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国土面积为937万平方公里。在美国国土面积中,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耕地面积28亿多亩,占国土总面积20%以上,占世界耕地总面积13%。
口
其中,美国农民只有三百万,但出产的粮食却够全球二十亿人食用。也就是说,一个美国农民可以养活七百人。相当于美国一个农民,可以耕作土地面积是450英亩,可以照料6-7万只鸡、5000头牛、生产10万千克以上的谷物类一万千克左右的肉类,养活34个外国人与98个美国人。
所以,与其说美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军事强国,工业与军事强大,与美国本身也是一个农业强国是密不可分的。为什么美国农民人口数量如同一个县的人口,却能养活美国这么多人?与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以及农业合作社是分不开的。
一 美国农业的集约化在美国,300多万农民管理着全美国大约220万个农场,每个农场的面积平均在1.69平方公里左右。换句话说,大部分美国农民拥有一个人打理1.69平方公里耕地的能力。能够做到这一程度,与美国农业集约化是分不开的。一个农民家庭,夫妻两
口子,可以算是美国农业企业家。
度高,制造质量好,使
美国农民的务农工具就是电话。春天要播种,农民就打电话给种子公司,订购种子。种子公司亲自送货上门。
夏天要除草,美国农民就打电话给农药公司,农业公司就帮撒农药。
秋天要收割,然后打电话给农机公司,就亲自上门收割。收割之后,又可以亲自打电话给农机公司,收割下庄稼,并且给烘干、打包、送仓,甚至立马装进集装箱中给装船。
从中看到,美国农业生产是一条龙的,生产各个环节都有专门生产公司承包。通过集约化的生产,使农业生产过程变为专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 美国农业的机械化美国农业特点是专业大户,机械化与生产服务发达。美国不仅早已在粮食作物上,更在棉花、大豆、烟草等品种上实现了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美国拥有非常多的大型跨国农机公司,生产的农业机械生产率高,性能先进,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
用上更加方便与舒适。
在饲养畜禽如养鸡、养牛一样,推广普及饲料机、牛奶保鲜加工、挤奶机等成套机械设备,畜产品的生产很早就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许多农产品加工只需按电钮就可以自动完成。
三 农业合作社的作用 美国农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集约化与机械化方面也发挥积极的作用。美国农业以家庭经营为绝对优势,为了解决单个农场难以解决问题,需要一些非盈利的合作社提供各种生产服务,把农业生产成本给降低。 1、乳畜带: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地区以及五大湖沿岸地区,因为该地区气候冷湿,有利于牧草生长,为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饲料,并且靠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市场大。2、小麦带:分布在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因为该地区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3、玉米带:分布在乳畜带以南,小麦带之间,因为该地区热量充足,光照资源丰富,无霜期长,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一、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其原因
1、乳畜带 (1)分布地点:乳畜带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地区以及五大湖沿岸地区。 (2)原因:该地区土地贫瘠,不适合种植谷物,同时该地区气候冷湿,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为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饲料,并且靠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市场大。 2、小麦带 (1)分布地点:小麦带分布在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其中北部地区种植春小麦,中部地区种植冬小麦。 (2)原因: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3、玉米带 (1)分布地点:玉米带分布在乳畜带以南,小麦带之间。 (2)原因: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气候温和适中,无霜期为160-200天左右,年降水量为500-600mm,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4、棉花带 (1)分布地区:棉花带分布在北纬35°以南的东部地区。 (2)原因:该地区热量充足,光照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在200天以上,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有利于棉花的生长、成熟和收获。 5、亚热带作物带 (1)分布地区:亚热带作物带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沿岸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地区。 (2)原因:该地区地广人稀,光热资源充足,并且靠近密西西比河,水资源充足。 6、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1)分布地区:水果和灌溉农业带主要分布在美国太平洋沿岸地区南部。 (2)原因: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地区,为夏季高温少雨的地中海气候,主要适合葡萄、柑橘等亚热带水果的生长。 7、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1)分布地区:畜牧和灌溉农业带主要分布在西部落基山和高原盆地。 (2)原因:该地区气候干冷、地广人稀、草场广阔。二、美国农业和中国农业的区别
1、生产主体 (1)美国 1美国农业中,家庭农场占据各类农场总数的87%,合伙农场占10%,公司农场占3%,因此可以说美国的农业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 21950年,美国农场总数为565万个,拥有48645.71万公顷土地,平均每个农场拥有86.2公顷土地,1998年,农场总数为219万个,拥有38598.87万公顷土地,平均每个农场拥有176.04公顷土地。 3总体看来,农场总数下降,但人均拥有土地上升,这导致农户之间的产业竞争力增强,使得部分不适应的农户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目前,美国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从1910年的32%降低至1.8%。 (2)中国 1在我国,虽然农业生产活动主体同样为农户家庭,但是我国人口数量大,人均耕地少,农户家庭的土地经营规模很小,平均每户大约只有0.5公顷。 2我国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比例较高,大量的农村人口滞留于农业,制约了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2、生产经营水平 (1)美国 1美国人少地多,劳动力价格较高,因此需要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具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南北战争前后至1910年,农业半机械化时期。1910年至1940年,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二十世纪40年代初至二战结束,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时期。二战以后,农业全面高度机械化时期。 2在美国,二战过后,化肥和农药得到广泛应用。 3美国农业逐渐实现经营集约化、产业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据统计,1993年,美国小型农场占83.6%,农业产值只占34.2%,中型农场占14.2%,农业产值占38%,大型农场占2.2%,但农业产值占27.8%。 4生产专业化方面,美国棉花农场专业化比例为79.6%,蔬菜农场专业化比例为87.3%,大田作物农场专业化比例为81.1%,园艺作物农场专业化比例为98.5%,果树农场专业化比例为96.3%,肉牛农场专业化比例为87.9%,奶牛农场专业化比例为84.2%,家禽农场专业化比例为96.3%。 5服务社会化方面,美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化服务十分全面,拥有各类大型生产资料公司,提供信贷的银行、信用社以及农民自行组织的各类合作社、各类协会、农贸市场等一系列服务组织。 (2)中国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中国传统农业依靠制度创新、价格机制、非传统要素投入以及市场体系建设,正在逐渐向现代化农业目标迈进,但是与美国现代农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3、政策 (1)美国 1美国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会根据市场价格信号,按照利润最大化准则自由配置农业资源来推进现代化的进程,同时美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政策手段,对农业发展进行宏观干预和调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发展。 2美国政府直接投资对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进行改善,同时实施了农产品价格补贴和保险补贴,并为农民提供了税收优惠政策。 (2)中国 中国为了优先发展工业,曾利用行政力量通过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从农业抽取工业化原始积累,导致农业资源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的自身积累能力十分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