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用农药防治病虫杂草时,防治效果往往不好。在原因不明、没有适当指导的情况下,经常增加药物的用量、浓度、使用频率和重复使用,甚至使用剧毒农药和其他被禁农药,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这不仅增加了药品成本和使用者的人工成本,也给我国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带来了压力。
因此,在种子成熟后或幼苗高峰前,可将药水喷在种子外表,让其自行萌发,以增强药效。而在幼苗高峰期、幼苗期喷药,不仅能够抑制杂草的生长,也能促进幼苗健壮。但要注意喷药时间,一般在开花前5-7天左右,这样喷药的药效才会最高。喷施叶面肥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选择最适合当地土壤的施肥方式。
如选用氮、磷、钾肥,或钙、镁肥,或硼、钼肥和锌、铁等微量元素肥,并适当加些硫酸钾、碳酸氢铵或氯化钾等中微量元素肥料等。在施肥时,要注意施肥量,一般情况下,每亩需施肥量为5-10公斤左右。叶面肥要在保证药肥的同时,使土壤的透气性增强,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根系的生长,才能达到药肥同步。
为了保证叶面肥的作用,可以将叶面喷雾器放置在田间,喷雾时水平或垂直喷射均可,也可以用喷雾器或喷管均匀地喷在叶子上,让药液均匀地滴在植物上。这是叶面肥最基本的用法。由于叶面肥能够直接进入药材,因此在喷施时,最多将药材浸入喷嘴中,以达到充分发挥药效的目的。但由于叶面肥喷出后,药液不能完全渗入土壤中,这时可以将土壤封闭,使喷雾器中的药剂始终无法流失,也不会对植物的根系造成损害,这样才能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