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环境对上古埃及历史发展的影响
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方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生产关系的不断改变 ,社会的结构、制度和性质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 ,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1]不容忽视的是地理环境和地理条件 ,有时也会对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 ,对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起着明显的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本文试从上古埃及和希腊历史发展状况 ,来论证这一问题。
一
古代埃及地处北非文明区内 ,地理范围包括从尼罗河的第一瀑至三角洲的狭长地区。古代埃及境内的尼罗河 ,发源于赤道非洲的埃提奥庇亚山脉 ,长约 6600多公里。尼罗河水从南往北源源不断地流去 ,注入地中海。尼罗河水势较为平稳 ,常年平均流量约 3000立方米 /秒。尼罗河河水纵贯古代埃及全境 ,形成一种独特的地理环境 ,深刻而经久地影响着古代埃及人的社会活动 ,对上古埃及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尼罗河在数千年前为古代埃及原始农业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使得尼罗河流域成为古代非洲的农牧业中心之一 ,促进古代埃及社会从蒙昧时代向野蛮时代发展。每年 6月份 ,埃提奥庇亚山脉溶化的积雪汇合源头地区按期降落的山雨 ,使尼罗河水渐渐上涨 , 7月份河水溢出河床 ,淹没河谷两岸 , 9月份泛滥达到高潮 , 尼罗河两岸变成一片沼泽地 , 11月份河水下落。这个过程周而复始 ,年复一年。尼罗河水有规律 的上涨、泛滥、下落 ,每年在尼罗河两岸留下一片黑黝黝的松软、肥沃的泥土 ,有效地改变了古代埃及的生态环境 ,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活动。
尼罗河天然地为古代埃及提供了农业生产必需的水源和沃土 ,促使古代埃及原始农业文化在约公元前 5000年萌发推动古代埃及史前社会历史向新石器时代发展。
古代埃及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和金石并用时代就已发现尼罗河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并开始定居。大约公元前 5000年至前 4000年 ,古代埃及的气候越来越干燥 ,并非常炎热 ,北非许多植物灭绝 ,许多地方变成沙漠。到公元前 3600年左右 ,原来居住在沙漠边缘山嘴上的居民 ,纷纷迁到尼罗河两岸聚居。北非的游牧部落也不断向尼罗河流域迁徙 ,这一带出现了众多的村落群 ,主要分布在孟斐斯、法尤姆、三角洲边缘地区 ,阿西尤特和底比斯之间等区域。定居在尼罗河两岸的古埃及人 ,借助于水源充沛的尼罗河 ,克服干旱、炎热、缺水等不利因素 ,在尼罗河流域生活和繁衍下去。
古代埃及人在努力适应新环境的同时 ,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古代埃及人用简陋的鹤嘴锄挖掘沟渠 ,垒筑堤坝 ,一面控制河水泛滥 ,一面又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他们构筑了许多灌溉盆地 ,先让河水把土地淹没、浸透 ,再把河水放回尼罗河 ,在河水不易到达的地方 ,就开凿小水渠灌溉。古代埃及人选择和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有大麦、小麦、亚麻、蓖麻、蚕豆和芝麻等。新近考古学研究表明 ,埃及新古器时代农业文化是独立发展起来的 , 具有非常典型的非洲特征。在上古埃及和史前岩 壁画中 ,表现了古代埃及人挥动镰刀收割庄稼 , 双手抖动器具扬谷和低头弯腰拾穗等农业劳动的场面。在古埃及的一些墓壁画中 ,也鲜明地展现了古埃及人收获亚麻和纺织亚麻布的情景。在古代埃及新石器时代 ,陶器已经发明 ,“北方花色品种方面多样化一些 ,而南方在生产技术上却略胜一筹 ,除饰以白彩的黑陶外 ,还有饰以黑边、做工出色的红陶器。”[2]可见 ,古代埃及农业文化比公元前 4000年左右发生的西亚农业文化早。古代埃及农业文化一经发生 ,就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成为古代埃及最重要的一项经济活动 ,但又十分密切地受到尼罗河活动规律的节制。“古代埃及的农业与尼罗河活动规律紧密相连 ,……是尼罗河规定了古代埃及农民的生活节奏 ,它关系着农业的丰歉和社会的兴衰。”[3]从一年的时间日程计算 ,古代埃及每年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始 ,是在尼罗河水下落的时候 ,也就是 11月份。泛滥后人们把田地修整好 ,接着就开始播种。各种农作物的成熟期和收割期在次年 5月份。然后 ,田地经过两个月的休整 ,再次被尼罗河水淹没 ,古代埃及人在尼罗河两岸随着河水的涨落 ,有节奏地生活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