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早期ph值高怎样处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4 11:37:24
字号:

 PH值高于8.8时,称为过高。

水产养殖早期ph值高怎样处理

过高的原因:⑴过多使用生石灰。⑵肥水池塘,在晴天光照强烈时,藻类光合作用大量消耗二氧化碳,导致PH值升高。⑶水中的二氧化碳大量逸散到空气中,可以使 PH值升高。

过高的处理方法:⑴清塘时不要使用生石灰,而应用漂白粉。⑵对于藻相引起的PH值偏高,可每亩水深一米用“蓝藻速灭”100g或“苔藻净”150g,晴天中午在下风口局部泼洒。⑶PH高于8.8时,每亩水深一米用“复合乳酸菌”200ml加“果酸解毒灵”500ml全池泼洒。⑷定期使用“磁性水质改良剂”或“速效改水王”,每亩水深一米用量分别为1kg。⑸改善池塘环境,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方法对池塘施肥,并经常加注新水。⑹泼洒“降碱灵”,每亩水深一米使用量为200-250g。

养鱼的水质不好怎么办 调节养鱼水质常见方法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的美食也变得丰富起来,各种各样的海水产品成为了许多人青睐的美食。现如今消费者对海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海水产养殖业发展愈发迅猛,因此,不少人也对投资海水养殖跃跃欲试。那么,海水养殖什么最赚钱?海水养殖技术如何?接下来,就来介绍下赚钱的海水养殖项目品种有哪些,海水养殖的方法等知识。海水养殖项目品种贝类:贻贝、扇贝、牡蛎、泥蚶、毛蚶、缢蛏、文蛤、杂色蛤仔和鲍鱼等。

藻类: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江蓠和麒麟菜等。

蟹类:有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等。

鱼类:梭鱼、鲻鱼、尼罗罗非鱼、真鲷、黑鲷、石斑鱼、鲈鱼、大黄鱼、美国红鱼、牙鲆、河豚鱼等。

虾类:中国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和南美白对虾等。

其他:海肠子、海胆、海星、海参、海蜇等。

海水养殖什么最赚钱鲍鱼鲍鱼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洋“软黄金”。鲍鱼是名贵的海洋食用贝类,被誉为“餐桌黄金,海珍之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鲍鱼的养殖方法大体有海上筏式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岩礁潮下带沉箱养殖、底播放流增殖等方法。

三文鱼三文鱼也叫撒蒙鱼或萨门鱼,是西餐中较常用的鱼类原料之一。三文鱼体侧扁,背部隆起,齿尖锐,鳞片细小,银灰色,产卵期有橙色条纹。鲑鱼肉质紧密鲜美,肉色为粉红色并具有弹性。

红王蟹红王蟹的学名叫堪察加石蟹,重量可达10公斤,巨大的钳子能一下夹掉人的手指。红王蟹的一只腿就足够一名成年男子饱餐一顿。它们在日本和美国被当作美味佳肴,价格不菲。展开身长1.5米、重达10公斤的红王蟹能够给海洋世界里的其他生物带来巨大的灾难。

剑鱼剑鱼,亦称“箭鱼”。是世界上热带、亚热带海洋中一种常见鱼类,因其上颌向前延伸呈剑状而得名。剑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性鱼种。全世界年产量大约在35000-42000公吨剑鱼的幼鱼,肉质鲜美,可加盐成干,长期保存。也可以加工成罐头、鱼肉香肠、鱼肉火腿等。该种鱼类富含脂肪,并含有大量维生素、钾等。

海水养殖品种选择注意1、优先选择生长速度快、经过短期养成就可以达到商品规格的品种

由于北方冬季水温低,适合鱼类常年生长的时间比南方要短,因此,为充分利用养殖设施和有限的生长期,选择品种要求生长迅速、生长周期短。

2、尽量避免选择能自相残杀的养殖品种

深水大网箱养殖鱼类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因此,在选择海水养殖品种时要充分考虑到自相残杀问题,密度较大容易发生自相残杀。如果自相残杀严重,对管理、环境和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3、选择市场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

由于深水大网箱的制作费用比其他养殖设施高昂得多,生产管理费用也比较高,而且在养殖过程中还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应尽量挑选市场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以确保养殖的经济效益。

4、优先选择抗病力强的养殖品种

由于深水大网箱养殖密度大,相对来讲鱼类的发病机会就多,传染的几率也大,因此,一定要挑选那些抗病能力强,能在密集的条件下正常生活和生长的种类。

5、选择适合于摄食人工饲料的养殖品种

深水大网箱养殖水体大、养殖密度高,整个生产过程基本全部要靠人工投喂饵料。在选择养殖品种时,一定要注意养殖对象的食性和摄食习惯,能够摄食人工投喂的饲料。

海水养殖技术海虾

池塘消毒

1、清淤:清淤是清除池底表层15—20厘米的淤泥。清淤时间应安排在每年收完虾后的冬天,干塘后进行,特别要注重四个塘角,有条件的翻耕塘底最好,这对于塘底烂泥特别厚的虾塘尤为重要。

2、晒塘:晒塘可杀死各种病原体及其他敌害生物,改善底质环境。晒塘一般在冬天收完虾后的无雨天气进行,应晒到塘底龟裂、发白为好。

3、毒塘:毒塘的目的是杀死各种敌害生物。毒塘应在放苗前20—30天进行。

水质改良

1、进水:经过消毒的虾池进水前先检查过滤网,以阻止带病菌、病毒的桡足类、小型甲壳动物等进入虾池。进水要控制好流速,切忌闸门失控或因流水压力过大而冲破滤网。

2、肥水:肥水是为了培养基础饵料生物,这项措施是健康养殖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3、不进不排不添:这种养殖模式是封闭式的,从放苗到收获的全过程,均不进水、不排水、不添水。最大限度地控制外源水流入虾塘。

4、水体消毒:为了预防疾病发生,在放苗前10-15天用二氧化氯对虾池进行一次消毒,浓度0.05-0.08ppm。

5、设增氧机:增氧机是当今精养对虾的主要设备,增氧机有救鱼虾、除废气、省饲料、增产量、防病害等作用。

投入虾苗

1、虾苗质量鉴定:捞取不同水层的虾苗观看,看是否有畸形、死亡或活力不强的个体。如果出现这种现象,表明池中虾苗已带病或发病,若购到这种虾苗,可能会导致养殖完全失败,成活率大受影响。

2、虾苗选购:虾苗必须淡化处理,养殖池塘盐度按常规,不应低于育苗池的5‰。为了保证虾苗的数量,购买虾苗不应估算,应逐尾计数,计数时,可抽取一定比例计数。

海鱼1、养殖海鱼在投放鱼苗之前一定要对池塘消毒处理,保证水源清新,干净,没有污染,还要准备好增氧机以及投喂机。

2、放鱼苗的时候要注意密度,不能太密。

3、初期要先投喂一些浮游动物,让它慢慢适应;大概一周之后再喂些饲料。

4、平时还要多观察,定期换水,避免感染病害。

海蟹1、建造合适的池塘,保证出水方便,水源足,且里面的土壤最好是透气性好的含腐殖质的。

2、做好消毒工作,放入蟹苗前一定要消毒。

3、生长期间可投喂土豆,小鱼虾,时间最好在傍晚。

4、平时要及时清理里面的残渣,避免污染水质。

贝类1、首先要选好场地,确保海区的安全,并将其划分为多个作业区。

2、采集野生苗种,将其投放到饵料丰富的海区,针对一些容易逃逸或者很珍贵的种类,还要用网笼养殖。

3、在贝类的养成期,需要延长其摄食的空间和时间,以达到育肥的目的。

藻类1、在泥中添加一些底肥,可以让里面的藻类长得更加好,根系更加的发达。

2、藻类慢慢成长起来之后可以添加一些微生物进去,提高下面土壤当中营养的活性。

3、施肥不要太过量,一般来说一个星期用一次就可以了。

4、肥料建议些兑水溶解一下,然后再撒进去,这样的话在水体的表层停留的时间可以更加的延长。

海参

1、选择养殖方式

根据养殖地点的不同,海参的人工养殖方式主要可分为:陆地建造水池进行养殖和以海洋为基础进行养殖。

2、建造水池

保证水池每天都有新的水进行更换,一般水的更换量要保证在30%左右,水池的深度适宜在1.5米左右。

3、放人工海参礁

向水池内放人工海参礁石,可以为海参提供一个很好的栖息场所,可以在人工海参礁里面,繁殖大量的水草、海藻等,有利于保证海参的野生繁殖。

4、海参苗的投放

如果是在10-30平方米的水池养殖,可投放300-500头的海参苗,投放后海参苗的成活率大概在35%左右,不过投放海参苗的密度,还有水的温度以及水质调控好,就有利于提高海参苗的存活率。

5、海参的饲养

配合饲料可在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投放的重量为海参重量的3%-5%左右,一般在投放之前,需要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5分钟再进行投喂。

海水养殖常用药物抗微生物药抗微生物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由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所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它是水产养殖用药中应用最广泛、种类最多的一类药物。根据来源不同,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抗寄生虫药抗寄生虫药是指能够杀灭或驱除水产养殖动物体内、体外或养殖环境中寄生虫病原的药物。按药物作用可分为抗原虫药、抗蠕虫药和杀甲壳动物药三大类。

消毒剂消毒剂是通过泼洒或浸泡等方式作用于养殖水体,用于杀灭动物体表、工具和养殖环境中的有害生物或病原生物,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

中草药中草药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和改善水产动物体质的经过加工或未加工的药用植物、动物或矿物,其中以植物药占大多数,利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或全株入药。中草药具有天然安全、药物作用温和等优点,其化学成分极为复杂,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生物碱、类、挥发油、鞣质等。对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均有疗效,并且还对动物促长、改善肉味等作用。

生殖及代谢调节药这类药物以改善养殖对象机体代谢、补充代谢必要物质、增强体质、促生长为目的的药物。目前在水产养殖中常用的调节水产动物代谢及生长的药物,主要有催产激素、维生素、促生长剂等几类。

环境改良剂环境改良剂是以改良水产养殖环境、去除养殖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为目的一类有机或无机的化学物质。它具有调节pH、吸附重金属离子、调节水体氨氮含量、提高溶氧等作用。从用药效果来讲,某些消毒剂也可以作为水质改良剂,而某些水质改良剂也具有消毒作用,如过氧化氢溶液(水产用)作为水质改良剂具有增氧作用,还具有抗菌消毒作用。

疫苗疫苗是指一类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动物毒素或动物的血液及组织,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手段利备的用于预防、控制特定传染性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制剂。它具有特异性免疫力,属于生物制品的范畴。

水质不好得调节方法:

1.曝晒法,主要是针对需要更换新水的鱼缸。现在人们更换新水都是选择的自来水或者是井水,这类水质中有超高的二氧化氯含量,严重刺激着鱼鳃的呼吸,影响鱼儿的成长健康。所以在更换新水之前,都需要将新水暴晒几天,祛除水中的二氧化氯,然后在进行换水。

2.可以在鱼缸中,养殖适量的水草和田螺,是整个鱼缸的生态环境更加完整。水草和田螺都有净化水质的功能,都能较长时间的维护水质。为饲养者省去麻烦,也为鱼儿提供一个健康的水质环境。

3.在不影响鱼儿生长的前提下,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除青苔素,清除水质中的青苔,还鱼儿一个健康的家。

4.鱼缸中必备的增氧设备,这是提高水中溶氧量的最好方法,也是保证鱼儿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

鱼水质改良方法

加水是调节改良养鱼水质的有效措施,通过加注新水,带进氧气、改善池水溶氧状况。但加水的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下午2—3时,加水量为鱼池正常蓄水量的三分之一。

但在炎夏晴天的傍晚,鱼池却不宜加水,这是因为这时精养鱼池水质浓,白天上下水层易生产氧差,午后上层水的溶氧饱和,下层水的溶氧光耗不长,加之水的热阻力,上下水层不易对流,氧差值越来越大。

到了傍晚以后,表层水温逐渐下降,池水因上下水层温差缩小因而形成上下层水对流,溶氧量迅下降,鱼类会因缺氧而浮头。

如果在傍晚给鱼池加水,会人为造成上层水温急剧下降,上层水的溶氧大量逸出,加之水流作用,上下水层急剧对流时间提前,造成池水缺氧,鱼类浮头早,浮头时间较长,易造成泛池死鱼事件发生。

扩展资料:

一、建好池塘,配好设备。选择水源可靠,无洪灾,周围无妨碍物。池塘面积在6-8亩,水深1.8亩,池底要平。鱼种池和成鱼池比例为1:10。须配有水泵、增氧机、网具各一部。

二、科学搭配放养鱼种。一是多种规格一次性放足,分批捕捞中期插放,套养鱼种。方法是:每亩放养鱼种100公斤,要放养多种规格鱼种:

鲢鱼0.3鱼、0.1公斤及每公斤28尾的3种,鳙鱼100克1种,鲂鱼每公斤70-80尾1种,草鱼0.4公斤和每公斤75尾各一种,鲫鱼每公斤120尾,鲤鱼每公斤40尾,罗非鱼每公斤150尾,共10种,前四种与后六种比例为5:5。每亩水面应配1.5平方米的鱼种网箱,每箱300尾。

三、合理投料、施肥。基肥多施,每亩需1000公斤堆肥;追肥勤施,5月份底前完成全年施肥量的60%,泼洒施放,原则是多次少量,水质要求肥、活、爽。5-6月鱼类开始旺食,应大量投草,按照囤塘量,每公斤草食性鱼每天投给1.2公斤。精料一般以喂罗非鱼为主,方法要精细,按鱼体重量的5%投喂。

四、加强鱼病防治。草鱼种放养前每注射0.3—0.5毫升的出血病免疫苗。6月份前开始半个月内,池内以生石灰消毒,用量为15公斤兑水泼洒。5月和9月以1ppm漂白粉全塘泼洒各一次,7月、8月以0.2ppm敌百虫各遍洒一次。

五、适时捕捞。6月底捕捞第一次,减少池塘的负载量。捕取0.5公斤以上的鲢、鳙鱼和1.5公斤以上的草鱼。一般一个月捕捞一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养鱼法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3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