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肉类消费中,猪肉消费占比达62.9%,中国对猪肉依赖性较强。因此,生猪养殖企业(如温氏股份)2018年的销售表现良好,而网红品牌(如网易味央)等猪肉品牌收到资本市场看好,有一定的融资能力。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人对猪肉的需求量大且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是部分生猪养殖的上市公司已经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因此如何借助AI、智能科技手段降低成本、提高猪肉产量是相关企业的主要考虑因素。特别是素食主义、人造肉等消费观念兴起,可能会成为更长期的猪肉产品竞争对象,需要提前布局进一步提高猪肉产品的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
中国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超六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各个国家陆续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带动了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对全球肉类消费造成直接的影响,人均肉类消费逐年增加。2018年,全球猪肉消费达12.3千克/人。
特别对中国消费者,猪肉是人们餐桌上最常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是中国人的刚需。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肉类消费中,猪肉消费占比达62.9%,中国对猪肉依赖性较强。
人造猪肉可能会成为猪肉替代品
中国人对猪肉的需求量大且短期内不会改变,但值得注意是的,随着素食消费逐步发展,未来猪肉可能会受到影响。另外,在健康概念普及下,人造猪肉未来可能会成为猪肉的替代品。好奇、健康、不杀生是消费者愿意尝试人造肉的重要原因。在肉质口感方面,消费者对人造猪肉更感兴趣,比例为31.5%。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素食主义、人造肉等消费观念兴起,可能会成为更长期的猪肉产品竞争对象,需要提前布局进一步提高猪肉产品的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
传统生猪养殖难以适应新时代要求
从当下来看,传统生猪养殖难以适应新时代要求。一方面,生猪养殖容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养殖过程中对疾病等预防手段有限。另一方面,生猪饲养成本逐渐变高,仔猪成本、喂养生猪的玉米等饲料成本、人工成本、生猪出栏时间等让许多传统的养猪户利润呈现下滑趋势。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如何借助AI、智能科技手段降低成本、提高猪肉产量是相关企业的主要考虑因素。
人工智能与养猪产业结合:AI养猪
此前,阿里云和京东都已实现了“AI养猪”,2018年3月 ,马云在深圳云栖大会上签约了阿里云和四川特驱集团合作的“世界首创AI养猪”项目。2018年11月,京东发布了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这些都可以成为借鉴的例子。
生猪养殖更标准化、专业化
未来生猪养殖更将标准化、专业化。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生猪养殖专业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未来,细分企业不断整合壮大,而其他养殖户走向专业化分工。除了传统的繁育到肥猪出栏一体化的养殖模式外,未来,“种猪培育→仔猪哺育→育肥饲养” 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比例将不断增加。
以上内容摘自自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养猪行业研究与商业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
1、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完善生猪政策性保险,提高保险保额、扩大保险规模,并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联动,鼓励地方继续开展并扩大生猪价格保险试点。
2、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合理增加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取消15亩上限,保障废弃物处理等设施用地需要。
3、强化法治保障。加快修订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研究修订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健全生猪产业法律制度体系。
扩展资料
养猪场选址条件
1、养猪业为长期产业,必须进行长远规划。
2、水、电、交通条件:一个万头猪场日耗水量150~250 t,水质要符合饮用标准;用电量除饲料加工外,自装机容量80~100 kw;物料运输量大_笥冢玻 t_某〗煌ㄔ耸湟方便。
3、卫生防疫条件:综合考虑地形,地势,地点、水源、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要远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交通干线。
4、粪污处理及环保条件:要运用生态环保方案,尽量同菜地、鱼塘、果园、农田相结合,使污水无害化和减量化。
选址原则
1、节约用地,尽量选用不宜耕作的土地,并为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
2、不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污染严重地区建场。
3、场址用地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相关法规。
4、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建场,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环境。
5、尽量靠近饲料供应和商品销售地区,并且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
百度百科-养猪场
百度百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