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起源与历史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4 11:41:05
字号:

茶叶发乎神农,闻于周公,兴起于唐代。

茶叶的起源与历史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华民族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他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并将其传播世界,造福人类。中国茶叶和茶文化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贯穿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发展进程中。

从远古到南北朝时期,相传由神农氏尝百草而发现茶。到战国以后,在古文献中即有“茶”的记载。

根据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的记载可知,在我国商末周初时期,古之巴蜀地区即已种茶产茶。《尔雅》中记载,“_,苦茶”。

隋唐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南北大运河的开通,便利了茶叶的运输和茶叶文化的交流。上古无茶字,以“荼”字代茶字。自唐代,将“荼”字减去一笔,写成“茶”字,自此便有了专用的茶字。

唐代开元年间,倡导饮茶,饮茶的风俗开始由南方向北方发展。公元758年左右,陆羽《茶经》问世,成为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分述茶的起源、采制、烹饮、茶具和茶史,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

宋元时期随着茶区的扩大,种茶制茶、点茶的技艺精进,出现一批茶学专著,如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特别是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大观茶论》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

明代,我国茶叶生产由团饼茶为主转为散茶为主。茶类有了很大发展,在绿茶基础上,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及花茶等茶类相继创造出来。

近代茶叶发展

清朝,随着海外交通发展,国际贸易兴起,茶叶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康熙二十三年间,清朝开放海禁,我国饮茶文化和茶叶商品传往西方。

茶叶的发展历史如下:

相传神农氏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人,茶叶一开始并不是饮用的,而是当作药物。从魏晋南北朝开始,茶饮开始走入普通百姓家,成为生活的必备品,而南北朝以后士大夫品茗清谈,坐而论道。饮茶的风尚形成,逐渐由南向北、自上而下地普及。

唐代是茶文化走向兴盛的时期,也是茶叶产区大规模普及的时期。唐开元之后,饮茶活动达到空前规模,成为国饮。而对比唐之前,茶主要作为药用或者粗放型的解渴的饮用形式相比,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继唐代之后,虽经历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割据,但它却未衰反盛,至宋代更为盛行。宋人还发展了一些新颖独特的技趣性饮茶,如:斗茶、分茶。到了明代,明太祖废除福建建安团茶进贡,禁造团茶,改茶制为芽茶,也就是散茶。

而这种散茶,不需蒸青而直接烘焙,保留了茶叶的本色、真味。到明末清初,茶的饮法逐渐变成如今直接用沸水冲泡的瀹饮法。近代茶叶的衰落局面,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为止。新中国成立后,茶业也再次蓬勃发展起来。

茶文化的特性:

1、历史性: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

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融入了儒家、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2、时代性:在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不断扩大,延伸、和发展,交往日益频繁,茶文化传播方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

3、民族性: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形成的民族茶艺,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以及茶俗与喜庆婚礼,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3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