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花菜种植时间和方法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5 12:25:58
字号:

花椰菜的播种期视品种特性和栽培地区的气候环境条件,南北差异很大。长江流域6-12月播种;华北地区春季2月上中旬播种,秋季6月上旬到7月上旬播种;东北地区春季2月下旬到3月上旬播种,秋季的播种期与华北相似。播种量15-25克/亩,播种后2-3天出苗。花椰菜的苗龄,早熟品种为25-30天,中熟品种30-40天,晚熟品种40-50天,春花菜60-70天,育苗期间均需假植1-2次,当秧苗有5-8片真叶便可定植

露天花菜种植时间和方法是什么

一、花菜品种选择及种植季节

花菜的适应性强,易于存活,品种也多,不同的种类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在栽种的时候最好根据自己当地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品种。根据品种的区分,花菜大多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在市场上也是一年中都能看见花菜的身影。

二、花菜播种育苗

在选择种植基地的时候,苗床必须认真整地、且施足底肥,要做到畦平、肥足。而且在播种前,要注意对土壤进行喷药,对种子防止虫害。在低温季节可用小拱棚覆盖保温,高温及雨季育苗宜用遮阳网搭阴棚,降温防暴雨。定植后逐步揭去覆盖物,进行炼苗。

三、花菜定植及密度

一般当幼苗成长到十五厘米左右的时候进行移植,移植密度大多控制在五十厘米。在花菜移植钱要注意土壤的肥力、是否易于灌溉,在移植后要注意幼苗的成活情况,发现死苗要即使进行更换。

四、花菜田间管理

在定植后要科学的进行田间管理,注意水分、肥料、温度、光照的控制,定植缓苗后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促进根系生长,营养生长旺盛期及花球形成期应增加灌水量及次数,防止干旱,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涝渍。是喜光作物,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营养面积的扩大和营养物质的合成和积累,能促进花球肥大。所以在大棚种植的时候,要注意棚内的光照强度,如果光强不够可以使用植物补光灯进行补光,对于花菜的幼苗生长和花球的形成都有很大的作用。

贵州的气候适不适合种大棚大棚蔬菜,用什么来补光?蔬菜

种前准备:蔬菜种植前翻耕、暴晒土壤,选用抗病性强的种子。 育苗移栽:种子播种后采用组培、滴灌、覆盖地膜等新技术,培育壮苗定植。 科学施肥:种植期间补充丰富养分。 田间管理:根据不同品种的需求,采用间作和套种。

蔬菜有哪些种植新技术

1、种前准备

蔬菜种植之前需要翻耕并暴晒土壤,去除土壤中残留的根茎和枝叶,灭杀残存的细菌和虫卵,选用高产、抗病性强的种子,在温水中浸泡消毒,减少种植期间感染病虫害的几率。

2、育苗移栽

将蔬菜种子种入土壤中,采用组培、滴灌、覆盖地膜等新技术,加快种子出苗的速度,培育强壮苗株,增加对虫害的抗性,根据蔬菜的品种,按照相应的行株距移栽定植。

3、科学施肥

蔬菜种植前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不仅能提高土壤中的肥力,也能减少病菌和虫卵的滋生,种植期间追施腐熟的粪肥,搭配微量元素丰富的复合肥,避免单一追肥会出现陡长的现象,施肥时要控制浓度。

4、田间管理

蔬菜管理期间,可以采用间作和套种,根部不同品种对光温、水肥的不同要求,通过高短立体的方式种植,例如将蔬菜与食用菌一起栽培,期间加强养护管理,定期中耕除草并喷施药剂。

贵州的气候适合种大棚大棚蔬菜,大棚蔬菜栽培管理技术

(一)栽培管理技术

1、大棚膜一般采用新的多功能膜,更好地利用太阳光能。如种植西瓜、甜瓜、番茄等挂果类喜光温作物,对温光要求高。种植食用菌大多需要遮荫,可施用旧膜+遮阴网。种叶菜作物大棚膜可利用二年。

2、大棚肥料。大棚内用肥以有机质栏肥为主,增施三元复合肥及钙镁磷肥。有机质需种前10至20天施入,结合磷肥保湿闭棚发酵,保证栏肥腐熟,土壤得到有效消毒杀菌、杀虫。一般情况下,1亩大棚蔬菜生长需要营养很重要,但要控制氮肥用量,特别是夏秋氮肥用量,以防肥害。

3、大棚用水管理。大棚气温高,土壤水分蒸发较快,种植挂果蔬菜提倡使用地膜覆盖,埋设滴管,节水灌溉可以防止高湿病害,同时满足作物需水。特别要注意灌水方法和时间,沙壤土不易慢灌,黄壤土如种植黄瓜、番茄等可在下午3至4时灌水。在夏天高温的情况下,西瓜和番茄都不能灌大水。在严寒冬季:(1)不浇冷水;(2)不浇明水;(3)阴天不浇水;(4)午后不浇水;(5)不浇大水。一般大棚蔬菜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活棵后幼苗期8~12天,浇水一次,生长前一般每周浇水一次。

4、控制好大棚内的温湿度。蔬菜生产适宜气温一般白天25~30℃,夜温10~20℃,相对湿度70%(喜温作物西瓜、甜瓜白天32~35℃)。在土温5℃以下或40℃以上蔬菜生产受抑制,所以,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来调节温度,要根据不同品种来控制大棚内温湿度。在棚内气温降到0℃以下,地温降到8℃以下,会出现冻害症状,叶边缘出现白点症状,叶片上翘,反卷。

5、其它管理:

(1)苗床管理:苗床过薄或表土干燥,出苗温度偏低,出现种子带帽苗;高温高湿,阳光不足,形成高脚苗;久阴陡晴,高温开棚,温差过大,出现闪苗(死苗);长期的阴雨低温,根系活力差,形成僵苗。

(2)挂果蔬菜人工授粉:西、甜瓜授粉,注意节位、时间;番茄喷施24-D等生长调节剂,浓度控制很关键,如番茄果穗50%~60%开花时用浓度20~40mg/l的防落素喷雾。

(3)根外施肥(叶面施肥):在棚蔬菜需肥量大,但又不能一次性施足,要结合叶面施肥。优点:①叶片吸收养分比根系吸收速度更快(例:尿素土壤3~4天见效,利用率50%。叶面1至2天见效,24小时吸收度70%)。②叶面肥比土壤施肥有效,损失少。③施用方便,节省成本。

(4)病虫害防治:重点突出预防,主要采用种前预防及种植条件控制和早期化学防治。

(5)合理密植:合理密植能增强作物光照,减轻病虫害,提高作物抗逆性,提高品质、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6)注意灌溉水源的带菌污染种子消毒、土壤消毒。

(7)严格田间操作规范,防止操作不当导致农作物抗病力下降或相互传染,如肥害、药害、渍害、干旱等及因吸烟可能将烟花病害传染给同生理小种作物。

(二)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由于大棚内温度、湿度大,光照较弱,空气流动缓慢,几乎不受外界刮风、下雨的直接影响,蔬菜生长旺盛而且芽嫩,蔬菜易受病虫害。例:持续低温、高温,苗期易带病,叶面肥过量施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樵花等易起茄子、番茄灰霉病。

在一天中温湿度情况:

15至25度相对湿度超过85%以上8天,番茄易得灰霉病。

15至20度相对湿度超过80%以上2天,番茄疫病易严重发生。

20至35度高湿2天,黄瓜霜霉病发生。

15至22度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以上,易发生黑星病。

大棚16至18度土壤潮湿时,久雨后遇干旱或时雨时晴易发生枯萎病。

灰霉病喜低温、高湿环境。特别是在冬季大棚中湿度大,温度低的,重茬连作,栽培密度大,该病易流行。最适宜感染病期为始花至坐果期。

发病潜育期一般是5至7天,空气相对湿度60%时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大棚蔬菜主要病害:枯萎病、青枯病、疫病、白粉病、灰霉病、猝倒病、病毒病、根结线虫病、霜霉病等。

主要害虫:蚜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瓜绢螟、美洲斑潜蝇、红蜘蛛等。

具体防治措施:

1、大棚闲期,1亩施用40公斤石灰氮,翻耕、灌水、盖地膜闭棚7至10天(石灰氮CacN2遇水分解后生成液体氰胺与气体氰胺,对土壤中的真菌、细菌和线虫等有广谱性杀死作用)。对猝倒病、黄瓜枯萎病和番茄青枯病、疫病、西瓜根结线虫病等有良好防治效果。同时,通过高温处理,对土壤中的虫卵有较强的杀伤力,特别是小昆虫,如斑潜蝇、红蜘蛛等虫卵得到根除。

镰刀菌、菌线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度,致死的温度为54度。

高温高湿防治黄瓜霜霉病和黑星病的最佳温度为45度1天,40度为2天,相对湿度80%以上。

2、用高锰酸钾1000至1500倍稀液,喷施土壤,对土壤中多种病菌有扼杀作用。在土壤保持田间持水量60%以上的情况下,使用利得百菌清等专用杀菌烟剂,闭棚5至7天,对杀伤土壤病菌效果较好。

3、节水灌溉技术,控制大棚湿度。

4、用嫁接苗,可有效防止土传性病菌害,有效防止根结线虫病菌为害。

5、用化学防治:

(1)青枯病:用农用链霉素等。

(2)早疫病和灰霉病:百菌清+72%杜邦克露600~800倍稀液。

灰霉病易产生抗药性,要注意交替轮换用药。

(3)霜霉病:发病初期选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300倍,或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于1000倍稀液。

细菌性番茄软腐病防治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污染灌溉水(露地蓄水池);②人为伤口、伤口愈合,前茎、生菜、莴苣等残留;③昆虫传播。

(4)炭疽、白粉病: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等。

(5)虫害防治:

蚜虫、蓟马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

瓜绢螟、斑潜蝇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斜纹夜蛾用15%安打浮液3500倍喷雾防治。

小菜蛾用菜喜防治等。

红蜘蛛可用克螨特1000倍。

斑潜蝇用阿阿维菌素2500倍液防治。

根结线虫病可用百铃2000倍淋根。

6、目前大棚病害发生有上升趋势,应注意早期预防。

(1)西、甜瓜: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

(2)番茄:青枯病、叶霉病。

(3)黄瓜:霜霉病、菌核病。

(4)春大白菜:软腐病。

7、识别大棚主要生理性病害。

(1)缺钙;(2)缺硼;(3)缺镁;(4)肥害;(5)药害;(6)湿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5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