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农药施用,都有哪些讲究?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4:46:16
字号:

夏季农药施用,都有哪些讲究?尽量保护全身,确保喷洒机械不干扰机体或漂移。药液直接接触,喷洒前应检查设备是否有渗漏或渗漏。检查喷嘴是否堵塞。用药时,不要用口吹管子或过滤器; 用药时,要站在上风处,顺风前后走,以防止逆风药水吹到身上; 用药结束后,要及时脱下药衣,及时更换衣物,及时用肥皂洗脸洗手,可能的话还要洗澡; 如果用药者有头痛、恶心、头晕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检查,并主动告知医生症状和用药方式。

夏季农药施用,都有哪些讲究?

体弱及患病人士、孕妇及皮肤受损人士不可使用药物; 申请人在使用药物前及使用期间不可饮酒,亦不可在使用药物期间吸烟或进食; 申请人不可连续工作超过六小时。安全使用农药和禁用剧毒农药是必要的。分配和施用农药时,必须防止农药对皮肤的腐蚀。夏季中午高温时禁止喷洒农药。不要长时间持续喷洒,并将药水保存在喷洒点,以防止人畜中毒。特别是对于生物农药,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孢子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在直接光照下暴露30分钟,孢子死亡率可达50% 左右,1小时后死亡率高达80% 。因此,在施用生物农药时,可全天施用,下午4点以后,阴天无中雨或大雨。

做你自己的保护。大多数农民都是以喷雾的形式施药,农药溶液通过喷嘴以非常细小的液滴喷洒出来。在高温环境下,微小的雾滴会迅速蒸发,在操作人员的身体周围形成农药溶液的蒸发环境。空气中的农药浓度较大,易通过皮肤、呼吸、结膜、气孔等传播。

它被人体吸收,导致一定的杀虫剂中毒风险; 此外,一些用于喷洒和浇水的杀虫剂也会在使用过程中挥发一些漂浮的粉末或药物分子,这将接触到操作者的身体。

夏天喷洒农药注意事项

一是注意不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当前高效低毒农药已经可以取代高毒高残留农药,没必要去用那些濒临淘汰的、毒性高、药效差的农药。

二是注意喷药时间。尽可能避开高温时段,高温时用药,人易中毒,农作物易产生药害,应尽量避免。

三是注意勿疲劳用药。老、弱、妇、幼抵抗力差,不宜参加防病治虫工作,用药感到疲劳要及时清洗休息。

四是注意穿衣穿鞋防护,减少裸露肌肤喷药。

五是注意风向,勿顶风喷药,有回旋风时应停止喷药。

六是注意用药前器械维护,可先用清水清洗试用喷雾器,防止漏液,防止残留下来的农药对农作物的危害。

七是注意合理配药,避免盲目增加用药量,增加农作物药害风险。

八是注意用药前仔细阅读标签,对没有标签或标签模糊不清的农药坚决不用,防止误用造成危害。

九是注意保管好农药,避免老人和小孩接触或误服。

十是注意发现中毒症状立即送医院抢救,并带上所用农药的标签。

雨季施药应适当增加农药的浓度,防病、治虫、除草的果才有保证。如某种农药常用浓度为1000~1500倍液,雨季可用800~100倍液。喷雾法一般要求喷雾的质量雾滴分布均匀,覆盖率高,以湿润植株表面不流滴为宜,这样就要求使用的喷雾器雾化效果好,减少药液的浪费。

夏季不仅仅是高温,还有高湿、天气变化快等特点,具体应该如何喷施药剂和肥料呢?

一、选择正确的打药时间

1、避开正午高温强光时喷药

因为此时药剂挥发性强,极易造成施药人员中毒。而且大部分害虫都躲于阴凉背光处,喷药不易击到靶上。同时农药分解快、挥发损失大,防虫效果并不理想。

2、选择无雨的阴天喷药

如果是晴天,应抢在日出后上午8-10时或日落前无露水下午5时以后、此时害虫活动正旺时喷药。而风力较大时,应停止喷药,否则会造成喷药不均匀,也容易引起药害。

二、选择合适的药剂

1、速效性农药

如杀虫剂中的敌敌畏、叶虫净、杀螟松、敌杀死、快杀灵、溴氰菊酯等农药,具有很强的触杀和熏蒸作用,施药后1~2小时或4~5小时后便可将害虫杀灭。

2、内吸性农药

内吸性杀虫、杀菌剂如久效磷、呋喃丹、氧乐果、甲胺磷、乐果、磷胺、稻瘟净、灭线威、叶枯净、多菌灵、三唑酮、溴氰菊酯等。

施药后4~5h便有80%的有效成分能通过植株的根、茎、叶等吸收进入到组织内部发挥药效,施用后4~5小时便有80%的有效成分被作物吸收到组织内部,较少因雨水淋洗而丧失药性。

3、微生物活性农药

常用的有青虫菌、白僵菌等微生物农药,在高湿条件下更有利其孢子体的萌发和繁殖,阴雨天施用这类农药,更能充分发挥其灭虫作用。

4、耐冲洗农药杀菌剂

中井冈霉素和灭病威、速克灵等具有较好的耐雨性,施药1~5小时后即使遇到阵雨,也不会被淋刷而影响药效。

三、正确的使用农药

1、按农药的毒性确定喷药的安全间隔期

一般高毒农药的残效期为1个月以上,高效低毒农药的残效期为7-10天。无论粮食、油料、瓜类作物和果树,在采收前均应按规范停止用药,以防止发生人畜中毒。

2、忌随意提高药液浓度

有的农户为提高工效,或者出于增强防治效果考虑,常增加农药用量,减少农药稀释倍数,随意提高药液浓度,即使在盛夏高温季节仍然如此。

由于烈日高温下水分挥发很快,如果喷施的农药浓度过高,很容易对植物叶片造成药剂伤害。

雨季施药应适当增加农药的浓度,防病、治虫、除草的果才有保证。如某种农药常用浓度为1000~1500倍液,雨季可用800~100倍液。

3、增加增效剂

在水剂、可湿性粉剂农药中加入黏着剂、水剂、可湿性粉剂农药的黏附力差。配制农药时,每100千克药液中加入100-150克大豆粉或洗衣粉做增效剂,可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

4、按农药的毒性确定喷药的安全间隔期

一般高毒农药的残效期为1个月以上,高效低毒农药的残效期为7-10天。无论粮食、油料、瓜类作物和果树,在采收前均应按规范停止用药,以防止发生人畜中毒。

5、改进施药方法。

施药之前要用光滑的长竹竿轻轻擀掉植株上的水珠,然后施药。

打药时改传统的前行为退步行走,这样走延边刚刚喷在植株的药液就不会因人的走动而被扫掉。后退行走施药,步子要均匀,喷药须仔细,切不可漏喷或反复重喷。

有条件的地方,雨季可选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喷施。这种喷雾的雾粒均匀、细密,易被植物叶片、茎秆粘住而不流失。

5、注意喷雾质量

其实作物在进行药剂喷施时,作物叶片表面能够附着的农药雾滴是有限度的,当喷洒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叶片上的细小雾滴会凝聚成大雾滴而滚落、流失,反而使叶片上附着的农药量降低。

喷雾法一般要求喷雾的质量雾滴分布均匀,覆盖率高,以湿润植株表面不流滴为宜,这样就要求使用的喷雾器雾化效果好,减少药液的浪费。

同时要注意喷药全面,尤其一些害虫喜欢在叶背的产卵为害,喷施药剂时要尤为注意。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9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