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种植西瓜怎样防止烂果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5 12:31:06
字号:

露天种植西瓜防止烂果

露天种植西瓜怎样防止烂果

1、注意种植西瓜地的防水排涝,不能积水。西瓜耐旱、不耐湿,阴雨天多时,湿度过大,易感病,产量低,品质差。

2、西瓜地及时松土,施肥,保持西瓜苗茁壮成长,正常生长。西瓜适应性强,以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最佳。

3、西瓜及时剔除多余的小西瓜,一根藤萝只留下一个正常的西瓜。从雌花开放到坐果前后,子房和幼瓜表皮组织十分娇嫩,易受风吹、虫咬及机械损害,此时应用纸袋、塑料袋等将幼瓜遮盖起来,称护瓜。当果实长到1~1.5公斤时,将瓜下面的土块敲碎整平、垫上草或细沙土,即垫瓜。

4、注意及时促花和保果。

5、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西瓜喜温暖、干燥的气候、不耐寒,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24-30度,根系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30-32度,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14度。西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较大的昼夜温差,较大的昼夜温差能培育高品质西瓜。

西瓜种植:露地西瓜如何种植好

一、选好种

品种选择跟青年男女找对象一样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品种选择时,要根据西瓜品种的生长周期,结合当地气温、地质、光照条件等因素,再考虑品种本身的产量、外观、含糖量、抗逆性等特性。综合所有因素所选择的品种,就是最好的,这就是高产的首要决定因素。

二、选好地

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的沙地为首选,条件一般的沙地次之,泥地靠后,低洼积水田地最好不要栽培。

三、育好苗

西瓜高产栽培育苗有直播、苗床育苗、营养钵育苗等育苗方式,育苗前,种子必须进行破壳处理,采用细胞分裂素等药剂处理,达到发芽快、幼苗健壮目的。为了提高西瓜枯萎病抗病能力,可以选择与南瓜或者冬瓜苗作为砧木嫁接。

四、备好地

1.西瓜高产栽培定植地必须达到深耕细耙、地面平整、无杂草和无超过3厘米直径的土块等基本要求。

2.西瓜定植前,在垅上,按照每亩1500~2000公斤农家肥,40公斤复合肥备足底肥。同时用土覆盖10~15厘米待用。

3.定好垅,按照垅宽120厘米,垅间距50厘米整理好,垅高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决定,最少达到10厘米,最高不超过30厘米。

五、定好距

西瓜定植的密度是根据品种而定:大果品种密植行距2~2.5米,株距0.8米左右;中果密植行距1.8~2米,株距0.6米左右;小果品种密植行距1.5米左右,株距0.5米。

六、施好肥

西瓜生长期对钾肥需求量最大,氮肥次之,磷肥最少。而且越接近西瓜成长后期,钾肥需求最高。

七、管好水

按照沙地、坡地注意补水,泥地注意排水、补水原则进行,最关键的是西瓜即将成熟时,禁止浇水。

八、控好旺

控旺措施主要采用整枝和压蔓处理。“一、二、二”方法对控旺最具效果。即第一次压蔓保留双枝;第二次压蔓,在保留的双枝上,每枝再留下双枝,其余枝蔓全部清除。

九、授好粉

采用人工授粉,提高西瓜的坐果率。值得注意的是把握好授粉时间。

十、翻好身

当西瓜果实长到直径10厘米后,按照每次翻动1/3~1/4频率,每隔3~4天同一方向翻动一次规律进行翻动,让西瓜减少阴阳面。

十一、防好病

西瓜病害有枯萎病、猝倒病、霜霉病、炭疽病等,采用50%多菌灵或者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灌根或者喷施防治。

西瓜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称为双覆盖栽培。其前期利用小拱棚气密性强,透光保温性能好,防风抗霜冻性能优的特点,以创造适宜西瓜植株生长特别是地上部生长的良好条件。同时,近地层覆盖地膜保墒增温,能促进根系伸长,可提早定植,提早成熟。该设施成本低,拆盖便利,容易移动,管理简单,早熟、优质、高产,经济效益显著。目前这种栽培方式已成为我国西瓜早熟、高产、稳产的重要栽培方式。

设施结构与性能

小拱棚按其形状可分为拱圆式和半拱圆式两种。拱圆式多用2.0~2.5米长小竹竿、竹劈或树枝等,做成120~130厘米宽,50~60厘米高拱圆式棚架,其上扣厚为0.04~0.08毫米聚乙烯农用塑料薄膜即成;半拱圆式则是在西瓜垄北侧打一道高60厘米左右土墙,将拱架做成半圆形,一头插于定植垄南侧,一头固定在土墙上形成半圆形小棚。后者(图6-1)较前者(图6-2)抗风雪力强,保温性能好,但成本较高,用工较多,且移动不便。各地应根据情况,灵活应用。由于小拱棚具有良好的防风作用,因此,覆铺地膜可选用强度略小的超薄地膜(0.006毫米厚),每公顷仅需22.5公斤即可,也可选用普通地膜形成双膜覆盖。但拱圆式双膜覆盖栅体多南北延长,而半拱圆式则东西延长,棚长前者以20~30米较宜,后者可适当延长。

建棚时先整地施肥做畦,定植前5~7天铺好地膜。然后在地膜覆盖畦两侧畦面边缘上插拱架。一般每隔60~80厘米插一个拱架,要求插得上下、左右整齐一致。同时,用麻绳将拱架顶部全部连在一起,两端各系一固定木桩上。扣棚膜应选择晴朗无风天气进行,膜要拉紧扣好,随扣随用湿土压紧封严,并清洁棚面,保持透光良好,以利增温保温。一般每公顷需竹竿4 500根左右,0.04毫米厚的棚膜270公斤左右。

整地做畦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灌便利,土层肥沃,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为宜,以利早熟丰产。冬前深耕25~30厘米,充分晒垡,春季再整平做畦。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适量减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施肥仍以1/3全面撒施,1/3丰产沟深施为好。

品种选择

西瓜双覆盖栽培应选择坐果早,低温期易坐果,果实发育好,耐贮运的早、中熟优良品种。其中大、中城市近郊及周边地区,生产优质超时令西瓜,季节差价较大,应以早熟为栽培目的,多选用早熟品种;县城、乡镇等季节差价不大,则应选用产量较高,较早熟的中熟良种。

定植

1. 定植时间 双覆盖栽培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3℃,旬平均气温8℃以上为安全定植期。采用草苫多层覆盖保温,旬平均气温达7℃即可定植。一般双覆盖栽培可比露地提早定植20天,幼苗苗龄为30天左右。天津市、山东省等地3月底至4月5日定植;北京4月上旬;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定植适期为4月20~25日。

2. 定植方式 生产中常用两种定植方式。其一,单垄单行双株栽植,垄距为3.0米,垄宽为50~60厘米,垄高为12~16厘米,每垄栽培一行,每穴定植两株,早熟品种穴距为30~35厘米,每公顷种植1.65~2.1万株;中熟品种穴距为50~60厘米,每公顷种植1.2~1.35万株(图6-3)。其二,单垄双行栽植,将行间距缩小到25厘米左右,株距增至40~50厘米,瓜行距垄边16~18厘米,两行互相交错呈三角形栽植(图6-4)。上述两种方式可节省覆盖材料,经济实用,但由于行距较窄,茎蔓伸长可能会受些影响。若架材、薄膜供应充足,也可单行、单株栽植,行距为1.8米,株距为36~38厘米,每公顷种植的株数为1.5万株。

3. 定植方法 定植前一周低温炼苗,起苗前适当灌肥,以保持营养钵水分含量适中。定植最好在晴暖天气,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进行,先开沟浇水,水将渗完时,放入苗坨,要求土坨面与瓜垄面相平,填土压实,后覆膜扣棚。覆盖地膜时,相应瓜苗部位开十字形小口,将瓜苗引出地膜,将地膜拉紧铺平,紧贴垄面,细土封严出苗口及四周,接着扣棚。要求栽一畦扣一畦,最后当天晚上即盖草苫保温。

栽培管理

温度调控 幼苗定植后3~4天内不通风,密闭保温,以利缓苗。在17时以前覆盖草苫保温,上午太阳直射棚面时揭开草苫,晴天中午棚内气温超过35℃,可短时间回苫遮荫降温;缓苗后及时通风换气,应由小到大逐渐进行。初期可在拱棚两头揭膜通风,先一头揭开,天暖后再两头一齐通风,当平均气温在15~18℃时,白天可两侧通风,夜间再盖好。气温超过18℃,可昼夜揭开通风。随着通风口位置不断变换,通风口逐渐加大,通风时间也逐渐延长;当北方寒冷地区外界最低

气温12℃以上,瓜蔓约15~16片叶,开花授粉前7天左右撤除拱棚。为提早成熟,也可延至坐瓜后再撤棚。撤棚前5~6天,低温炼苗,直到拆棚为止。一般北方双覆盖西瓜栽培扣棚期约为30~35天。

整枝压蔓 定植后20天左右,西瓜即甩蔓。此时,外界气温尚低,瓜蔓仍应在棚内生长,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5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