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水原位处理?
普通养殖池要实现零换水,大多需要另外配备一套水处理系统,养殖池水经过水处理系统后再回到养殖池才能进行循环利用。而跑道池养殖模式能实现养殖系统与水处理系统合二为一,养殖池水在原位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害物质和排泄物在养殖池中及时得到分解转化,无需再经沉淀、过滤、细菌分解等一系列处理环节。
要让如此高密度的养殖水体维持稳定和高产,并达到整个养殖过程零换水,水体有害物质分解、水体净化是关键技术。跑道池养殖模式的核心技术就是利用生物絮团来调控和净化水质,实现水体原位处理。那么,什么是生物絮团呢?“简单地说就是附着了很多活性微生物的有机颗粒物。”徐武杰一语中的地说。生物絮团是由细菌群落、有机碎屑等经生物絮凝形成的团聚物。它既能作为生态系统最终的分解者存在,也能作为其他动物的食物存在。但在此种养殖模式中,生物絮团主要扮演的还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这个角色,它能将水体中的有机氮和无机氮转化利用,起到对水质的调节作用。
基于生物絮团的对虾高密度零换水养殖模式
近年来,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上也炒得很热,但是真正应用的好的却很少。徐武杰告诉记者,首先生物絮团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水体中的碳氮营养比例及溶解氧浓度、温度和pH值等都会影响它的形成。再者,生物絮团形成后,在水体中如果不能处于一种悬浮状态也不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相反如果生物絮团过多沉降在池底,只会导致水质恶化,增大水处理的难度。
让每个絮团都悬浮起来一听到“跑道池模式”这个新名词,让人想到的是圆形或圆环状的池塘,其实不然,它是一个长条形的水泥池,沿着长边用隔板把水泥池分成了更细长的两半水面,隔板两端留有空间,不将水泥池彻底隔开,这样就形成了两条狭长的头尾端联通的水道,就像把一个圆圈形状绳索拉长成长条形状绳索。再利用水泵等动力让水体在闭合的水道中不停的循环流动,这样水体就在跑道中欢腾地“奔跑”起来了。
养殖水经过水泵抽水再通过射流器曝气后喷回水池,这样养殖水体不但能曝气增氧还能得到动力在跑道中循环反复地“奔跑”起来。快速流动的水体能带动其中的颗粒物运动,让颗粒物在水体中处于悬浮状态而不沉降到池底。这样养殖水体中形成的生物絮团也就能均匀地悬浮在水体中,如一个个小的清洁球,发挥净化周围水质的作用。
长方形水泥池改造为跑道池
养殖系统要如何定向培育生物絮团呢?徐武杰告诉记者,要形成生物絮团,第一个重要条件是水体要有充足的溶解氧,这个系统是通过射流曝气驱动系统解决的,曝气能增加水体中氧含量,保证养殖水体中有充足的溶解氧;第二个重要的条件是水体中的碳、氮比例要合适。一般的养殖池中氮含量是过高的,而碳的含量却不够,所以为了增加水体中碳的含量达到合适的碳、氮比例,养殖前期需要向水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有机碳源(糖蜜、蔗糖等),并利用对虾排泄物和多余营养物质,培养异养细菌生长,以利于生物絮团的形成。
养殖中后期要培育硝化细菌并关注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变化。由于硝化细菌生长较为缓慢,一般在养殖第3~4周,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浓度会相继出现波峰值,在此之后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又相继快速下降,这时说明水体中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活性硝化细菌,足够分解转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这时系统进入一个稳定可自净的状态。
生物絮团并非越多越好
均匀悬浮在水体中的生物絮团能原位进行水体自净处理,又能作为有机颗粒饵料被对虾摄食,但在养殖系统中却不是越多越好。徐武杰告诉记者:“我们实验证明,生物絮团能提供对虾5%~15%的营养来源,生物絮团并不能代替饲料来满足对虾生长需要,只能作为对虾的补充营养。虽然对虾对水体中生物絮团的耐受力很高,也不会引起对虾不适,但是生物絮团的主要成份为有机质颗粒和微生物,含量过多是非常耗氧的。在微生物量足够控制水质的情况下,生物絮团含量越少越好。”
所以,越到养殖后期随着养殖池营养物质的积累,水体中生物絮团含量越大。为了减少耗氧,保证系统的稳定,就需要通过简单的沉降装置或泡沫分离器,把一部分生物絮团移出养殖池。
1、聚乙烯吡咯烷酮碘
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具有高效、广谱、无刺激性、无副作用等优点,广泛用于水产动物病毒性疾病及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2、甲醛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有刺激性特臭,能与水或乙醇任意混合,易挥发,有腐蚀性。常用的40%甲醛溶液(体积分数)又称为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变性,对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3、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为高效、广谱、无残留、无致突变风险的消毒剂,广泛用于水产动物病毒性疾病及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使用时人应站在上风头,以免眼睛受刺激;对岸上的植物及水中的藻类也有杀伤作用。
4、漂白粉
漂白粉又称含氯石灰、次氯酸钙、氯化石灰和氯石灰,是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灰白色粉末,有氯臭,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及二氧化碳而缓慢分解。遇酸则迅速放出氯气。
5、二氯异氰尿酸钠
二氯异氰尿酸钠又称优氯净,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氯臭,含有效氯60%~64%。本品性质稳定,室内存放半年后,有效氯含量仅降低0.16%;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且稳定性差。本品为氯胺化合物,含氯亚氨基,能水解生成次氯酸,故有杀菌作用,受水中有机物的影响较漂白粉等无机氯为小;用于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本品也能与水中有机物的降解物生成三卤甲烷及卤代有机物等致癌物质。
6、三氯异氰尿酸
三氯异氰尿酸又称强氯精,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粒状固体,具有强烈的氯气刺激味,含有效氯85%以上,水中溶解度为1.2%,遇酸或碱易分解。本品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和氯化剂,存放于干燥通风处,不能与酸碱类药物混存或合并使用,不能接触金属容器。本品用于防治细菌性疾病;能水解生成次氯酸,故有杀菌作用;也能与水中有机物的降解物生成三卤甲烷及卤代有机物等致癌物质。
以上就是水产养殖中常见渔药的,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