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选择。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同时抗病性、形态和表皮特性好的品种,北方地区要选择抗寒性强的品种。
2土地选择。山药耐旱,但不耐涝。所以适宜在排水良好的高旱地栽培。山药对土壤要求严格,以微酸性至中性为宜。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沙质土壤有利于块茎生长,块茎产量高就品质好。要求自上而下的土壤质量保持一致。山药不能连续种植。一般应每三年轮换一次。
3整地施肥。山药喜欢有机肥,但要避免块茎与肥料直接接触,否则会影响块茎的正常生长。长柱品种入冬前深挖土地,按行距1m向南北方向挖深沟,冻土深沟深25-30cm,深0.8-1.2m。土壤干燥。次年春季解冻时,将挖出的土壤与充分腐熟的土壤和杂肥混合,每亩用量5000公斤。然后将其回填到沟中。每25厘米紧一次。
4播种。当当地气温升至12℃以上,地温稳定在9~10℃以上时进行种植。定植前,应在田地周围开挖深1m左右、宽60~80cm的围沟,并与外沟相连。如果田地长度超过20米,应增设腰沟,以保证雨季快速排水。在边界开一条宽10~15cm、深30~40cm的沟,每亩施磷酸氢二铵5~7.5kg、尿素2.5~5kg、过磷酸钙5kg作种肥,覆土20~?30cm,将山药植株按15~20cm的株距沿垄置入沟内,覆土8~10cm。
5现场管理。(1)发芽期。发芽期是从发芽到出苗,约需50天。为保持土壤水分,可将种植沟盖上土形成垄,待幼苗出土后平整。定植时浇足定植水,从发芽到出苗基本不浇水。
(2) 修剪期。从出芽到萌芽大约需要60天。山药出苗后离藤时,要及时扶藤。一般用细竹竿或树枝插入A型架,架高宜为2.0~2.5m。支架应插牢,防止被风吹倒。通常,一株幼苗由一粒种茎产生。如果有几株幼苗,当苗高7.0~8.0厘米时,留下一株结实的藤蔓,其余的去掉。一般不需要修剪,但在基部去除2~3条侧枝,有利于养分集中,增加产量。
6后期肥水管理。山药是一种耐旱作物,但也应适当浇水。茎叶生长旺盛初期,若土壤干燥,可每隔7~10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干湿。山药怕涝。雨季要及时清沟,确保田间不积水。可以在支架前施肥。当茎和藤已经在框架的上半部分时,可以再次应用肥料一次。以后,若茎、藤满框时有黄叶等,可再施。
山药又称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是《中华本草》收载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药干燥根茎,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山药的 种植 方法 吧。
山药的种植方法
1 品种选择
目前主要种植的山药品种有细毛长山药、二毛山 药和日本山药3个品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 于普通山药长柱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有发展前途的品种。
2 土壤选择和刨沟
种植山药,应该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忌盐碱和粘土地,而且土体构型要均匀一致,至少1--1.2m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刨沟应该在冬春农闲季节进行,按100cm等行距或60-- 80cm的大小行,采取?三翻一松?(即翻土3锹,第4锹土只松不翻)的方法。沟深要达到100--120cm,有条件的可采取机械刨沟。
3 种苗的制备
种苗制备方法有3种:一是使用山药栽子,取块 茎有芽的一节,长约20--40cm;二是使用山药段子,
将块茎按8--10cm分切成段:三是使用山药零余子。 选用种苗以零余子育苗较好,其次是栽种1--2a的山 药栽子,超过3a的不能用。用山药块茎作种苗是比较先进的栽培方法,既解决山药块茎数量不够,且产量 高,又能防治品种退化。分切山药段子,一般栽种时 边切边种,用300倍液多菌灵药液浸泡1--2min,晾干
后即可播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可提前30d切段, 两端切口处粘一层草木灰和石灰,以减少病菌的侵染。
4 整畦,灌墒
把山药沟刨出的土分层捣碎,捡除砖头石块,然后回填,做成低于地表10cm的沟畦,只留耕层的熟化土,以备栽种时覆土用。沟畦做好后,应该先趟平后
灌水,水下渗后,即可栽种。
5 种植方法
山药的种植,因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一般要求地表5cm地温稳定超过9--10℃即可种植。有条件的 也可使用地膜覆盖。一般的方法是:山药沟浇透水后,
将种苗纵向平放在预先准备好的10cm深的深畦中央, 株距25cm左右,密度为4000--4500株/667平方米,然后覆土5cm,在山药的两侧20cm处施肥。一般施土杂 肥3000kg/667平方米以上,尿素10--15kg/667平方米,硫酸钾40--50kg/667平方米,过磷酸钙60--75kg/667平方米,腐熟棉籽 饼30--40kg/667平方米,施肥后,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一小高垄。
6 科学管理
1) 高架栽培
山药出苗后几天就甩条,不能直立生长,因此需 要支架扶蔓。一般选用1.5m左右的小杆作支架最好。
2) 浇水、排水及换水
山药性喜晴朗的天气、较低的空气湿度和较高的土壤温度,一生需浇水5--7次。在浇足底墒水的情况下,第一水一般于基本齐苗时浇灌,以促进出苗和发根,第二水宁早勿晚,不等头水见干即浇,以后根据降雨情况,每隔15d浇水1次。伏雨季节,每次大的降 雨后,应及时排出积水和进行涝浇园----换水,目的是为了降低地温,补充土壤空气,防治发病和死苗。
3) 施肥
山药需肥量大,?般山药产量为2000--2500kg/667平方米, 需纯N 10.7kg、P205 7.3kg、K20 8.7kg,其比例为1.5:1.0:1.2。据有关研究数据表 明,氮磷钾比例以1.5:1.0:3.0的 产量最高,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 可在开花期进行1次追肥,此时即
将进入块茎膨大期,可结合浇水追 施尿素15kg、硫酸钾15--20kg,生长后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 钾和1%尿素,防早衰。
4) 中耕除草
山药发芽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应立即松土 破板。每次浇水和降水后,都应进 行浅耕,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促进块茎膨大。在山药的生产过程中,应及时除草。出苗前,可用地落胺或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性 除草。出苗前,可用盖草能或威霸 防除各种杂草。
5) 防治病虫
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和炭疽病。 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防治方法主 要是避免行间郁闭高温,注意排 涝,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d喷洒 1次,连续喷洒2次。炭疽病主要危 害叶片及藤茎,防治方法是实行轮 作,及时消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喷洒5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双 可湿性粉剂,10d喷洒1次,连续喷 洒2--3次。
虫害主要有山药叶峰,主要啃 食叶肉,把叶片吃成网状,造成严 重减产。防治方法是用高效低毒的 菊酯类农药(如敌杀死、百树得等) 喷雾。
6) 收刨和贮藏
山药的茎叶遇霜就会枯死,一 般正常收获期是在 霜降 至封冻前, 零余子的收获一般比块茎早收30d, 收刨的山药,冬季贮藏在地窖中,温度以4--7℃为宜。
山药的作用1.健脾益胃、助消化: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2.滋肾益精:
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
3.益肺止咳:
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4.降低血糖:
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5.延年益寿:
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6.抗肝昏迷
近年研究发现山药具有镇静作用,可来抗肝昏迷。
山药简介山药又称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是《中华本草》收载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药干燥根茎。
山药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山药最适宜与灵芝搭配服用,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山药在食品业和加工业上大有发展前途。
>>>下一页是山药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