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但是我们通常食用的是脱壳之后的大米。事实上,很多人都没有见过水稻,也不知道水稻是怎么种出来的。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水稻的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水稻的种植方法
选择合适的时间,山区一般一年一季水稻,种植时间大约在4月份以后。选择好稻种,用冷水发泡,然后放入适量温度的保温箱中,等待水稻种子出芽。
水稻出芽之后,将芽种播撒到苗床上,盖上土,交足水,铺上地膜,等待其长苗。
整理好农田,当秧苗长到一定长度的时候,既可以移栽到田里。山区一般都是人工插秧。
秧苗插好后主要注意田间防虫、除草、防旱以及施肥的管理。
一般7、8月份水稻就会开花。
此时主要管理的是虫害和肥料。
十月份左右水稻就成熟了。
成熟之后,就是收割,选择晴天,进行收割。然后通过打稻机将水稻从秸秆上脱下,晒干、储藏,等待需要脱壳食用。
水稻的种植技巧水稻的选种和催芽
由上述的水稻种植问题中不难看出,水稻种子的选取十分重要,其可以直接决定水稻的产量高低。因此要想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就必须加大对水稻种子选择的把关,种植户应充分重视起水稻的选种和催芽工作。
选种
首先第一步就是水稻种子的选择,这一步骤对于水稻栽培来说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水稻的选种进行严格的把关。根据该地区的种植习惯,本文建议种植户可以依靠多年的水稻种植实践经验。首先在选取种子时要注意选择颗粒饱满,并且是抗逆性较强的种子。其次是将水稻种子进行翻晒1至2天,之后用盐水进行选种,筛选出颗粒不饱满的水稻种子并去除。
催芽
在选取到最适宜播种的水稻种子后,第二步就是要加强对水稻种子的催芽工作。选取成功的种子要经历一定的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可以采用稀释了100倍的多菌灵进行浸泡,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来说1-2天为最好。之后要进行催芽工作,催芽需在27~28摄氏度的环境下进行。
加大田间管理的力度
加强水稻田间管理,不仅要从施肥的角度考虑,同时也要认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收割时机的选取的必要性。
合理施肥
肥水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田间管理工作的重点,适宜的水分和肥料对于水稻的生长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肥料的选取工作上要格外重视,当地应充分利用牲畜的粪便、饼肥、草塘泥等物质,底肥在土壤翻耕时亩施猪、羊栏肥1000-1500公斤。移栽前一天亩施碳酸氢铵4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栽后5天施第一次分蘖肥,亩施尿素7.5公斤,氯化钾5公斤。栽后12天施第二次分蘖肥,亩施尿素10公斤,氯化钾7.5公斤。7月18日左右,亩施促花肥45%复合肥15公斤,尿素5公斤。8月5日左右,亩施保花肥45%复合肥10公斤。8月20日左右施粒肥,亩施45%复合肥5公斤。抽穗后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喷施宝作根外追肥。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对于水稻来说则是很好的肥料,方法是机肥充分腐熟之后辅以使用。除此之外面肥的使用也不可忽视,可以采用硫氨酸或是尿素。这种混合的施肥方式可以给予土壤足够的养分,从而更好地促进水稻的生长。在肥料的保存和运输上也要加大重视,首先要在规范的市场购买肥料,其次在运输上要避免二次污染,最后保存肥要注意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水稻种植的一大难题,因为病虫害的出现往往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力。同时当地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上也是捉襟见肘,因此本文将给出以下防治措施:首先当地应事先对水稻病虫害的类型进行掌握,并且做好对症下药的准备工作。除了要在适当时期对水稻进行农药喷洒工作,更应该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因此在农药喷洒过后要对残留农药进行清理。患有病害的水稻会在田间进行病害的传播,因此必须及时地清除掉。
稻谷生长过程主要包括幼苗期、分蘖期、抽穗期、结实期,稻谷的生长周期和种植环境、选择种植的品种有关,有的品种生长周期是3-4个月左右,有的就需要7-8个月,稻谷种植面积比较广,主产区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稻谷属于直接经济作物。
稻谷种植面积比较广,主产区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它属于直接经济作物,米饭几乎是中国居民的主食,国内的水稻种植面是2.45亿亩。
稻谷的生长周期和种植环境、选择种植的品种有关,有的品种生长周期是3-4个月左右,有的就需要7-8个月。
稻谷生长过程
1、幼苗期:首先选择好要种植的水稻种子,然后将其播种到土壤中,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种子就会开始发芽,这段时间是幼苗生长的阶段。
2、分蘖期:秧苗长到一定的阶段可进行移栽,移栽到拔节这段时间称为分蘖期,移栽之后作物的根系会出现损伤,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恢复,大概5-7天左右。
3、抽穗期:稻谷开始拔节之后,到幼穗长出需要30天的时间,这段时间是水稻生长的重要时期,之后穗子就会慢慢的抽出来,时间大约是间隔5-7天。
4、结实期:水稻穗子长出后,里面还是干瘪的,一般从开花到谷粒成熟的这段时间,茎部吸收养分后会不断生长,然后开出花朵,结出谷粒,这个阶段决定水稻是否高产。
稻谷怎么种
1、种子处理:稻谷播种前2-3天,可以摊在地上晒种,播种前一天用清水去除秕籽,再用盐水漂去饱籽,清水洗干净,之后将精选好的种子和内吸磷类农药拌种防治地下害虫,拌种后堆闷6-12小时再播种。
2、苗木管理:稻谷出现谷子时,发现断条严重,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然后拌药闷种催芽,等种皮露白后立即播种,稻谷的幼苗稍大后,对缺株少的田块可移栽,一般幼苗长出5片叶左右移栽最易成活。
3、田间管理:稻谷的高度在30厘米左右时,结合中耕可以追施一次肥料,在孕穗期追第二次肥,最好在降雨的时候进行,这样不容易出现肥害,谷子拔节后深耕15厘米以上,可以疏松土壤,存储更多雨水,促进新根深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