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们学校的,另外一所农大的,仅作参考。。。
植物形态与分类学
植物形态与分类学实验
风景园林概论
军事技能训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体育Ⅰ
大学生就业指导Ⅰ
国防军事导论
微积分Ⅰ
英语Ⅰ
素描
花卉学
信息技术基础
学科专题Ⅰ
形势与政策Ⅰ
体育Ⅱ
线性代数
概率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英语Ⅱ
信息技术基础实验
园林树木学与地貌实习
美术写生实习
园林制图
园林树木学
色彩
测量与遥感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学科专题Ⅱ
大学生就业指导Ⅱ
体育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英语Ⅲ
程序设计语言实验
程序设计语言
园林树木学实习
建筑力学与结构试验
设计构成
建筑力学与结构
环境小品设计
钢笔画
土壤学
建筑构造
园林种植设计
中外园林史
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
学科专题Ⅲ
体育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英语Ⅳ
生命科学导论
社会实践
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
中外美术史
应用文写作
土地规划与评估
园林苗圃
园林建筑设计
大学语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Ⅲ
园林生态学
园林工程
城市公共空间
学科专题Ⅳ
计算机图形设计
中外建筑史
农业气象学
市场营销学
景观评析
草坪与地被的园林应用
盆景与插花艺术
造园材料
生态安全原理
恢复生态学
专业文献综述训练
公园规划设计
美学原理
风景园林专业外语
园林绿地施工与管理
区域国土规划
公共建筑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初步
快图设计
建筑工程预决算
环境规划学
环境质量评价
科学研究基础训练
中国园林史实习
绿地系统与风景区规划
专业综合实习
大学生就业指导Ⅳ
形势与政策Ⅱ
专业综合能力测试
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室内设计
园林建设管理与法规专题
水土保持
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
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风景园林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构成
生态设计是一种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具体的物理形式或表达方式的过程。它是人类有意识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以满足预想的需要与欲望心。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景观生态设计
如果我们把景观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那么,景观生态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地上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设计,生态学原理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生态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minimumdesign),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园林景观是人们在城市中得以亲近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在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人类处于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地位。设计要素包括山水地形、建筑、植物和水体、具有很大的人工成分,维持它正常运转的能源、物质均来自于园林景观生态系统外部,所以说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近十几年,人类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园林的这一生态特性。从生态角度讲,园林景观设计应尽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使城市的生态负效应尽量得以补偿。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原则应用的最终目的为:与良好的生态过程协调,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而产出达到最大。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原则
1遵循地域自然条件原则
(1)气候因素
在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各种气象要素,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设计。如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可以考虑当地的气温、日照变化规律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不同方式种植,使之在夏季温度较高时段能够遮阳,降低环境温度,而在冬季要避免影响采光。也可根据温度、降雨、湿度的年内变化选择不同开花结果期植物种植,使景观具有季相变化,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还可根据场址的风向特点合理安排景观廊道位置,使其可以引导自然气流增强基地内的自然通风,有效增加气流运动并缓解热岛效应。
(2)尊重地形,维护场地完整性
在园林设计当中,应当尊重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设施,甚至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特点和废弃设施重塑新的园林景观,既保留了原有基地的历史文化,又满足人们需求。如对于原有的植被、地形、水系应加以保护利用,而不是一味推平重建。保持场地的自然风情与原始面貌成为建设园林城市的前提与基础。
2植物造景过程中遵循植物生态学原则
(1)维持园林中植物群落丰富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近年来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指的是“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园林构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园林中植物配置多由单一物种构成,此种形式搭配的群落其结构与功能都不完善,该系统比较脆弱,很容易受病、虫害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所以要维持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就应该尽量设置与地带性植被结构相近的生物群落。
(2)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依据生物的不同高度将植物划入实际所逗留的层中。成层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一般来说,植物群落的地上部分可划分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地衣构成的地被层等四个基本层次。在园林植物的配置过程当中利用植物群落的成层性以及层片特点,在物种选择过程中依据“近自然群落”理论,效仿地带性顶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点来选择物种,构造一个合理的、多层次的群落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注意乔-灌-草混合搭配,取缔稀疏乔木配置大面积草坪地配置方式。
(3)生态位以及优势度理论
生态位是现代生态学中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的位置上及其在生物群落中功能关系。群落优势种与次优种群的稳定发育较大程度影响了群落的稳定性,在园林“近自然群落”设计过程中根据地带性顶级群落中物种生态位、优势种、以及物种重要值,合理配置园林群落中的植物,才能展现出一个健康的自然群落。
(4)植物的物候变化
物候是指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受气候影响,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现象。物候知识的不断发展,己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为物候学(Phenology),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动物、气象、水文、土壤等环境条件周期性变化的科学,它是介于生物学、生态学和气象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在四季分明的地区,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为表现植物的季相特征提供了有利条件,可尽量使春色早临、秋色晚去。在配置手法上,春、夏之花,秋之叶果,冬之枝,都是很好的素材。要组织好素材、在城市中的园林绿化景色中,能体现春色满园,夏之浪漫,秋之丰美,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多色彩,多季相的植物配置,可以很好体现园林植物的生态性。
3园林景观生态设计遵循适用、经济原则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也要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是指是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适用”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永恒性和长久性。园林设计者要根据广大群众的审美要求、活动规律、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创造出景色优美、环境卫生、情趣健康、舒适方便的园林空间,满足游人的游览、休息和开展健身娱乐活动的功能要求。园林空间应当充满诗情画意,处处茂林修竹,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令游人流连忘返。
经济条件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样一处园林绿地,甚至同样一个设计方案,由于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规格的苗木,不同的施工标准,将需要不同的建园投资。当然,设计者应当在有限的投资条件下,发挥最佳设计技能,节省开支,创造出最理想的作品。实际上,正确的选址,因地制宜,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尽量在投资少情况下办好事。当然,园林建设要根据园林性质、建设需要确定必要的投资。
从涉及相关学科来看,主要和理工学科、农林学科、医学生理学科、艺术设计学科以及社会人文学科相关。
从具体学科分支内容上来看:理工类涉及生物学、植物学、地理地质学、土木建筑学等,生物栖息地、植物造景应用、自然与人文地理、地形地貌、环境灾害、水土保持以及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建筑构筑物造型、设计、施工、结构等。 主要有土地、资源、信息规划与管理,在崇尚构建低碳、生态和高效社会的今天,对提高整个社会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学科的应用拓展方向来看,细分化的专业内容需要加以横向整合,因此,根据以上的学科分类,我们可以从相关风景园林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上进行进一步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