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上的枣蔫掉怎么办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11:20:07
字号:

熟了蔫就很正常,蔫掉前摘下来保存就好了。

枣树上的枣蔫掉怎么办

没熟的话就是得了枣缩果病。

枣缩果病是由细菌和真菌共同为害发生的一种病害。 枣果未成熟期以真菌为害为主, 枣果近成熟期以细菌为害为主。 病菌主要在病果内越冬,一般在果实着色成熟期传播侵染为害枣果,病菌借风雨从果实伤口侵入或直接穿透果皮侵入。

一般可在7月底或8月初喷第1次药,隔7~10天再喷1~2次药。主要药剂有链霉素70~140单位/ml、卡那霉素140单位/m1、土霉素140~210单位/ml。对真菌性缩果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在发病高峰前,喷50%枣缩果宁1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效果显著。

扩展资料

枣缩果病的防治:

1、加强虫害防治工作,及时防止刺吸式虫害的发生及危害,如桃小食心虫、介壳虫、椿象、壁虱和叶蝉的危害等。

前期喷施杀虫剂,以防治食芽象甲、叶蝉、枣尺蠖为主;后期8~9月结合杀虫,施用氯氰菊酯等杀虫剂与特谱唑(速保利)混合喷雾,对枣缩果病的防效可达95%以上。

2、加强果园土壤管理,在枣果变色转红期保持土壤湿润,预防或减少裂果的发生。

3、在枣果变色转红前后喷施“枣果防裂防烂剂”钙加硒+硼肥硼加硒,预防裂果和减少裂果的发生数量。每支10毫升,直接对水25~30千克全树喷洒,每7~10天一次,连用2~3次。

4、在枣果变色转红期的发病前后,喷50%的DT杀菌剂500倍液+硼肥硼加硒或12.5%的特谱唑粉剂3000倍液。

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用链霉素200个国际单位/毫升(即1000万个国际单位对水50千克)或土霉素200个国际单位/毫升、卡达霉素140个单位/毫升、硼加硒30-50mL/亩,作全树喷施。

每7天喷施1次,共喷施2~3次。由于上述药剂的水溶液容易失效。特别是链霉素,故使用这些药剂时最好现配现用。

另外,缩果病往往与炭疽病同时发生在一个枣果上或同时在果园内发生,则需要同时进行防治。

百度百科-枣缩果病

枣缩果病,又称枣萎蔫果病、枣雾蔫病等,是我国各大枣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缩果病的枣果首先在果肩或胴部出现黄褐色不规则变色斑,进而果皮出现水渍状、土**,边缘不清,后期果皮变为暗红色,收缩,且无光泽。果肉病区由外向内出现褐色斑、土**松软。病果吃起来味苦。果柄变为褐色或黑褐色。整个病果瘦小,于成熟前脱落。

缩果病的发生原因,对枣缩果病发生始期到盛期枣果生理指标的进行了量化研究,证实枣缩果病的发生与POD活性的降低、可溶性糖的积聚、枣果实中VC含量的变化具有相关性;与缺少硼肥等元素营养物质也有直接关系。通常该病的发生也与果园质地、气候及品种等因素密切相关。土壤瘠薄的山地和河滩沙地,硼元素极易淋溶流失,会使树体表现缺硼症状;在盐碱性土壤中,硼元素呈不溶性状态,植株根系不易吸收,树体也会表现缺硼症状;钙质含量很高的土壤,硼也不易被吸收;虽然粘质土壤含硼量较多,但有机肥(农家肥)用量少、商品肥施用过量的果园,极易造成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同样会使缩果病发生。另外,土壤干旱、品种之间对硼元素的敏感程度也有差异。

防治技术

1.加强虫害防治工作,及时防止刺吸式虫害的发生及危害,如桃小食心虫、介壳虫、椿象、壁虱和叶蝉的危害等。前期喷施杀虫剂,以防治食芽象甲、叶蝉、枣尺蠖为主;后期8~9月结合杀虫,施用氯氰菊酯等杀虫剂与特谱唑(速保利)混合喷雾,对枣缩果病的防效可达95%以上。

2.加强果园土壤管理,在枣果变色转红期保持土壤湿润,预防或减少裂果的发生。

3.在枣果变色转红前后喷施“枣果防裂防烂剂”钙加硒+硼肥硼加硒,预防裂果和减少裂果的发生数量。每支10毫升,直接对水25~30千克全树喷洒,每7~10天一次,连用2~3次。

4.在枣果变色转红期的发病前后,喷50%的DT杀菌剂500倍液+硼肥硼加硒或12.5%的特谱唑粉剂3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用链霉素200个国际单位/毫升(即1000万个国际单位对水50千克)或土霉素200个国际单位/毫升、卡达霉素140个单位/毫升、硼加硒30-50mL/亩,作全树喷施。每7天喷施1次,共喷施2~3次。由于上述药剂的水溶液容易失效。特别是链霉素,故使用这些药剂时最好现配现用。

另外,缩果病往往与炭疽病同时发生在一个枣果上或同时在果园内发生,则需要同时进行防治。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27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