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多乐畜牧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一直以来致力于猪人工授精器材的生产与销售,产品的质量与服务受到国内、外用户的好评,我们会继续努力研发出市场新需求的高品质猪人工授精系列产品,这将是我们不变的步伐。为适应客户对养猪高新技术产品的不断需求,以及国家对绿色生态环养殖的新标准,我们也将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养猪科技产品,推广给中国广大养殖户,为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献一份微薄之力。
猪人工授精
发展概况及其意义
一. 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成功而有科学记载的人工授精试验,是从公元1780年意大利的科学家司拜伦瑾尼用狗来做的。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我国的猪人工授精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试验,到60年代以后转入应用。但由于当时的条件以及技术等众多原因,成绩一直都不好而逐步被荒芜了,直到80年代还是没有试验成功。1997年由美国谷物协会组织我国的专家到美国学习,回来之后经过辛勤推广。我国的猪人工授精有了飞越式的发展。到目前我国的大中型猪场使用率为80%——90%。小型猪场50%——60%,农村个体户为40%——50%。
二. 人工授精在养猪生产中的意义
1. 减少公猪的饲养数量
自然交配:1;25——30。产仔600——800头
人工授精:1:150——300。产仔3000——6000头。
2. 提高优秀公猪的配种效能
促进种猪的品种品系的改良的有利手段。
3. 减少疾病的传播
4. 提高猪场的繁殖性能
人工授精所用的精液都经过品质检查,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才用,适时输精可以提高母猪的分娩率和窝产活仔数。
5克服体格大小的差别,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6稀释后的精液可以保存和运输,使公母猪的异地交配成为可能。
7减少劳动强度。
公猪站
一. 公猪站的选址
地形要求开阔整齐,面积要够大,留有发展余地。地势要求较高,干燥,平坦,背风向阳。建筑朝向:坐北向南偏东15度。距离村镇居民点,工厂,其他牧场不少于1000米。
二. 公猪舍
1. 公猪舍
建议采用水帘降温系统,保持冬暖夏凉。公猪集中饲养。光线不能太强。舍内要有足够的采精栏,还要紧靠精液配制室。
2.公猪栏
地板要求半漏缝,不要太滑。面积约6平方米,设两条赶猪通道。定位栏0.7米*2.5米。活动栏2.2*2.5米。
3.采精栏
一般在公猪舍的一端,为独立的房间。内设一个可升降的假母台和防滑垫。面积为2.2*2.5米,假母台固定在采精栏的中央或一端靠墙。以一端靠墙为好,可以防止公猪在里面转圈。地面设有漏缝以便清洗。地面不能太光滑,以防公猪跌伤。还要设置采精人员安全区。
精液处理室
精液处理室是用来对公猪精液进行检查,稀释,保存的地方,与采精栏紧密相连。二者通过玻璃窗传递采精杯及精液。精液处理室除工作人员外一般不准外人进入。禁止吸烟,室内保持干净卫生,窗子装不透光窗帘,有条件的话装上冷暖空调。墙壁要安装足够多的插座及电源开关,因精密仪器较多,为防止雷电等最好安装地线。并建立工作台,洗水池等。精液处理室分为处理保存室和清洗室。中间可用透明玻璃窗隔开。
1. 精液处理室所需的主要设备
显微镜,17度恒温冰箱,精子密度仪,水浴锅,磁力搅拌器,37度恒温板,电子天平,电脑。双蒸水机,干燥箱,37度恒温培养箱。
2. 所需用具和耗材
采精杯,采精袋,过滤纸,橡皮筋,手套,玻璃杯,温度计,塑料杯,玻棒,载玻片,盖玻片,血细胞计数器,手扳记数器。定量加液器,微量移液器,吸头,稀释粉,输精管瓶,标签纸,润滑剂,玻璃吸管。玻璃放水瓶。檫镜纸
采精公猪的饲养管理
目的:维持良好的体况,保持旺盛的性欲及良好的精液品质。
一.种公猪的使用
公猪按品种,年龄,体质等合理利用。尽量采用轻壮年公猪配种。制定最佳的采精的采精频率。后备公猪7天采一次,成年公猪4天采一次。建立公猪使用卡,每次采精都要做记录,健全公猪档案,淘汰多余的公猪,保证公猪的均衡使用。
二.公猪管理
1.实行单圈饲养,保持公猪不肥不瘦,强壮威猛的体型。工作人员对公猪要温和,不得鞭打公猪。避免公猪攻击。
2.定期检查公猪的精液品质,严紧精液品质不合格的公猪配种。对精液品质差的公猪要查明原因,及时调整饲养管理和使用方案,维护公猪的肢蹄,定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三.种公猪的饲喂
1.饲养原则:提供公猪所需营养,使精子品质最佳,数量最多。保持种公猪理想体型(3分膘情)。
2.饲养量:每日2.5公斤全价公猪料。营养要求:每公斤饲料含消化能13MJ,蛋白质18%,钙0.83%,磷0.66%。
3.饲喂次数:每日2次。
四.后备公猪的管理
1.后备公猪的训练
从7.5月开始调教,8月龄以上,体重达120公斤以上开始使用。
2.后备公猪的调教
(1)采精员要求有耐心,信心,温和,非敌意,达到“人蓄亲善”的效果。不可粗暴地对待公猪,更不可以殴打公猪
(2)调教时间:每周可以调3次,但是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为宜。
3.调教方法
(1)先调教性欲旺盛的公猪,下一头待教的在隔栏观看,学习
(2)诱谝上当法:用发情母猪的尿液泼在假母台上面。然后将后备公猪赶到调教栏。若调教人员能发出类似母猪的声音,就更能刺激公猪的性欲。一旦有了高亢的性欲,公猪就慢慢会爬跨了。
(3)直接刺激法:赶来一头发情母猪,让公猪空爬几次,在公猪性兴奋时把母猪赶走。假母台上放麻袋盖上,泼上尿液。一般都会成功。
(4)不管哪种方法,公猪爬跨后都要采精,3天后再采它一次,让其巩固记忆,以形成条件反射,
(5)当公猪兴奋时要注意人身安全,采精栏必须设有安全角。
精液采集
一. 采精前的准备
1. 采精杯的准备:将采精袋放杯内,杯口放过滤纸,用橡皮圈固定杯口,然后盖上盖子,放37°C恒温培养箱中预热。
2. 公猪的准备:平常要注意猪身的清洗,让其保持干净干爽。
3. 精液处理室的准备:打开所有的电源开关,制作稀释液。准备好玻璃杯等稀释用品,显微镜,密度仪等调到最佳状态。检查原先保存的精液的活力,不合格的不要,合格的先用。
二. 采精的方法
1. 假阴道采精法。不常用。
2. 手握采精法:
(1) 将公猪赶到采精栏,待其爬跨假母猪后,工作人员带上双层手套,抚摸公猪的阴部和腹部。有积尿的排出积尿。然后脱掉外层手套。准备采精,当公猪性欲达到旺盛时它将爬跨假母猪并伸出阴茎龟头来回抽动。采精员用手握紧伸出的龟头。当公猪前冲时将阴茎的S状弯曲拉直,紧握阴茎螺旋部,不必强拉,让它自然伸出,待它充分伸展后(即停止前冲时)就开始射精。
(2) 注意射精过程中不要松手。否则压力减轻将导致射精中断。不要碰阴茎体,否则公猪会怕痒而迅速缩回阴茎。
(3) 手握阴茎的力度要适中,应以不让其滑落并能抓住为准。用力太少,阴茎容易脱掉。采不到精。用力太大会损伤阴茎。
(4) 采精时应尽可能使阴茎与地面呈水平状态,可防止包皮积尿流进保温杯。
(5) 开始射出的清亮部分精液不要接。接中间浓稠部分即可。
(6) 采完精后,公猪一般都会自动跳下假母台,当公猪不下来时可能还要射精,故采精员要有耐心,如果采完还不想下来,就要轻轻把它赶下来,不能让它养成坏习惯。
(7) 每次采精都要采完,让公猪尽兴而归。留一点精液下次采可以增强性欲,没有科学根据,也不人道。久之可能会适得其反,变阳萎了。
。 精液品质检查
一. 精液量:后备150——200毫升,成年公猪200——300毫升
二. 颜色:正常为乳白色,如果呈黄绿色可能有脓性物质,呈淡红色可能混有血液,呈淡**可能混有尿液。异常的均应弃去不用。
三. 气味:微腥味。
四. 酸碱度:生产上通常不用这个指标。弱酸性,
五. 精子密度:
1. 估测法: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要求有经验,主观性强,误差率较大。
2. 精子密度仪法:基本原理是精子透光性差,精清透光性好。选定550nm一束光透过10倍稀释的精液,光吸收度将于精子的密度成正比关系。根据所测数据查对照表可得出精子密度。误差约10%左右。现在猪场最常用。
3. 红细胞计数法:该法最准确但是速度慢。不常用
六. 精子活力:在我国精子活力一般采用10级评分,大于0.7才能使用。低于0.6时应弃去不用。
注意:1。取样要有代表性
2.载玻片一定要在37度恒温板上预热30秒。
3.用100倍或160倍的显微镜观察。有条件的话配置一套摄像显示装置。在电脑或电视显示屏上进行观察。
七.精子畸形率:
1。畸形精子:巨形精子,短小精子,断头,断尾,顶体脱落,原生质,大头,双头,双尾,折尾等等。畸形率不能超20%。
2.检查方法:染色后在显微镜下640倍观察,用盖玻片。 .
精液稀释液
一. 种类:有长效,中效,短效之分。猪场应跟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稀释粉。
二. 配制:用双蒸水溶解稀释粉,可用磁力搅拌器加速它溶解,稀释粉要求提前1小时溶解,这样才有稳定的pH值。一般pH为6.8~7.4。然后放在37度恒温水浴锅内进行预热备用。但要在48小时内用完。
精液的稀释
一. 目的:
1. 扩大精液的容积。
2. 提供精子所需的营养。精子在体外的生存时间只有半小时,
3. 使精子处于休眠状态,延长其存活时间和授精能力。弱酸环境抑制其活动,弱碱环境促进其活动。
4. 抑制精液中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减少母猪因配种感染疾病的机会。
5. 便于精液的保存和运输。
二. 方法:
1. 调节稀释液的温度与精液的温度一致,两者的温差控制在1度以内,以精液的温度为准来调节稀释液的温度,不可逆向操作。
2. 将稀释液沿杯壁缓慢加入到精液中。并轻轻搅动。注意不能把精液倒入稀释液中。
3. 如要做高倍稀释,先进行1:1的低倍稀释,等1分钟后再进行稀释。
4. 稀释的每一步操作都要进行活力检查,稀释前后的活力不能有改变,若下降必须马上查明原因并加以整改。
精液的分装与保存
一. 分装:有瓶装,管装和袋装三种,装好后要贴上标签,标明公猪品种,耳号,日期,精子量。需保存的精液先在室温下放置2个小时。
二. 保存:用17度恒温冰箱保存,平放,每隔12小时摇一次。百度地图
一 该大学生养猪创业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一、他有一定的 *** 干劲;
二、他有不错的想法;
三、他有一定的资金和人脉;
四、他是一个敢负责的人!
鸿团八脉祝你幸福!
二 皇帝禁止百姓养猪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
自古以来的帝王都鼓励农民养猪,发展农业。可是明朝有个皇帝却下令禁止百姓养猪内,岂不是咄咄容怪事?
明武宗朱厚照(1506~1521年在位)曾下令禁止百姓养猪。据《武宗实录》记载:“正德十四年(公元1520年)十二月乙卯,上至仪真。时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是岁,仪真丁祀,有司以羊代之。”
朱厚照提出禁止百姓养猪的理由有两点:一是“猪”与“朱”同音,要避讳;二是他出生于辛亥年,这年恰是猪年。因此,朱厚照认为养猪、杀猪、猪屎、猪瘟、猪狗不如一类的词都对他这位姓朱的皇帝不利,于是便下令禁止百姓养猪。
朱厚照这一禁令发布后,全国的猪几乎都“断子绝孙”。等到来年清明节时,要杀猪祭祀,好不容易才找到几头“幸存者”。后来,在百姓们的强烈反对下,经过朝中大臣的婉言劝谏,朱厚照才不得不废除这条愚蠢的禁令。
三 秦英林的人物经历
秦英林,89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他立志养猪事业,潜心研究养猪技术,于92年开始创业,从22头猪养起,历经15年的努力,快速发展到年出栏30万头的规模,创下了养猪业的一个神话。
十余年来,他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求发展,广泛开展与国内外专家间的不术交流,带领数公司技术团队一起攻关,在养猪技术上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成为养猪界杰出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1992年11月,秦英林总经理携夫人钱瑛辞去公职回到家乡,从22头猪开始养起;1994年,规模扩大到2000头;1997年,出栏商品猪10000头;2000年,河南牧原第二分场水田猪场(年出栏商品猪8万头)建成投产;
2003年,河南牧原第三分场(年出栏商品猪4.2万头)河西猪场建成投产;
2004年,河南牧原第四分场(年出栏商品猪3.5万头)岗头猪场建成投产;
2005年,河南牧原第五分场(存栏母猪4500头)老庄猪场建成投产;
2005年9月15日,河南牧原从加拿大引进的470头原种猪抵达深圳机场;
2005年10月,河南牧原第七、八分场(存栏母猪2000头,年出栏种猪4万头)马坪原种猪场建成投产;
2005年10月31日,河南牧原从加拿大引进的470头原种猪,在广州国家隔离中心经过45天的隔离和检验后顺利抵达马坪猪场;
2006年6月22日,河南牧原举办首届养猪节;
2007年3月21日,河南牧原第十分场建成投产(年出栏商品猪6万头);
2007年4月6日,河南牧原第6个沼气项目成功投入使用,标志着河南牧原CDM项目全面启动。
2007年6月22日,河南牧原举办第二届养猪节。
在河南省内乡县,有一座山叫马山,在马山的中间默河穿流而过,于是这个地方就叫马山口。马山口的西边有一个村叫 河西村。秦英林就出生在这个风景秀美的地方。小学、初中,尽管家庭生活困难,但秦英林还是无忧无虑地完成了自己的学 业。可是上高中时家中发生的一件事,令他终生难忘。
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祖国大地,也吹开了秦英林和他父亲渴望致富的心扉。当时正在高中求学的秦英林, 为尽快脱贫,便鼓动父亲去养猪。父亲接受了他的建议,用三九天冒着雪挖莲菜积攒下的800元钱建了一个养猪场,养了 20头猪。秦英林和父亲一样,希望这20头猪能使他们走出贫困。可是,现实却是那么残酷,20头猪到最后死得只剩下了1 头,经济损失近2000元。秦英林没有吱声,可这悲剧,却深深地理在了他的心中。
悲剧为什么会发生?年少的秦英林在内心萌发出一个强烈的念头:将来一定要考上教养猪的大学,学好技术,帮父亲养 猪致富,帮助家乡的乡亲们养猪致富!
强烈的信念,促使着秦英林发愤学习。1985年春天,离高考的日子不远了。正在全力以赴准备高考的秦英林得知,学 校把分到的保送上河南大学的名额给了他。对于每一个想跳农门的农村孩子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喜事,秦英林也乐得两天 合不拢嘴。
然而,秦英林忘不了那场悲剧。于是,他跑到老师办公室,怯怯地对老师说:“我不上河南大学,我要上农业大 学。”一向对他期望很高的老师望着他,想着许多同学争都争不到的保送机会被秦英林轻易地放弃,不由自主地骂他“不识 抬举”。
“不识抬举”的秦英林毅然地在报考志愿上填写了4所农业院校。秦英林如愿以偿地被河南农业大学录取了。通知下来 那天,秦英林拿着通知书的手几乎要发抖了。望着村背后的马山,看看村前的默河,他似乎感到,总有一天,他还会回到这 个地方,用他已学到的知识,让父辈的悲剧,永远地消失。
迈身理想的艰难一步
1985年秋天,秦英林怀着喜悦的心情跨入了河南农业大学的校门。在别人抱怨命运不济,进入农业校院而无心学习的 时候,他却一头扎进了教室,扎进了图书馆。因为他知道,只有拥有知识,才能改变父辈的悲剧。
短短两年,秦英林便粗略地学完了要在4年中学完的课程。于是,他把剩余的时间用在对更新更高的知识的储备上。 他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刊物,收集最新养猪成果,学习掌握最新养猪技术,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关于粗纤维饲料在养猪 中的应用》、《饲料酵母可代替鱼粉养猪》等论文。这时的秦英林,可以说已踌躇满志。他坚信有一天,会用自己拥有的知 识大显身手。
1989年9月,秦英林走出校门,来到了许多农村孩子都向往过的城市,来到了南阳地区食品公司工作。但秦英林怎么 也难以适应按部就班的办公室工作,他感到理想和现实脱节,他意识到,他搭错了车!“我孜孜追求,为之奋斗多年的是养 猪,离开养猪就放弃了自我发展的优势。”秦英林在理想和现实撞击的痛苦选择中,终于找到了一条新路。
1992年,正值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之际,秦英林带着自己的妻子,回到了马山脚下、默河河畔,开始了实现理想的 养猪之路。
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
一听说秦英林回家是要办猪场,父母怎么也不同意。父亲说,在农村,再没本事的人都能养猪,你一个大学毕业生去养 猪,咋能显出你的价值呢?
秦英林没有作声。他知道,任何人都会说养一头猪很容易,但要养好成千上万头猪却需要较高的知识与技术,秦英林 要用事实说服乡亲们。
理想终归是理想,要让理想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并非那么容易。办一个万头养猪场,按照常规设计,起码需要几十万元 的资金。而此时的秦英林所拥有的,只有他和他爱人当月发的工资和加班费262元。怎么办?他把小弟准备盖房用的12000 元拿来,架电线、打井、盖猪舍。由于缺少资金,就用玉米杆搭一个小窝棚,当施工指挥部和办公室。
为了节约资金,秦英林便尝试改进猪舍建筑模式,设计图纸画了一张又一张,最后,根据石拱桥的原理,他提出了砖拱 结构的建设方案,既能适应现代化生产,造价又比常规建设节约90%。
尽管秦英林设计出了新的方案,但初出茅庐的他心里还是不踏实。于是,他把图纸送给南阳有关专家鉴定。专家们肯定 了他的设计。但专家却没有搞过这样的建筑,当地的建筑队更没有干过这样的工程。秦英林带领民工砌下了第一块砖。可当 施工进行到砌拱形屋顶时,民工们不干了。他们说,肯定干不成,干了也白费劲。
秦英林看着这些还不十分信任他的民工说:“成不成,一定要试一试。失败了,我负全部责任。”秦英林手拿瓦刀,又 是第一个在模板上砌下了第一块砖。第二天拆模板,民工不敢拆,可对中国拱形建筑原理坚信不疑的秦英林,坚持把模板拆 了下来。可民工们还是担心,不敢上拱顶上浇注。
没有实践经验的秦英林,嘴上对民工说“没事”,可心里也直打鼓。为了证实设计的正确,他决定亲自试一试拱顶的承 受力。白天,他不敢上,怕失败了遭乡亲们笑话,就晚上独自一人搬把梯子,爬到拱顶上,掰一掰砖,纹丝不动,轻轻踩上 去,没异样的感觉。可他心里还是不踏实,就找来一根钢管扛在肩上,为的是,拱顶万一塌下去,能用钢管支撑一下自己不 致随着掉下去。
试验成功了。第二天,他依样扛着钢管爬上拱顶做给民工看——事实让民工们信服了。
1993年6月22日,是秦英林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就是从这一天起,他买回22头猪,开始了他的养猪生涯。
做一个学者型的企业主
1995年春天的一个夜里,值班人向秦英林反映,有3头小猪突然死亡了。秦英林与爱人一道把小猪解剖分 析,也没查出病因。 秦英林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安排职工查资料,一直到凌晨3点多钟,仍然没有查出个所以然。可这时,小猪已 经死亡了7头。
秦英林果断地采取措施,全场戒严,不让任何人进出生产区,对病猪进行隔离,全面消毒,控制疫情扩散,同时也向各大院校 科研单位求救。
电话打到南阳农业学校、打到郑州畜牧专科学校、打到河南农业大学、打到河南农科院……可3天过去了,仍然没有结 果。而平常十分活泼的小猪,已经死去25头。
妻子怀着7个月的身孕,带着大家的希望,背负着大家的重托,带着病猪,踏上了北去的列车。他们希望从省会专家那 里讨到一个确切的解决办法。然而,当妻子再次站在秦英林和职工面前时,那无言的表情,使秦英林几乎要绝望了。此刻, 死亡的小猪已经达到70多头了。
险情万分紧急。父辈的悲剧难道就要在有知识的一代身上重演了吗?正在这紧急关头,河南农大打来的电话,使秦英林 喜出望外,农大初步认定是伪狂犬病,要求秦英林用兔子在当地做动物试验,并让再送一头病猪检验,以便确诊。
试验结果使秦英林又惊又忧。惊的是伪狂犬病,这种病会带来极大损失;忧的是国外对这种病研究较多,国内报道少无 特效药。而国内生产防治伪狂犬病疫苗的推一一家企业,也远在哈尔滨。派人去购买,最快也要10天。
秦英林用青年人特有的大胆向省畜牧局发出求助,省畜牧局仅用两天时间,就通过空运将疫苗送到了他的手里。 悲剧没能重演,而秦英林却病倒了,他的爱人也因此差一点早产。
“如果我不懂养猪技术,没有众多专家的鼎力相助,没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父辈的悲剧就会在我身上重演。这是知 识的胜利。”秦英林在现实中看到了知识的力量!
不忘使命
秦英林在养猪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他从1992年白手起家,从22头猪养起,发展到目前拥有职工45人,年出栏瘦肉 型猪 11000多头,两辆运猪专用车,一辆 2O00型桑塔纳轿车,年实现利税430万元,总资产达1500万元的现代化大型 养猪场。可他没有满足,他忘不了那场悲剧,他忘不掉少年时要帮助乡亲们改变贫困的信念。
这使命,使秦英林时刻不敢懈怠,使他时刻向更高的目标努力着。
1997年3月28日,在泛亚农大组织的研讨会上,秦英林同原中国正大集团技术总监、台湾籍留美博士、现任泛亚农大 总经理魏荣展见面了。养猪业权威人士魏荣展同秦英林交谈后,愉快地接受邀请,抽空到秦英林的养猪场来看一看。1997 年4月15日,魏荣展来到了河南省内乡县,参观秦英林的养猪场。参观完后,魏荣展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高兴地对秦英 林说:“到大陆7年,看过很多猪场,你的猪场是我看到的最有发展前途的猪场。”
秦英林的成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也得到了党、 *** 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几年来,他先后被选为内乡县政协常委、内 乡县十杰青年,被团河南省委命名为省“十大星火带头人”、河南省“务农有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并先 后作为河南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到河南各地演讲,全省各地的养猪专业户也不断前来取经,咨询技术。
秦英林成功了。当人们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时,他却没有一点满足感。他说:“把拥有的知识用于实践,造福人民,才 能体现新一代大学生的价值,也是历史赋予新一代大学生的使命。”
大学生毕业后另类创业:回乡养猪致富成亿万富翁
不做城里人,回乡当农民。大学毕业后,秦英林回老家当起了“猪倌”,经过几年的反展,如今他经营的河南省内乡县牧原养殖有限公司,拥有上亿元资产,年产20万头猪。良好的经营业绩帮助他成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农民当选者。
秦英林出生在河南省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祖辈都是农民。1985年,他考进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1989年毕业,分配到南阳市一家食品公司工作。1990年结婚,“过起了许多农村娃梦寐以求的城里人生活”。
开始时日子过得甜甜蜜蜜,上班坐办公室,一切按部就班。但时间久了,秦英林的心里没着没落的。干的与学的关系不大,自己刻苦学习为了什么?像父亲这样的农民在农村不知有多少,为什么不利用自己所学,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呢?秦英林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但他还是犹豫了3年。
这3年里,秦英林为南阳的几个朋友设计猪舍、调配饲料,小试牛刀就得到大家的赞赏。他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坚定了回乡养猪的信心。1992年秋,他辞职与妻子一起回到家乡河西村,开始了“猪倌”生涯。
回来后,周围是一片反对声。同学说,咱农村孩子闯进城里不容易,丢了“铁饭碗”你肯定要后悔;父亲说,咱农村是个人都会养猪,谁要你这个大学生来逞能!
但巨大的压力没有压垮秦英林的信念。为筹建万头猪场,他向家人和朋友借了3.1万元。白天黑夜他都住在用玉米秆搭起的小窝棚里,打井、架电线、建水塔,样样都干。他还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出砖拱结构的猪舍,使造价降低了90%。
1993年6月,秦英林从郑州和南阳买来22头良种猪,梦寐以求的事业起步了!乡亲们马上就发现,大学生养猪与农民养猪的确不同。秦英林招聘的饲养员都是职高毕业生,他还经常给他们上课;他有一套隔离和防疫制度,一般人不能接近猪舍;他用营养学理论配制饲料,猪一天能长1公斤肉;给猪做肠道切除手术,他用手把猪粪掏出来;从国内到美国、法国、巴西等国的养猪场、兽医站和实验室,他四处学习……
秦英林的事业迅速壮大,创业第4年,他的资产就达到400万元。随后,他主持了国家级星火项目———瘦肉型猪的产业化开发,年创社会效益上亿元,使数千人就业。
秦英林:要做“天下猪倌第一家”
20年前,他毅然放弃了保送重点大学的机会,选择考农业大学,为了养猪;13年前,他果断地抛开铁饭碗,东拼西凑的借钱盖猪舍、买猪仔,亲自当起猪保姆; 他成功了,但他离成功还远。因为他立志做世界猪倌第一家!
觉醒:父亲养猪失败,我要从这里爬起!
秦英林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因为家里穷,经常吃红薯,甚至因此落下了胃病。有趣的是,儿童时代的秦英林学习成绩非常差,在初二留级了三年才学会除法,但初三那年,他却突然开始努力学习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当时本地最好的高中。
当时秦英林家里一直都是靠务农维持生计,生活的艰辛让他小小年纪就考虑起脱贫致富了。几经对比,秦英林认为养猪兴许能让家里人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于是把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把父亲。
出于对知识分子儿子的信任,父亲第二天就去拉了砖开始修猪舍。这一次父亲总共投资了800多块钱--在80年代这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是笔巨款了--父亲买来了20个小猪仔喂养,满怀希望的看护这些小家伙,但不久这些猪仔除了一头“长白猪”(猪的一个品种)外,其他的19头全部病死了。这对父亲和整个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秦英林至今还清楚的记得,一向坚强的父亲指着唯一幸存的长白猪苦笑着说:还是长白猪好……这一变故使他产生了弃学养猪致富的念头。当他悄悄对母亲说妈,我想回来养猪,我爹太辛苦了时,母亲那复杂眼神令秦英林至今无法忘怀,那是一种欣慰,更是一种酸楚。
在母亲的劝说下,秦英林又背着包回到了学校。他要做个硬汉子,要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站立起来!这一次的挫折也令他真正开始了养猪的研究,他抓住一切机会从各个方面搜集学习相关知识。这也是他走上养猪致富之路的人生起点……
抉择:为学养猪放弃保送,我要走自己的路!
在学校表现优异的秦英林,临高三毕业时被学校推荐去河南大学。那个年代推荐一名学生要经过各个方面调查讨论,非常不容易,刚接到这个通知时秦英林也着实兴奋了一把。但当他静下来,他就一遍遍的责问自己:我到底要做什么?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好的猪倌,到河南大学我能实现我的理想吗?
抉择是痛苦的,但秦英林很确信自己内心的答案。当他告诉老师自己要放弃保送报考农大,老师都愣住了,所有人都愣住了。大家都以为他犯了傻。
凭着优异的成绩,秦英林如愿拿到了农大的通知书。可这个结果却并不令父母高兴。一次一个大叔就问父亲:你儿子学习那么好,考到哪个大学拉?父亲说农业大学。大叔笑着说:那就顶于(方言:等如,和什么一样)没考上。父亲也不做解释,摇摇头就回来了。这件事还是母亲后来讲给秦英林的。他不怨父亲不理解他,因为他知道,父亲是不甘心学习如此优秀的儿子放弃了那么好的机会……
就这样,秦英林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征途……
因为有着学习目的明确,秦英林非常刻苦,他还拿到了当时学校“解剖学”自创建以来的最高分--92分。与此同时,他对于学习养猪知识的渴求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先是向师兄借高年级关于养猪的书,等把课本都看完后,他又天天泡图书室,图书室关门了,他就去通宵教室继续看。只要关于养猪的不管什么书他都看,就连当时图书室仅有几本国外养猪的杂志他也没“放过”。
大学里的艰苦学习,为他以后的科技养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拼搏:东拼西凑、起早贪黑,为自己的理想鼓帆航行
89年毕业后,秦英林被在一家公司工作了4年,并在90年结婚,这时他也算是一个让人羡慕的技术人员了。可他并不痛快:工作和自己目标差的太多,也无法发挥自己的专长。他总是念念不忘自己从未放弃的理想—“养猪”。
我不能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不能让4年自己的所学附之东流。就这样,他再次拾起了自己专业。最开始条件不成熟,他就用下班时间帮一个朋友办猪厂,同时他还开始研制猪饲料,没想到吃了饲料的猪长的真的更快,当时他真是高兴坏了! 这时又正逢 *** 南下讲话,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浪潮,意气风发的他也决定为实现自己理想的鼓帆航行。他从哥哥那里借了8000元,又把弟弟准备盖房的1万多块全拿来了。尽管如此,当猪舍盖到一半的时候,兄弟们的血汗钱已经被花完了。秦英林记得很清楚的是,一天哥哥拉着他,掏着心窝子地说:兄弟,现在把这些东西能卖的都卖了,亏了的,哥不怨你!哥哥的话和眼神真的让他伤透了心。但从不认输的他还是努力的坚持了下来,到最后,他终于有了自己的猪厂,虽然最初的猪场只有22头猪……
看着自己亲手喂养的小猪一个个长的又飞又壮,秦英林更加自信了。他相信自己的养猪技术能带来巨大的价值,所以他从不忘记给自己充电。在上班期间,他一直都是白天联系业务,晚上和业务员门一起讲课学习,并且经常通宵看书。他总是说:用知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致胜之道!
规划:要做天下猪倌第一家,这个行业没人能和我竞争
自己的猪宝贝三年后、五年后甚至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秦英林一直都有着自己非常明确、又非常富于 *** 的目标。他说,在公司规模上,他希望未来能达到22万到24出栏量,在国内达到第4位;同时,他还希望牧原养殖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育种公司。他强调说,目前我国养猪在全球确实是霸王,但我们的猪种却是从国外进口进来的,所以我做梦都想做中国的育种公司。据悉,7月份牧原养殖有限公司将从加拿大进口500头种猪,目的就是为了做育种公司。
在工作中,秦英林也越来越深刻的体验到做学问的好处,经过自己和工作人员苦心研究,2003年的时候,公司每头猪的饲料成本下降了128元!2004年,秦英林开和工作人员一起研制了早期隔离断奶技术,猪一般21-28天断奶,而他们把这个数字改写到了14天!同时,他们还自己制造了液体饲喂仪器,使用效果也非常好。
秦英林总是说:养猪这个行业其实很薄利,但科技养猪使我的养猪厂有了现在的规模。每每提到公司,秦英林总是很自信,他说:我这个行业没人能和我竞争,真的,就是因为技术!
感悟:不要埋怨,小处做起,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坚韧的精神
做任何事情都一样,都要有过程,都需要坚韧的精神是秦英林常说的一句话。应记者要求,他还特别对现在的大学生道出了自己作为过来人的肺腑之言:从小处做起,不要怕吃苦,苦中自有甜。他说:“在我刚毕业(92年)的时候,也和现在一些大学生一样,总是嫌晚了,总是想自己要是赶到80年就好了。但实际上什么时候都不晚,在我之后我的表弟也开始养猪,他的规模也很大,我相信在今后还能有比我养猪养的更好的。机会对任何时候的人都是有的,要吃苦要学习,不要只知道享受,不知道努力。机会真的永远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努力向上的心态最重要。”
他还说道:“现在很多孩子觉得农村苦没有发展空间,其实他们都应该到市、县、村来看看,这里的空间绝对超乎他们想象。
四 一部童话,讲述了王子为了追求皇家公主伪装成养猪的人的故事,求名字
王子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