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会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径流环节。在城市建蓄水池,可以储存不能及时排走的地表水,从而缓解城市内涝,所以该措施是改变了水循环的径流环节。城市内涝的原因通常是以下几种。首先就是城市的热岛效应,随着城市道路、建筑密度不断增加,这时城区就会比郊区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加上城市生产生活产生大量热量,热气流越积越厚,就容易形成降雨。而特大城市的北京更易产生这种现象,因此高强度暴雨可能性更大。钢筋水泥的城市也让雨水更难以通过地面渗透,绿地和农田的减少,以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越来越充分,如北京发达的地铁网,这些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导致雨水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内涝的问题只能更多地通过人工排水系统解决。除了埋在地下的管道,还有其自身拥有的水系,如城市中的河流、湖泊等。但是城市发展占用了太多的土地,越来越多的河流、湖泊被牺牲。就拿北京来说:从1901年到现在,北京的城市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古都北京重要风貌标志的护城河有一半被改成暗河,有着850多年历史的老莲花河被埋掉,太平湖等十余座湖泊被填埋。
我们生活中看到的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组成的,他的分子式为H2O,分子很小,所以它很容易就被蒸发,所谓蒸发,就是指水分子阔散到空气中。我们地球表面的积水在自然条件下或者是在阳光的照射下吸收热量,会有大量的水分子分散到空气中,空气中的水分上升到高空中,由于高空中的温度较低,会使水分子的活性降低,很多的水分子在空中凝聚成小水滴?,小水滴再结合成大水滴?,大水滴下落,形成雨水,雨水聚合形成积水。所以水循环的主要过程是:地表水~水气~云~雨水~地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