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树该浇防冻水。移栽多长时间的都浇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4 11:45:25
字号:

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能解决的,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什么样的树该浇防冻水。移栽多长时间的都浇吗?

苗木遭受冻害的原因

一般来说,苗木的抗冻能力和树种、品种、原产地、枝条是否休眠、枝条内淀粉的转化状态、枝条含水量、合理用水、低温来临状态、施肥、苗木性质、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有着复杂的关系。

1、不同树种抗寒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如雪松比油松抗冻;对不同品种而言,如油松就比马尾松抗冻。

2、对于原产地而言,原产北方的苗木抗寒能力更强一些,原产南方虽经过长期驯化、过度的苗木抗寒能力就差一些。如香樟在郑州地区只有在小气候条件下才能安全越冬。

3、对于枝条而言,处在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往往更强一些,因为枝条经过了低温锻炼。植株休眠的越深,抗寒能力也就越强。但冻害的发生往往不在气温最低的休眠期,而在秋末或早春发生,原因在于两个方面:未经过低温锻炼;解除休眠丧失了抗寒能力。枝条抗寒能力的强弱,还与其内部可溶性糖类的转化状态有关。枝条中淀粉在低温到来之前分解转化的越彻底,其承受低温的能力就越强。

4、枝条的含水量减少、越成熟(木质化程度),其抗寒能力越强。但含水量过少时,一旦出现生理缺水,反而更容易遭受冻害。

5、低温的来临状态对于寒害的产生影响巨大。若寒害早而突然,此时苗木还未经过抗寒锻炼,也来不及进行防寒措施,容易发生冻害。温度的日较差越大,意味着极端低温越低,冻害情况也越严重。连续低温持续时间长,冻害也越严重。温度急剧回升,也会加剧冻害发生。

6、对于苗木的性质,实生苗根系发达,比扦插苗抗冻能力强一些。

7、对于地理位置,特别是高尔夫球场,多处空旷地段,在没有城市小气候的情况下,绿化苗木发生冻害的情况往往比城市绿地更为严重。

合理确定浇水量

1.不同的植物种类植物的种类不同,浇水量亦不同。蕨类植物、兰科植物、秋海棠类植物生长期要求丰富的水分;多浆类植物要求水分较少。每一种植物又有不同的需水量,同为蕨类植物,肾蕨在光线不强的室内,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而铁线蕨属的一些种,为满足其对丰富水分的要求,常将花盆置于水盘或栽植于小型喷泉之上。

2.不同生长时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当花木进入休眠期时,浇水量应减少或停止。从休眠期进入生长期,浇水量逐渐增加。生长旺期,浇水量要充足。开花前浇水量应予适当控制,盛花期适当增多,结实期又需要适当减少浇水量。

3.不同季节植物在不同季节中,对水分的要求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华北地区3月底至6月底为干旱季节,蒸发量大,植物生长快,需水量多,应适当勤浇、多浇,一般一周或三四天浇一次;雨季(华北地区6月底到8月底)虽然高温,但降水多,不必浇太勤;秋季植物进入生长后期,需水量低,可适当少浇水。

掌握最佳浇水时间

以华北为例,春季干旱,蒸发量是降水量的十几倍,春夏之交的干热风和漫长的干冷冬季,空气湿度只有40%至50%,加之春夏气温高,光照强烈,需给植物充足水分。所以,最忌炎热的夏季中午浇水,因为此时土壤温度高,与水温的温差大,若此时浇水会使土壤温度骤然降低,植物根部受低温刺激,就会立即阻碍水分的正常吸收。所以炎热的夏季应在早晨或傍晚浇水。冬季气温低,阳光较弱,需水较少。在无冻土的地带,露地栽培的花木冬季浇水应在中午前后,最好在上午10时至11时。切忌早晨浇水,避免因温度过低引起冻害。冬季,在土壤冻结前,应给花木浇足“冻水”,以保持土壤的墒情。在早春土壤解冻之初,还应及时浇足“返青水”,以促使花木的萌动。

合理确定浇水次数

浇水次数应根据季节变化,视土壤干湿程度而定。喜湿植物浇水次数要勤,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旱生植物浇水次数要少,每次浇水间隔期可干旱数日;中生植物浇水要“见干见湿”,土壤干燥就浇透。喜湿的园林植物,如柳树、泡桐、水杉、池杉等植物应少量多次灌溉;而白蜡、五针松、油松等幼苗比较耐旱,灌水次数可适当减少。

浇水注意事项

1.确保水质通常把灌溉用水分为硬水和软水两类。硬水是指含有大量的钙、镁、钠、钾的水;含量少的为软水。所浇水最好是微酸或中性的。用自来水或可供饮用的井水浇花之前,应提前一两天晒水,一是使自来水中的氯气挥发掉,二是提高水温。

2.浇水量要适宜多数花木在干旱时,植株各部分木质化程度增加,叶面粗糙、失去光泽。相反,水分过多时,植株呈现的情况似干旱,这是由于水分过多使一部分根系遭受损伤,同时由于土壤中缺乏空气,使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影响水分、养分的吸收,严重时会使根系窒息死亡。另外。水分过多会使叶色发黄、植株徒长、易倒伏,易受病菌的侵害。因此,过干过湿对植株的生长均不利。

对于新栽或新换盆的花木,第一次浇水应浇透,一般应浇两次,第一遍渗下去后,再浇一遍。用干的细腐叶土或泥炭土盆栽时,这种土不易浇透,有时需要浇多遍才行。碰到这种情况,最好先将土稍拌湿,放一两天再盆栽。

3.注意叶面喷水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都是从土壤和空气中汲取的,其中主要是从土壤中汲取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空气湿度,所以不可忽视叶面喷水。

向植物叶面喷水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冲洗掉植物叶片上的尘土,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般我们只注重给花木浇水,却往往忽视花木叶片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也需要水分。除了通过直接向土壤浇水外,还应通过喷水保持空气的湿度,以满足花木对水分的需求。

在干旱的高温季节,应增加喷水的次数,保持空气的湿度。特别是对喜湿润环境的花木,如山茶、杜鹃、玉兰、栀子等,即使正常的天气,也要经常向叶面喷水,空气湿度在60%以上才能正常发育。如四季秋海棠、大岩桐等一些苗很小的花卉,必须用细孔喷壶喷水,或用盆浸法来湿润。许多花木叶面不能积水,否则易引起叶片腐烂。如大岩桐、荷包花、非洲紫罗兰、蟆叶秋海棠等,叶面有密集的茸毛,不宜对叶面喷水,尤其不应在傍晚喷水。有些花木的花芽和嫩叶不耐水湿,如仙客来的花芽、非洲菊的叶芽,遇水湿太久容易腐烂。墨兰、建兰叶片常发生炭疽病,感染后叶片损伤严重,发现病害时,应停止叶面喷水。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3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