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毒素包括哪些?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5 11:35:54
字号:

真菌毒素的介绍

真菌毒素包括哪些?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里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动物都有害。真菌毒素造成中毒的最早记载是11世纪欧洲的麦角中毒,这种中毒的临床症状曾在中世纪的圣像画中描述过。由于麦角菌的菌核中会形成有毒的生物碱,所以这种疾病至今仍称为麦角中毒。急性麦角中毒的症状是产生幻觉和肌肉痉挛,进而发展为四肢动脉的持续性变窄而发生坏死。

食品中真菌毒素主要有哪些,分别有哪些危害

食品中真菌毒素,国联质检可以做这方面的检测,

简述真菌毒素致病的特点,谢谢。

对人耽致病的真菌分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前者侵犯皮肤、毛发、指甲,为慢性,对治疗有顽固性,但影响身体较小,后者可侵犯全身内脏,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此外有些真菌寄生于粮食、饲料、食品中,能产生毒素引起中毒性真菌病。

什么是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霉菌在谷物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摄入含有这种毒素物质发生的中毒症称为霉菌毒素中毒症。霉菌毒素中毒具有以下特点: 中毒的发生主要通过被霉菌污染的食物;

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食品和粮食用一般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将其破坏去除; 没有污染性免疫,霉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合物,机体对霉菌毒素不产生抗体; 霉菌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溼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常见的种类有麦角中毒、赤霉病麦和霉玉米中毒、霉变甘蔗中毒等。

历史上曾有几次严重的真菌毒素污染事件

水污染是指被任何进入水体的物质,造成水中生态环境变化的状态。198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体在自然状态中,有一定的空气溶解到水中,是支持水中生物呼吸的主要来源,其中最重要的指数是溶解氧(DO),外来物质进入水体后,可以被微生物分解,被溶解氧氧化,这都要消耗一定的溶解氧,这叫做水体的“自净能力”,如果外来物质太多,溶解氧被完全消耗,就是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中生物会因缺氧窒息死亡,或中毒,这就是污染状态。 18世纪 英国工业发展中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渣倾入江河,开始造成泰晤士河污染。后经过百余年的治理,1970年代,水质才得到改善,河流生态逐渐恢复。 19世纪 世纪初,莱茵河发生严重污染。 20世纪 1953年~1972年: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市水俣病事件。有机汞污染了当地水体,死亡百余人。 1955年~1979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痛痛病事件。事件中发生了水体镉污染。到1977年已死亡200余人。 1980年代:中国松花江发生汞污染事件,近百名渔民被送进医院进行观察治疗。松花江江鱼因为汞蓄积量过高而不能食用。 1980年代末(1987年底?)~1992年?:由于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滩涂贝类毛蚶,引发中国上海甲型肝炎大流行。病毒污染来源于渔民中甲肝患者粪便直接入海,污染了渔场海水。

真菌毒素研究与重金属残留和农药残留研究的区别 20分

我觉得前者与后两者研究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呀,所以区别不少勒

研究对象不同,这个好理解吧*^÷^*

研究内容不同,真菌毒素研究应该包括了多个方面吧,比如真菌毒素的种类、合成途径、毒性大小、对人体或其它生物体的危害、真菌毒素应用(例如用于生物防治)等等;重金属或农药残留研究内容可以是导致残留的因素, 在土壤、河流、蔬菜等中的残留量,分析检测方法和残留的种种弊端等

研究方法不同,这个就不好说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希望帮到你,考试加油~^o^~

怎样从体内把真菌毒素排出?

喝蜂蜜水,和菊花枸杞姜茶

玉米淀gb2761真菌毒素要求多少

解读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AFT)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们是一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已知的种类包括B1、B2、G1、G2、G2a、M1、M2、P1等十几种。由于不同种类的黄曲霉素的形成条件不同,所以来源分布和毒性也不同。其中最受关注的黄曲霉素M1是由动物摄入B1后在体内经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而B1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毒性最强的一种,仅次于肉毒毒素。

无处不在的黄曲霉素

黄曲霉无处不在,是我国粮食和饲料中常见的真菌,对食品和饲料污染的发生和程度随地理和季节因素以及作物生长、收获、贮存的条件不同而异。当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而南方及沿海溼热地区更有利于霉菌素的产生。

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被黄曲霉菌寄生过的的粮食、油及其制品中,如粮食、油料、水果、干果、调味品、乳和乳制品、蔬菜等,在动物性食品如肝、肾脏、咸鱼中以及奶和奶制品中也比较常见。它通常喜欢“亲近”以下四类食物:

1、坚果类 花生、核桃、瓜子、开心果、榛子、松仁等。当你发现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皱皮变色,看起来有霉变之嫌时,很有可能已被黄曲霉素污染了,一定要丢弃。

2、谷物类 玉米、大米、大麦、小麦、豆类。凡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变质的谷物都有可能被黄曲霉素污染,在食用前应仔细挑选,剔除霉变粒。

3、粮油制品 花生油、玉米油。生产企业如果没有严格挑拣原料,使用霉化的花生、菜籽、玉米等生产食用油,或没有采用精炼工艺或工艺控制不足,都有可能造成黄曲霉素超标。

4、家庭自制发酵食品 腐乳、黄酱。高水分含量和齐全的营养物质很容易使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被黄曲霉污染。

目前最强的化学致癌物

黄曲霉素含量在30-50μg/kg为低毒,50-100μg/kg为中毒,100-1000μg/kg为高毒,1000μg/kg以上为极毒。其毒性比氰化钾大100倍,比二甲基亚硝胺强75倍,是砒霜的68倍。 黄曲霉素含量在1mg/kg就可诱发癌症。而1mg/kg黄曲霉素含量只相当于1吨粮食中只有1粒芝麻大的黄曲霉素。

1993年,黄曲霉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目前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尤其以黄曲霉素B1毒性和致癌性最强。

黄曲霉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体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表现为肝细胞核肿胀、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及胆管上皮、纤维组织增生,主要诱发肝癌的发生,还可以导致基因突变,损害肾脏,降低机体免疫能力,诱发多种癌症如胃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肠等部位的肿瘤,同时也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

黄曲霉毒素的中毒症状

根据人体摄入黄曲霉素剂量的不同,可将中毒症状分为两种:

急性和亚急性中毒 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毒素。迅速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以及胆道增生,会在几天或者几十天内死亡。

慢性中毒 持续微量摄入一定量的黄曲霉素,使肝脏出现慢性损伤,生长缓慢,体重减轻,肝功能降低,出现肝硬化,以及引起纤维性病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会在几周或者几十周后死亡。

难以去除的真菌毒素

黄曲霉素的耐热性非常好,要在280℃以上才能分解,一般的烹调加工温度都不能将其破坏,而且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也较低。有研究证明:在不改变牛奶品质的前提下,先将鲜奶加热至90℃保持10分钟,然后冷却至20℃,再经紫外线辐照30分钟,才能使其中的黄曲霉素M1减少56.2%。

在紫外线照射下,毒素可显示荧光,低浓度的纯毒素易被紫外线破。另外,碱性条件下也能......

gb 2761-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 *** 合理吗

合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都有着专业的流程,符合国家规定。

第二十七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 *** 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由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八条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有关部门等方面的意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生物、环境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的代表组成,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进行审查。

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的检测业务介绍

1 术语和定义

1.1 污染物

食品在从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和兽医用药)、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至食用等过程中产生的或由环境污染带入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

本标准所规定的污染物是指除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和放射性物质以外的污染物。

1.2 可食用部分

食品原料经过机械手段(如谷物碾磨、水果剥皮、坚果去壳、肉去骨、鱼去刺、贝去壳等)去除非食用部分后,所得到的用于食用的部分。

注1: 非食用部分的去除不可采用任何非机械手段(如粗制植物油精炼过程)。

注2: 用相同的食品原料生产不同产品时,可食用部分的量依生产工艺不同而异。 如用麦类加工麦片和全麦粉时,可食用部分按100%计算;加工小麦粉时,可食用部分按出粉率折算。

1.3 限量

污染物在食品原料和(或)食品成品可食用部分中允许的最大含量水平。

2 应用原则

2.1 无论是否制定污染物限量,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均应采取控制措施,使食品中污染物的含量达到最低水平。

2.2 本标准列出了可能对公众健康构成较大风险的污染物,制定限量值的食品是对消费者膳食暴露量产生较大影响的食品。

2.3 食品类别(名称)说明(附录 A)用于界定污染物限量的适用范围,仅适用于本标准。 当某种污染物限量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名称) 时,则该食品类别(名称) 内的所有类别食品均适用,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2.4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以食品通常的可食用部分计算,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2.5 限量指标对制品有要求的情况下,其中干制品中污染物限量以相应新鲜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结合其脱水率或浓缩率折算。 脱水率或浓缩率可通过对食品的分析、生产者提供的信息以及其他可获得的数据信息等确定。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一、食品饮料、保健品检测

产品类型:

酱油、鸡精、醋及调味酱等调味品。

腊肉、腊肠、香肠等酱卤肉。

冰淇淋、冰棍、雪糕等冷冻饮品及饮料(果、蔬汁饮料、碳酸饮料、罐装茶饮料等。

糕点(饼干)、面包、蜜饯、糖果。

凉拌菜、酱腌菜、冷食菜及面筋、豆腐等豆制品。

啤酒、果酒、黄酒及葡萄酒等酒类。

膨化食品、淀粉类食品、油炸小食品、早餐谷物、方便面、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等以粮谷、果蔬类为原料加工的食品。

多糖类(膳食纤维)、维生素类、蛋白质类、活菌类、微量元素类等保健(功能)食品。

鲜蛋、蛋白片及蛋黄粉等蛋制品。

酸奶、炼乳、奶(乳)粉及干酪等乳制品。

检测项目:

(1)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蜡样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霍乱弧菌、阪崎肠杆菌、空肠弯曲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热菌芽孢(需氧芽孢总数、平酸芽孢和厌氧芽孢)、罐头食品商业检验等。

(2)理化指标:

维生素B12、叶酸、游离生物素含量(微生物法)检测;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多糖、三萜类物质、虫草素、虫草酸、腺苷、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等;铅、砷、汞、镉等重金属;生物毒素测定、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

二、水质检测

产品类型:

(1)生活饮用水、天然矿泉水、纯净水、山泉水和瓶(桶)装饮用水等。

(2)渔业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工业循环冷却水等。

(3)地表水、地下水、污水等环境水质。

检测项目:

(1)理化指标

pH、电导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铵(氨氮)、油、总有机碳(TOC)、苯胺类化合物、铁、硝酸盐、溴酸盐、溴化物,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以及砷、铅、汞、镉等重金属。

(2)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乳酸菌、霉菌、酵母、产气荚膜梭菌、军团菌、粪链球菌、硫酸盐还原菌、亚硫酸盐还原性厌氧梭菌芽孢、粘泥真菌、粘液形成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香港海鸥形菌、肠球菌、空肠弯曲菌、光合细菌等。

三、农产食品等检测

1、产品类型:

(1)农副产品

瓜果蔬菜、果干品、腌渍品、茶叶、谷物、坚果、豆制品、糖类、动植物油脂、水产品、鲜蛋、原料乳等。

(2)饲料、宠物食品。

(3)微生物制剂、酶制剂

各种微生态制剂、净水剂、光合菌剂、EM菌剂、各种酶制剂。

2、检测项目:

(1)理化指标

常规指标:水分、pH、有机质、粗蛋白、灰分、粗纤维等;

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镉、铬、铅、砷、汞、亚硝酸盐、二氧化硫残留等;

酶活性:纤维素酶、蛋白酶等。

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微量元素、维生素、18种氨基酸、核苷酸等。

(2)微生物指标

常规微生物: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等;

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葡萄球菌等;

有效活菌数: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菌、酿酒酵母、光合细菌等。

四、空气检测

测试环境类型:

(1)生产车间(洁净生产厂房、无菌灌装车间等)

(2)洁净工作室(医院手术室、无菌操作室、无菌实验室等)

(3)公共场所(办公室、学校、餐厅、公共交通工具等)

(4)其他环境场所(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气等)

检测项目:

(1)空气洁净度(尘埃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致病菌、风速等)测试和评估。

(2)空气微生物检验。

(3)生产环境消毒效果测试。

五、药品、一次性卫生用品(医疗用品)检测

产品类型:

(1)药品、药品原料、敷料、制药用水、无菌器具。

(2)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护理用指套、灭菌棉签、手术衣、注射针、针炙针等)

检测项目:

(1)微生物限度检查、致病菌检测及方法验证。

(2)无菌检查及方法难证。

(3)初始污染菌检验及无菌检验

(4)细菌内毒素检查。

产品类型:

(1)个人清洁护理用品(洗手液、洗发液、沐浴液、洗面奶、润肤乳液、化妆品等)

(2)洗涤用品(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洗衣皂、衣物功能护理剂、衣物除菌液等)

(3)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湿巾、纸巾、一次性手套、电话膜、口罩、帽子、内裤、尿布、妇女卫生用品、卫生棉等)

检测项目:

(1)微生物分析:常规微生物指标及致病菌检验(菌落总数、霉菌、酵母、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军团菌等)

(2)理化指标:铅、砷、汞等重金属,甲醇、甲醛、黄曲霉毒素、纤维素酶、糖化酶、淀粉酶、蛋白酶、耐热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3)化妆品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六、食品安全性评价、菌种鉴定

服务范围:

食品、饮料、饮用水企业

服务内容:

(1)食品中农药残留度、兽药残留度及重金属离子的分析评价。

(2)企业环境空气洁净度评价,背景微生物的分类鉴定。

(3)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控制和饮用水溴酸盐问题的成套解决方案。

(4)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试验。

鉴定类别:

细菌、霉菌、酵母菌及放线菌等常见微生物种类及新菌种的鉴定。

鉴定方法:

(1)分子生物学鉴定:包括28S、18S、ITSrDNA等基因序列分析方法。

(2)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

(3)生物梅里埃(API)微生物分析系统。

七、技术服务

1)为生产企业提供解决微生物污染控制的成套解决方案。

2)为生产企业提供标准咨询与培训服务。

3)为生产企业培养微生物检验技术人员。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52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