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温氏合作养猪能挣钱,投资在30-40万元。温氏和养殖户合作养猪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双方的成本,养殖户降低了资金投入和市场风险,降低了学习技术的成本。
但是养猪毕竟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在三年左右会出现波动,温氏给养殖户的是代为养殖费,每头猪在200多元,可以说是养殖户帮温氏养猪,养殖户得到相应的好处费。
随着发展,养殖户会越来越专业化和温氏合作养猪也会出现运输成本,管理成本,技术门槛,猪场情况等问题,只要母猪每年提供足够多的健康仔猪,没有什么疫情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赚钱的。
扩展资料:
养殖户出猪场设施(固定资产)和温氏集团签订协议,温氏出饲料,技术服务,兽药等,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养猪,等到出栏的时候,他们过来收购肥猪,这个安排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养殖户有猪场,但是资金有限,对技术和猪场知之甚少的现状。持续安排一些精英来优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
温氏集团的成本转移。温氏的一些硬件成本转移给养殖户,温氏的饲喂风险和环保压力大大降低,温氏集团在某些地区还是有议价权甚至定价权的,有集团化采购优势。
目前国内生猪养殖企业有三种经营模式,分别为传统的公司与农户松散合作的养殖模式、公司与农户紧密合作的养殖模式、大规模工业自动化养殖模式。
第一种模式一般是公司集中加工、农户分散饲养,公司将饲料、仔猪、药品出售给农户,由农户进行养殖,育肥后根据约定价格进行收购,实现规模养殖。公司对农户提供统一供苗、统一采购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等服务。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易于实现规模扩张,受土地限制程度不大,资金可以渐进投入,但比较容易将疫病风险转嫁给农户。其抗风险性虽强,但在食品安全性方面不够,因为它无法控制农户怎么用饲料。此外,在市场行情特别好的时候,这种模式的企业拿不到该部分超额利润,因为农户可能不把生猪卖给企业。
第二种模式是公司与农户紧密合作的养殖模式,由养殖企业与农户紧密合作,公司为农户提供场所、饲料、仔猪、药品等养殖必备物资,农户发挥自身养殖管理经验与公司饲养管理相结合,实现规模养殖,农户根据养殖成果获取收入。公司通过租赁零星土地建设养殖场,农户在公司养殖场内进行养殖,实现“分散养殖,统一管理”。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易于控制生猪质量,易于实施统一饲养管理、易于统一防疫、易于统一处理污粪;易于实现规模扩张,受土地限制程度较小,资金可以渐进投入;易于保持与农户的良好合作关系;疫病集中暴发风险得到有效分散;易于发挥农户养殖责任心,降低养殖成本,因养殖场建设和维护成本较低。其劣势是规模扩张受人员限制,养殖企业需要根据区域分散程度配备相应数量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人员。
第三种模式则是通过雇用农工饲养员自建现代自动化养殖场所,实行工业化、自动化、一体化的管理方式进行规模养殖,其代表是双汇和中粮。侯建芳表示,大规模工业自动化养殖模式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其成本会相对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