℃,没有虫害,打了农药反而增加成本,茶农怎么可能会把钱往水里扔。”
而且农残并不等于农药超标,无需谈之色变。国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对茶叶的农药残留有严格的规定。
农业部每年对茶叶进行多环节抽查,全年二季度(春茶)和四季度(夏秋茶)抽查700多个样品,从2014年到2016年的合格率分别是94.8%、97.6%、99.4%。对于茶叶农残的要求,监管只有越来越严格,从未有松懈的。
第三,茶农在茶叶生产过程中一般选用脂溶性农药,而非水溶性。这意味着在泡茶时,只有微乎其微的残留农药会进入到茶水中,对人体健康很难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