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信阳市茶叶(华茗杯)比赛获奖名单如下
绿茶组:金叶、碧螺春等获奖
红茶组:中茶、华茶等获奖
黑茶组:安化黑茶、天福号等获奖
黄茶组:泉头黄雀、硒山毛尖等获奖
白茶组:白牡丹、福鼎白茶等获奖
普洱组:灵芝香茶、牛叉字茶叶等获奖
扩展知识
1.比赛背景和意义:
华茗杯全国茶叶品评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好于2010年创办,旨在提升中国茶叶品鉴水平、促进中国茶文化正常化发展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比赛概述:
本次比赛分为绿茶组、红茶组、黑茶组、黄茶组、白茶组、普洱组。
参赛者需要提交原料、制作工艺、质量检测等证明材料,并通过专家审核后方可参赛。
一个月的选手检查和专家评审,最终产生一等奖7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各种茶叶获奖者。
3.获奖标准和评选过程:
参赛作品按照外形、色泽、香气、滋味、叶底等五个方面进行评分。
评委分为5人组成一个小组,分别对每个参赛品种进行评判,最后由小组给出该品种的得分和奖项评定。
4.对获奖者的祝贺:
最终获奖者代表了信阳市本地茶叶的生产实力和茶文化传承,他们的获奖是对他们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肯定。同时也进一步对信阳市茶叶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5.展望未来:
信阳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茶叶作为其重要传统文化代表,信阳市将努力提高自身茶叶生产水平,增加茶叶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信阳茶叶在全国的品牌优势和知名度,促进当地茶业更为稳健可持续的发展。
6.信阳茶叶节在哪里:
信阳茶叶节在河南省信阳市举办。信阳市有“豫南明珠”之称,种植茶树的历史悠久,“信阳毛尖”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为弘扬茶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于1992年举办了首届中国信阳茶叶节。
茶叶产业发展行动工作
十大茶叶店连锁品牌有程裕新茶号、八马茶业、天福茗茶、张一元、日春茶、易武鸿庆、李记茶庄、汪满田、吴裕泰、华祥苑。
1、程裕新茶号
上海程裕新茶号是凭借经销徽、浙名茶而名扬四海的百年老店。程裕新茶号经营的名茶,一直保持着传统特色,并将其发扬光大。
2、八马茶业
八马茶业的创始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文礼先生,同时他也是铁观音发现者王士让先生的第十三代传人。
3、天福茗茶
天福集团是一家集茶业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的茶叶综合企业,同时也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
4、张一元
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一直秉承“诚信为本”的古训,以“金般品质、百年承诺”为经营理念,以”打造中国茶叶第一品牌、弘扬国饮“为目标。
5、日春茶
传承百年优秀制茶经验和十几年出色的市场运作,公司以“打造行业标准,促进和谐发展”的理念,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第一家重视、提倡和贯彻茶叶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和经营。
6、易武鸿庆
传承手工石模制茶的传统工艺,采用大叶种乔木古树晒青毛茶为原料,在质量上始终遵从产品从外观、口感、香气、汤色及后期陈化都力求达到上好佳品的要求。
7、李记茶庄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成为一家集茶叶种植、茶园管理、产品加工、研发、销售及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著名品牌企业。该企业以“以质为本、诚信服务”核心经营理念为指导,坚持“追求高质、力创品牌”的经营战略。
8、汪满田
黄山市汪满田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生产、加工、贸易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茶产业企业,秉持着公司“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行为宗旨,使得品质有保障,深受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
9、吴裕泰
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茶叶、茶制品、茶衍生品的生产、加工、拼配、分装、配送、批发与零售等产品。坚持“跨越三个世纪,好茶始终如一 ”的品牌理念和以质量为本的行为理念,且该公司的茶品曾多次在国内外茶叶评选大会上获奖。
10、华祥苑
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产品主要以闽茶为主,覆盖中国茶五大茶类。华祥苑也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茶
中国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较多的争论,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中国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山区是茶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茶叶产业发展行动工作
一、《行动方案》出台背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统筹”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的要求,立足当前云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落实《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在持续推动全面绿色发展的基础上,紧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加快云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在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二、《行动方案》主要目标
《行动方案》提出,云茶产业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普洱茶”“滇红茶”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从主体培育、品牌打造、科技创新、茶旅融合发展等全方位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和茶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云茶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由“茶业大省”向“茶业强省”的转变。到2025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740万亩、50万吨左右,新增绿色有机茶园面积150万亩,保持有机认证茶园面积、有机认证茶产品数量全国第1位,力争全产业链产值实现翻番目标。
三、《行动方案》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围绕云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做好古茶树资源保护的基础上,从绿色茶园基地建设、云茶企业高质量发展、云茶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云茶品牌做大做强、茶产业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等6个方面提出8个重点工程任务18条措施,打造从“茶园”到“茶杯”的高质量绿色云茶产业。
一是实施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按照有关要求做好古茶树保护范围划定、建立古茶树资源档案、建设古茶树种质资源圃、古茶树信息数字化建设等,健全古茶树资源管理保护体系。
二是实施绿色有机化深化工程。开展提升绿色有机供给能力、落实绿色有机奖补政策、加强绿色有机市场监管等3项工作。在做好茶园绿色化生产,积极探索智慧茶园、低碳生态茶园建设的基础上,推进茶园绿色有机认证,并按照“先建后补、取证后补、按量奖补”的原则,对符合“获得国内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且在销售产品上标注‘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生产经营主体,通过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专项资金对其认证茶园及认证茶产品进行一次性奖补;同时,加大对认证机构和获证组织的监管。
三是实施茶叶加工提质工程。开展规范茶叶初制所建设、做优做强经营主体、巩固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推进加工园区聚集发展等4项工作。通过推进规范化茶叶初制所建设把好“原料关”;持续优化环境资源、提升精深加工装备、加大新产品开发,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以勐海产业园区、凤庆产业园区、思茅产业园区为重点的茶叶园区建设,构建普洱茶、滇红茶、有机茶加工中心,打造云茶产业集群。
四是实施产品质量监管工程。开展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加大产品质量管理等2项工作。建立健全以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为主,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同步实施的云茶产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在加强茶叶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及茶园投入品管控的基础上,持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构建茶企、政府部门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相互连接的云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五是科技创新攻关工程。开展强化科技应用支撑、加快人才队伍培养等2项工作。引进高层次茶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深化政企、校(院)企合作,大力培养初级和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加工和营销专业人才、高素质茶农。同时,鼓励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以普洱茶、滇红茶为重点的产品功能成分及功效机理基础研究,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基础推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六是实施云茶品牌培育工程。开展推进地理标志认定、注重云茶品牌培育等2项工作。以“普洱茶”“滇红茶”品牌为重点,通过积极申报茶类地理标志、“10大名茶”评选、云茶“云南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认定等,打造产品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兼具的云茶品牌集群。
七是实施市场开拓工程。开展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拓展市场营销模式等2项工作。通过支持建设茶叶(毛茶)产地交易(批发)市场,鼓励建设线下品牌形象店、展销中心、体验店、专营店和线上旗舰店、企业店等,健全多元化的云茶市场网络体系。同时,鼓励以“10大名茶”为代表的茶企积极参加专业展会、推介会,同步开展集品牌宣传、茶知识普及、文化传播为一体的“云茶大讲堂”、云茶高峰论坛等,进一步拓宽国际国内销售市场。
八是实施茶文化提升工程。开展加大茶文化宣传推广、推进茶旅融合发展等2项工作。依托云南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资源、名山古树资源和民族风情特色,以特色小镇、美丽乡村、茶叶庄园为载体,融入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作品、茶技能竞赛、茶事活动等,开发“茶+N”的特色茶旅精品线路,推进云茶产业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