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茶叶批发市场在哪里?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4 12:14:41
字号:

松阳茶叶批发市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长虹中路155号。

松阳茶叶批发市场在哪里?

浙南茶叶市场作为松阳县茶叶销售的枢纽,将松阳茶乃至周边省市县的茶叶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由此获得了“中国绿茶第一市”之称。

交易市场始创于1993年初,三易其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规模化专业市场,龙头示范作用不断凸显,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如今的茶叶市场占地面积5.13万平方米,交易店面198间,交易摊位近万个,交易区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配套物流中心(停车场)2.3万平方米。

扩展资料

2018年1-7月,浙南茶叶市场交易总量54893吨,交易总额452932万元,交易量与交易额已基本与去年持平。与此同时,近年来,松阳还连续举办大型茶事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浙南茶叶市场及松阳茶的市场知名度,并取得了明显的品牌效应。

来自贵州、福建、上海等80%左右周边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茶叶都在这里进行交易,茶叶上市旺季,日客流量达上万人之多,高峰时日交易额近亿元。

浙南茶叶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促进了松阳及周边县市的效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对实现当地茶叶产业化经营发挥了巨大作用,更使松阳茶遍布全国,走向国际。

浙江在线—松阳县茶叶市场获得中国绿茶第一市之称

松阳茶叶的发展方向

2019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略增,西南茶区保持我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地位。茶叶上游产业的良好发展为中游、下游及后市场的前景提供了坚固的后盾。

1、我国茶叶种植面积已超4500万亩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我国共有18个主要产茶省(直辖市,地区),由于我国主要茶叶种植地多集中于长江中下游,气候因素、行业景气度以及规模经济效应等因素均会对茶园面积产生影响。2018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为23年来首次出现下降趋势,中国茶园种植面积下降到4396万亩。

2019年国茶园种植面积恢复增长态势,并增长至4598万亩,较2018年同比增长4.6%。预计2020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将增长到4754万亩。

2、西南地区是我国茶叶种植主要区域

从经纬度上来看中国茶叶种植区域,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岸到东经94度的西藏自治区米林,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省榆林到北纬38度的山东蓬莱的区域,都有茶树种植栽培,南北纬度跨越20度达到2100千米,东西经度跨度28度,纵横2600千米的广大区域。

从种植的具体省份来看,浙江、安徽、福建、江苏、江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海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云南、甘肃、西藏、新疆和台湾等20多个省份1000多个市县种茶。这里面既有海拔达到2600米的高山茶园,也有平均在海拔200~300米的低山丘陵和平地茶园。

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了4597.87万亩,其中最大的是云南省,达到了699.9万亩,前一年排名第1位的贵州省退居次席,但是种植面积也达到了698.7万亩,与云南相差不大,而排名第3位的是四川省,种植面积达到了575万亩。云南、贵州茶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5%,四川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3%。

3、各品种茶叶种植区域分布

我国的许多的省份都出产茶叶,但主要集中在南部各省。基本分布在东经94--122度、北纬18--37度的广阔范围内,有浙、苏、闽、湘、鄂、皖、川、渝、贵、滇、藏、粤、桂、赣、琼、台、陕、豫、鲁、甘等省区的上千个县市。

茶树最高种植在海拔2600米高地上,而最低仅距海平面几十米。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形成了一定的、颇为丰富的茶类结构。

(1)红茶生产区域分布

从产量方面来看,由于各种茶类的对种植环境的要求不同,所以不同茶种的主要产地不同。对于红茶生产来说,产量比较靠前的是云南省、福建省和湖北省,三者红茶产量分别占全国红茶产量的22.86%、21.01%和14.32%。

(2)绿茶生产区域分布

对于绿茶来说,我国生产绿茶数量最多的是云南省、四川省和湖北省,这三省绿茶产量分别占全国绿茶总产量的15.9%、14.37%和13.57%。

(3)其他茶类生产区域分布

对于除红茶、绿茶外的其他茶种来说,其主要生产区域分布在福建省、湖南省和云南省,三者的其他茶产量分别为37.84%、15.07%和14.68%。

4、中国茶叶种植发展趋势

我国茶叶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但种植生产领域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未来我国茶叶种植领域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增大、单产增多;标准化生产程度提高、茶叶质量安全体系日益完善;组织化程度提高。

转摘:

新世纪,松阳茶的发展前景看好,但放眼纵观可谓任重道远,首先是?

松阳茶叶如何面对:市场与销售

说到市场,当然有必要游览一下省内外的茶叶市场及其销售情况。

浙江省有68个县市产茶,是全国名优茶重要产地,但在计划经济年代,大宗茶多,名优茶少。1978年全省名茶产量仅为400吨,产值不过3000万元。近些年浙江省坚持名优茶的发展,产量产值年年攀升。1999年全省茶叶总产量达11.84万吨,产值22亿元,平均每公斤价格16.71元。其中名优茶2.47万吨,产值14.47亿元,均价58.58元。浙江茶叶的均价要高出全国4.22元,名优茶均价则高出全国18.9元。

注重名茶的品牌效益与市场效益的高度统一,是近几年我省茶叶市场的主攻方向,2000年我省各地的名茶品牌建设热潮是一浪高过一浪。这一年全省各地由各级政府主办的不同规模的名茶宣传活动近40个。在北京举办的首届“觉农杯”中国名牌名优茶拍卖会上,我省的“觉农舜毫”和“绿剑茶”(各50克),分别拍出了1.7万元和1.55万元的天价。

而新昌县的名优茶发展则被人称为“新昌模式”。2000年该县的名优茶产值达2亿元,平均每公斤81.30元,比全国均价高出41.62元。该县有20多个名茶,其中12个获全国和部、省级名茶称号。新昌人市场意识较强,全县有17个茶叶市场,其中“浙东名茶市场”,占地面积达17500平方米,年交易额高达3亿元。该县在全国开设20多个销售窗口,全县有1万多人从事茶叶销售。

“喝名茶是既显品位又显身价”,在各行各业日益注重品牌效益的今天,谁拥有响当当的名牌,等于就占有市场,赢得滚滚财源,这已成为全县共识。因而产松阳名茶,创松阳品牌,使茶叶成为松阳支柱产业的“兴茶战役”在新世纪初就全面拉开了序幕。

平心而论,如今松阳茶叶已是名声鹊起,这里援引三例佐证。

去年的一天,松阳茶叶市场经理郑志龙公差到当时的萧山市(现已改为杭州市萧山区),发现市区某茶社大厅小黑板上赫然标着“松阳银猴70元/杯,西湖龙井60元/杯”。老郑细品,结论是此银猴茶在松阳当地售价120~160元/公斤。可在300公里之外的萧山,居然高达70元一杯,且价在西湖龙井之上,足见松阳名茶名不虚传。这是其一。

其二,新兴乡茶青市场交易日趋红火。该乡2000年仅茶叶产值就达1918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3241元,其中45%来自茶叶。春茶时节,新兴的茶青市场不但有本地茶农入市交易,还有杭、宁、沪等地客商纷至沓来。今年最好的茶青曾卖到116元/公斤。

其三,坐落在县城东郊省道龙丽公路边的由长运公司创办的“松阳茶叶市场”自2000年春天开市以来,名声远扬,当年成交额就高达1.6亿元,2001年可望突破2亿元。交易高峰期每天有150多位外地客商入场,如今已吸引江苏、安徽、上海、福建、内蒙、山东、甘肃及本省各地的大批茶商。该市场目前已成为丽水及周边县市最大的专业茶叶市场。更有意思的是,初始,苏杭等地一些精明客商从松阳这里购得茶叶,再转道销往东三省,而如今聪明的东北汉子则从网上自个儿找到了浙西南的松阳。

“松阳名茶如碧螺春、松古龙井、玉峰、银猴、山兰、香茶等在大西北那一带蛮有口碑”,县茶叶市场郑志龙经理告诉记者几个耐人寻味的数字故事:“松阳银猴”在甘肃的兰州,其价达400多元/公斤,比当地名茶“小白兔”还高;而松阳龙井在那边价位每500克高达999元;安徽最早只有一辆货车到松阳购茶,现在每逢市日平均有六七辆车子,有些客商起先不知松阳有好茶,也不知松阳在何方,就悄悄跟踪他人采取盯梢的办法,一路到松阳的,你说有意思否?”

松阳有名茶,但名茶效益现在还不那么凸现。为什么?业内人士分析还是极有见地的。与新昌县相比,我们在市场的建设、名牌的宣传等方面因经济的捉襟见肘,投入甚少。松阳茶叶市场虽几经扩建,但至今占地面积仅7933平方米,只有“新昌浙东名茶”的一个零头数。虽然县长运公司规划茶叶市场再上三期配套工程:扩大营业房800平方米;建冷库设备房500平方米;修建市场招待所500平方米,但这需800万元的投资,对松阳来说,这不是个小数目。至于在名茶的宣传、促销上,这些年几乎没有什么钱投入过。新昌县每年拿出100万搞名茶的宣传、促销活动,在西湖博览会上,该县竖一块“新昌大佛龙井茶”巨型广告牌就化了30万元。至于营建一个浓厚的“茶”的氛围在松阳更有许多文章亟待去做;开设茶馆、茶社、茶园,举行品茶会、斗茶赋诗会,甚而举办茶艺表演、茶叶节,延请名人雅士、明星大腕莅松促销宣传,每年组团到主要大中城市进行松阳名茶形象宣传等等。中国茶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松阳做“茶”的文章窃以为还刚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踏进新世纪,松阳人更清楚地意识到“一亩茶等于十亩粮”的茶叶效益,已把茶业的发展摆在松阳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首,县里已专门成立了茶叶开发办公室,该办公也制定了较为详尽的、可操作的,极具前瞻性的茶业发展规划。可能无须多久,过境公路边上若干块宣传松阳形象的巨幅广告牌将会同时崛起:“游松阳桃源,看古城风貌,品银猴名茶,尝金奖果品”,将会给南来北往的人们以更多的惊喜。

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一个企业也好,一个产业也罢,要获得成功,一般必须具有五大优势:资源、规模、科技、品牌和市场。这,松阳茶业均有,但优势尚难尽显。松阳茶叶现同全省一样,正处在第二次创业阶段,必须与省里提出的茶叶“四大战略”接轨(即精品战略、名品战略、绿色战略、文化战略),必须加快实现松阳的茶叶“四化”(即茶园良种化、生产标准化、采制机械化、产品无公害化)的进程。我们不能孤立地看或谈茶叶市场的红火与否,销售形势的好差与否,没有茶业的“四大战略”和“四化”基础,侈谈茶叶的市场和销售那是底气不足,后劲乏力的。

松阳茶业已成气候,但除了市场不多不大,宣传不够不力之外,制约茶叶效益的提高、销售的畅通还有不少因素。在县茶叶产业化办公室召开的茶叶销售大会上,业内人士认为至少还有如下因素:1、无公害茶或有机茶数量不大,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关短期内还无法完全通过;2、千家万户的采摘和加工,使得名茶制作技术还跟不上;3、有的茶农为一己私利在制茶中出现掺杂现象;4、营销大户画地为牢,自设壁垒,没有做到有分有合。譬如去年四月,曾有一外地老板欲购松阳银猴500公斤,但随便哪一家销售大户均无此数量,而彼此又没互通有无、形成合力;5、松阳名优茶主靠外地客商上门收购,导致销路、价格基本上控制在他人之手。因此,增强松阳名优茶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市场网络,拓展松阳名茶的销售渠道,也就是如何“走出去”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了。当然,若按县茶叶产业化办公室制定的扩大茶叶营销设想,那将是乐观的:用三年的时间培养名茶年销售额在20万元以上的营销户100个,五年内达到1000个以上,同时培养和扶持一批产供销一体化的名茶龙头企业。也只有解决了销售问题,我们才能从容地谈?

松阳茶叶如何面对:生产与加工

要研究松阳茶叶如何面对生产与加工,其立足点必须定在:茶叶的生产与加工如何围着发展无公害茶、有机茶上来。通俗地讲,无污染、安全、优质、纯天然的茶就是有机茶,它已成为当今世界时尚饮品,尤其受到欧美等国消费者的青睐,其售价比同等级别的茶叶高30%~100%,发展无公害茶(有机茶)将成为新世纪的热点。浙江是茶叶大省,近三年来,茶叶无公害生产热浪滚滚。目前已建立省级示范县的有开化、新昌、安吉3个县,建立县级示范点的有武义、诸暨、义乌、嵊州、泰顺等近20个县(市)。全省有50余家茶叶生产企业的近15000亩茶园通过国内与国际有机茶认证机构的认证,其中与松阳毗邻的武义县以10家企业的3500亩茶园通过认证而成为全国有机茶生产规模最大的县,扛回了“中国有机茶之乡”的名牌;诸暨市也成了“中国无公害茶之乡。”

松阳地处浙西南山区,土层深厚,酸碱适宜,四周群峰连绵,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甚佳,且几乎无工业污染,为茶叶优异的天然品质的形成,为无公害茶叶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大自然恩赐的这一条件,松阳人是不会也不应该放弃的。二年前,县农业局的专家们就完成了《无公害生态绿茶开发研究》课题,并获1999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今秋,县茶叶产业化办公室已制定出台了《松阳县无公害茶叶生产实施方案》。现今松阳已在新兴的上安村、樟溪的福村、赤寿的半古月村及大东坝镇的二滩坝茶场建成了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面积1080亩。面上推广则达1.5万亩。同时有2万亩低农残茶生产基地被列入农业部“丰收计划”。但对照浙江省无公害茶叶生产标准,在环境监测、质量检测等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

无公害茶叶第一要过的当然是生产技术关。品种:应是高产、优质、抗病虫的无性系良种;施肥准则:合理施肥,平衡协调施肥,绿肥覆盖茶园土壤,禁用有害、有毒物质的垃圾和污泥,倘发生了病虫草害,只能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及其有限地使用天然化合物防治。

至于无公害茶叶的加工也是非常严格的,松阳现在许多茶农卫生质量意识淡薄,加工企业卫生环境较差,生产厂房和生活用房混在一起的甚多,极易造成茶污染。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潘根生指出:有机茶加工应有不受污染的专用车间、机具、茶叶贮存仓库及包装材料和运输车辆;严禁在茶叶加工中使用色素、防腐剂、粘着剂及其他添加剂,并注意防范制茶机具与贮茶器具有重金属的危害污染;生产者进入要换上鞋和穿工作服,禁止吸烟、禁止家禽、家畜及猫狗等进入;夜间作业要防止照明灯招来昆虫混入茶中。而这些,对松阳许多土生土长的茶农茶工来讲似乎显得挺遥远的。但松阳茶叶要增效、增收,不管多艰难,这道门坎是非跨不可的。道理很简单,要打响松阳茶叶的品牌光有宣传推介上的“吹”和营销队伍的“众”还是很不够的,没有茶叶卫生质量的意识,没有标准化的生产和加工,没有统一的品牌、标识、包装,没有对茶园土壤、环境、产品的标准化检测,松阳茶叶的清香是飘不多远和多久的。这样看来,在“十五”期间,我县茶业的发展的确还有蛮长的一段路要走。

[作者系松阳县政协常委。本文曾发表在2001年9月18日《松阳报》。文章中所剖析的当年松阳县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足与缺憾。文章曾对松阳茶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近些年,特别是“十五”期间,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松阳茶叶的农业主导地位已经确立,品牌战略日益深入,易地所建的浙南茶叶市场规模大、功能全,交易量居全省茶叶市场之首。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都日趋茶园良种化、生产标准化、采制机械化、产品无公害化。“十一五”期间,松阳将努力打造浙江绿茶第一县,中国绿茶集散地这两张名片。相信,松阳的茶香一定能飘香很远,飘得很久。本书收录五年前作者撰写的新闻综述性文章,意在让读者对松阳现代茶业发展的轨迹有个比较清晰的全面的了解。

希望对你有帮助.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3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