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种植技术是综合性技术。每一个植物品种,栽培的技术都不一样。想了解具体的技术,就得一个一个品种介绍。
林木育苗选择苗圃地
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靠近水源,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土地。不宜设于易受水淹的河滩,山谷洼地,砂地,排水不良,土层浅薄,风害严重,地下害虫多的土地,也不宜选择种植过易感染病害的作物如薯类、蔬菜等的土地。
选择苗圃地时主要考虑以下七个因素:
一是苗圃要设在造林地的附近,这样可减少因长途运输而造成的苗木失水过多、降低苗木质量、影响造林成活率、增加造林成本而造成的损失,这样所培育的苗木能很好地适应造林地的环境条件,造林成活率高;
二是苗圃地要尽量设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有利于生活用品、育苗生产资料和苗木的及时运输;
三是苗圃地应距居民点较近,能保证季节性劳动力的来源,方便得到技术上的管理指导和机具的维修;
四是要避开人、畜活动对育苗产生的干扰;
五是要有充足的能源和符合要求的水源供应;
六是苗圃地应选在排水良好、地势平坦的地方,山顶、风口、山谷以及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地方不能作苗圃;
七是苗圃地选结构输松、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为好,土层深厚,至少要40~50厘米,酸碱度适中,长期种植玉米、烟草、马铃薯、蔬菜等退耕地因病虫害较严重不能作苗圃用地。
播种育苗
野生的十大功劳越来越少,在园林苗圃生产中大量繁殖苗木时采用此法。十大功劳播种育苗主要是把握好采种时间、种子处理方法、播种覆土厚度和播后的精心管理。可于5月待其果实成熟时,采下卵形浆果,稍加堆放后,与细沙混合搓揉,或用温水浸种,漂洗去果皮、果肉及空瘪的种粒,然后捞出饱满种粒,阴干后放在布袋中,挂在阴凉通风的干燥处贮藏,入冬后将种子低温沙藏至翌春,3月播下,播后覆土1-2cm,洇透水后放在半阴处,约1个月发芽。也可在种子处理完成后直接进行播种,播在半阴环境下,于苗床条播,覆土3~5cm。种子发芽适温为15-25℃,50d左右可发芽出苗。苗床要平整,土粒要细碎,开沟播种。当年生苗高一般可达8~10cm,越冬期间稍加防寒,留床再培育一年,第2年方可扩距移栽。实生苗通常要培育4-5年方可开花结果。
扦插
少量繁殖可用扦插法。硬枝扦插宜于2~3月份进行,在5-6月用半硬木的枝条进行扦插。剪取1-2年生健壮枝条,截成长15cm左右的穗段,2/3插入沙壤苗床里,保持苗床漫润,5月份开始搭棚遮荫,晴天每天进行喷雾保漫,播后约过2个月即可生根。嫩枝扦插可于梅雨季节进行,选择当年生已充实的枝条,或用一年生枝条,长15~20cm,苗床温度控制在25~30℃,一个月后即可生根,成活率可达90%以上。枝条用生根剂处理,生根率可达90%以上。
分株
分株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或2月下旬至3月下旬进行,也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分株。将地栽丛状植株掘起,或把盆栽大丛植株从花盆中脱出,从根茎结合薄弱处剪开或撕裂,每丛带2-3个茎杆和一部分完好的根系,对叶片稍作修剪后,进行地栽或上盆。
快繁
随着中成药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十大功劳植株需求量日益增大,野生十大功劳面临严重资源短缺。十大功劳通常采用无性繁殖,因此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十大功劳的快速繁殖并实现规模生产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对开展十大功劳的人工繁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将为十大功劳的快速繁殖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中耕锄草
全年中耕锄草3~5次,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通透性,利于植株生长和结果。中耕时根际周围宜浅,远处可稍深,切勿伤根,利于植株生长和结果。及时疏花及拔除杂草,每当灌水和雨后都要松土。
水肥管理
管理较为粗放。一般在早春萌动时移栽。栽植时施足底肥,栽植后压实土,浇透水。干旱时注意浇水,最好能进行灌溉,可采用沟灌、喷灌、浇灌等方式。每年入冬前浇一次腐熟饼肥或禽畜粪肥,就能健壮生长。生长季节每2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每年追肥2-3次即可,早春适量施人饼肥。如果盆栽,则应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冬季移至室内阳光充足处,温度不宜过高。地栽植株管理较为粗放,可在早春萌动前带土球移植,栽植时要施足基肥。1-2年生苗生长缓慢,第3年开始生长加快。
养护地
十大功劳喜温暖气候,但不耐高温,也不耐干旱,养护时不要放在楼项上,要放在湿润的地方养护。 十大功劳抗病虫害能力强,在同时试验的其他种类如石楠,受到蚜虫等危害时,十大功劳没有受到侵染。应及时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保持通风透光,增强植株抗病力。主要病虫害有:枯叶夜蛾、蓑蛾、十大功劳炭疽病、斑点病等。叶夜蛾和大蓑蛾,用90%敌百虫原药1000倍液喷杀。炭疽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蚧虫期喷洒敌敌畏、亚安硫磷等药剂。清除病落叶,烧毁。发病期喷洒波尔多液或百菌清等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