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果的田间种植管理技术有哪些,人参果好养吗,怎么养殖比较好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5:46:09
字号:

人参果是茄科多年生双子叶植物。当果实成熟时,它的皮肤呈金**,看起来像人的心脏。它的肉味道独特,酥脆多汁,不酸不涩。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水果,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它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吃。人参果的田间种植管理技术有哪些?接下来,我们去看看!

人参果的田间种植管理技术有哪些,人参果好养吗,怎么养殖比较好

温度控制

人参果实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但其耐高温性相对较差,而且由于季节变化,其温度变化很大。因此,首先要做好种植调温工作。秋冬季节,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夜间应覆盖稻草。早期应注意通风工作。温度应控制在20度左右℃ 白天不少于10℃ 在晚上。气温升高后,注意通风,防止热损伤。当最低气温高于15摄氏度时℃, 塑料薄膜可以打开。

水肥管理

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基肥情况控制追肥量。当土壤肥沃,基肥充足时,追肥量宜少或不追肥,如果追肥量过早,容易导致人参果实过快生长。当果穗长到卵子大小时,开始第一次追肥,促进果实膨大。最好每果施一次肥料,花果期适当喷施叶面肥。然后在人参果实的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结果期过后对水分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因此应适当增加浇水频率。

调整设备

如果及时调整,树枝会茂盛,形成大团块,导致植株过于封闭,影响通风透光。结果表明,花芽分化受阻,花果率降低。因此,在种植时要做好植物的调整。首先,我们要用竹竿搭一个角架,然后把植物的茎和藤蔓系在角架上,防止它过于封闭。然后,根据种植密度的不同,每株植物应保留3根左右的主枝。种植密度过高,不宜超过2。否则,可以再保留1-2个主分支。然后在结果期,每隔半个月左右修剪一次,把多余的枝条剪掉,把强壮的枝条作为扦插繁殖。

保存鲜花和水果

人参果实自花传粉能力强,每穗花数约9朵。为了避免营养的过度消耗和果实的过度保存,专业种植者应将每穗的花数控制在5朵左右。为了提高人参果实的结实率,促进植株的生长,应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但一定要注意生长调节剂的用量,防止过多过少,降低人参果实的生长速度或导致植株过度生长。每穗果实数不宜超过4粒。

综上所述,种植人参果需要注意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人参果的产量和品质,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种植人参果前应整地施肥,再进行定植,并浇足水分,促进生根,后期做好追肥以及温度控制工作,并注意修剪整枝。

1.整地施肥

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8000~10000千克,将基肥的1/2铺施地面,深翻,使肥与土充分混匀。按栽培行距开沟,把其余的有机肥,再加上磷酸二铵30~40千克混合施入沟内,充分与土拌匀,浇水填土起垄。采用(80~100)厘米×(40~50)厘米的大小行栽培,垄高15厘米,深15~20厘米,在畦中间最好也开灌水沟,畦面铺地膜,在高畦上形成膜下暗灌的形式。

2.定植

人参果定植时的适宜温度指标是最低气温不低于5℃,10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栽苗前2天浇小水,以便起苗不散坨。起苗时尽量保全根系,并选茎粗、节短、无病虫害的健壮苗定植。苗不匀时要大小分开栽,以便分别管理。高畦栽培时,畦面按(80~100)厘米×(40~50)厘米的大小行距栽培2行,株距为35~45厘米,每亩定植2500~3000株。

秋冬茬因定植时天气尚温暖,可采用明水定植。即在定植沟内按株行距先栽苗,然后浇水。这种方法省工,浇水量大,有利于缓苗。在寒冷季节定植时,最好采用先干栽,后分株浇水的方法。水渗完时再稍覆土。以后再进行l~2次分株浇水,缓苗后再顺沟浇水。覆盖地膜的,一般都是开穴后栽苗覆土再浇水,水渗后填土封严膜口。

秧苗徒长时应采用“卧栽”。将下部的叶摘除,在定植沟或穴内根朝南,苗朝北,使苗弯曲露出顶部再培土、这样埋入土中的茎节可生不定根,增加了根量,扩大了吸收范围,同时地上部露出地面部分很快直立生长,有利于转化为壮苗,对增产也十分有利。壮苗、大苗也可采用这种栽法。

用于观赏栽培的可定植到花盆内,花盆直径35~40厘米,使根系能充分分散,一般每盆栽1株,为了造型美观,最好选用有4个主枝的苗。若苗的主枝不够,也可2株合栽1盆。

3.温度管理

人参果喜温,但怕高温,栽培期间的温度管理往往因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生育期不同。秋冬茬栽培时由暖变冷,越来越不适应人参果的要求。日平均气温降到16℃左右时,要扣上塑料薄膜,10℃以下时夜间要加盖草苫和纸被等。扣膜初期白天要注意放风,掌握白天15~25℃,最高不超过28℃;夜间15~10℃,最低不低于5℃。温度不能保证时,要采取临时加温措施。冬春茬的前期要特别注意增温和保温。天气变暖后要注意放风,防高温伤害。外界最低气温l0℃以上时,可昼夜放风;外界最低气温达15℃以上时,则要逐渐撤除棚膜,温度管理正好与秋冬茬相反。

4.追肥和浇水

土壤肥沃、基肥充足时,坐果前一般不追肥,追肥过早极易造成植株徒长。第一穗果有核桃大小时开始追肥浇水,以促进果实迅速膨大。每亩追施硝酸铵或磷酸二铵20~25千克。一般每结l穗果就要追1次肥。天气暖和后,可顺水冲人粪尿2次,每次每亩用1000千克。在开花结果期间,应多次进行叶面喷肥,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硼肥等,单一或混合使用。进入结果期之后,人参果不断开花结果,对水分的需要量也迅速增加,应增加浇水次数,保持地面湿润。冬天浇水需用深机井水,以防过度降低地温。

5.插架和绑蔓

人参果是匍匐茎,加之结果后负重量大,更难直立生长,必须搭架。这样既便于管理,又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可用竹竿搭成高1~1.5米的三角架或四角架。为了节省开支和减少遮阳,最好采用吊蔓的办法。搭好架后把茎蔓有规律地绑在架杆上,一般每结1穗绑一道蔓。生长势强的茎蔓要弯曲上绑,弱的可直绑,做到促控结合,使生长一致。

6.修剪整枝

人参果的扦插苗多萌发1~4个主枝,主枝上各节又都能萌发侧枝。主、侧枝各留多少,因栽培季节、采收期安排的长短、栽培密度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每株留主枝2~4个,栽培密的留2个主枝,稀的留3~4个。前期一般不留侧枝,到生育中期可适当留l~2个侧枝,这样每株可能有4~8个侧枝。如果栽培密度大,可少留或不留侧枝,以保证通风透光良好。在华北地区,结果期一般每隔10~15天修剪1次,及时掰去或剪去多余的枝条,选择好的枝条用来扦插,其他可作饲料。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0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