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富豪郭家富的人生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4:09:59
字号: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站在顶峰,处于辉煌,有的人奋斗一生,年迈时终有所成就,有的人年轻时便登峰造极,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跌落神坛,再难翻身。人生亦是如此,低谷和辉煌都是短暂的,努力奋斗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是非成败转头空,浪花淘尽英雄。

重庆富豪郭家富的人生路

在当今 社会 中,每个人的理想都是成为一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或是行业顶尖,或是家喻户晓,或是腰缠万贯,亦或是吃饱穿暖。因为梦想不同,所以其奋斗的方向和努力的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当然,并不是每个努力的人都会获得完美的结果,但只要坚持初心,方得始终。

古话说:笨鸟先飞,寒门出贵子。越是家境贫寒的孩子,越能更早地步入 社会 ,只要有着毅力和志向,就会更加具有拼搏精神,对于这些人而言,成功的天平则会更加地倾向于他们。

重庆富豪郭家富生于1969年,生活在重庆的一个小山村里,在他那个年代,农村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再加上自身的家庭原因,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为了能够帮助家庭减轻负担,郭家富被迫离开了校园,开始了独赴异乡打工的艰苦人生。

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从小没有离开过村子,又没有过硬的知识文化和专业技能,这让初入大城市的郭家富很是迷茫。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哪怕是天天住在桥洞下,经历着风吹日晒,他也没有一丝怨言,仍然努力地寻找生活的机会

他斗志昂扬,势必要折腾出一番名头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出现在大街小巷,什么行业都有所涉及,从养猪种地,洗碗保洁。再到推销做生意。这一切的生活经历和 社会 经验,都为他将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慢慢地,郭家富也从当初那个畏首畏尾的农村小子,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有胆识的新青年。 直到80年代,广州地区的足浴按摩业的势头越来越好,这时的郭家富意识到,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当郭家富将眼光投向这个行业后,他毅然决然地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来到广东开始潜心学习按摩技术 。刚开始步入这个行业,工资待遇都特别低,并且每天学习、练习任务十分繁重,通过他的日积月累练习,渐渐地郭家富的技术越来越好,再加上前几年在 社会 上摸爬滚打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和人脉,为人处世也深受顾客和领导的喜爱。

当然,郭家富并不满足于此。在掌握了一定技术后,他开始准备开属于自己的店铺,虽然他的履历丰富,但开店这事却是第一次,于是他再次开启了新的学习之旅 。而这次的学习与以往不同,郭家富为了找到各个足浴店的特点和长处,每天乔装成顾客进店体验,打卡不同位置风格的足浴店, 久而久之,他似乎找到了其中的门道,于是,他终于开了自己的第一家足浴店。

虽然他的第一家门店开业了,但等待他的则是千万创业者都会遇到的问题: 无法引流,找不到顾客 。毕竟是一家没人听说过的新店铺,以正常人的心理,几乎不会有人愿意冒着浪费钱的风险去尝试的。

一筹莫展之际,郭家富决定用价格打开市场,他采取了薄利多销的手段,借机吸引顾客,培养自己品牌的口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收获了大量的客户,获取了自己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

眼看自己的事业逐渐走向正轨,野心勃勃的郭家富不但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启分店,还建立培训机构,专门培养按摩领域的专业人才, 直到2009年,他的分店已经遍布全国数十个省市,店面数量达到6000多家,富桥足浴也成为了足浴按摩行业中的佼佼者,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店、老店。

事业如日中天的郭家富意气风发,白手起家,他特别注重兄弟情谊,和公司里的员工都以兄弟相称, 不仅如此,他还十分豪迈地给公司的百名员工购买了豪车,甚至还为上百名员工付下了江景房的首付, 有这样阔气的老板,员工怎能不努力工作呢? 而这样的性格,既是优势,也是缺点。

即使拥有这样传奇的创业经历,郭家富还是遭遇了自己人生路上的重大滑铁卢。 由于郭家富知识文化程度不高,再加上性格使然,签合同大手大脚,从不在意其中细节,使自己背上了巨额的债务,再加上一些烂尾合同,使得他的资金链彻底断开。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曾经与其合作的老板们纷纷将其告上法庭,一夜之间,曾经的富豪就这样变成了负债累累的过街老鼠。 不仅如此,由于过度操劳,他的身体也出现了异样,被检查出了多种疾病,他被政府列入失信名单,曾经身价过亿的老板,如今看病都无法乘坐飞机高铁。

即使现在身处低谷, 但他的员工和白手起家的朋友兄弟都没有离他而去,而是众筹为他治病,在大家的帮助下,他恢复了 健康 ,并且再次选择创业,遭遇了人生的重大起伏后,还能如此地充满干劲,对生活充满希望,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成功不是偶然,努力不会白费。没有一个人能随便成功,也没有一个人能够一帆风顺。在当今的 社会 中,谁能够在逆境中屹立不倒,谁能够做到逆风翻盘,这才是最后真正的赢家。就如同文中提到的郭家富,从身家过亿到身无分文,他也没有想过放弃,仍坚持奋斗,重新创业,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只有勇于直面困难,才能击垮困难。

,1983年,温北英的二儿子温鹏程高中毕业后,承包了簕竹一个农场,动员父亲回来一起养鸡。温北英早就希望能有这么一块地方让他一展抱负,于是他停薪留职,并联合七户八人(温北英、温鹏程、温木桓、温金长、温湛、梁洪初、严百草、温泽星,简称“七户八股”),每股1000元,共集资8000元,创办起簕竹鸡场(温氏集团前身)。既是员工又是股东,既能拿工资又可分股红。随着企业翻番式的壮大,对后来滚雪球般加入的员工,也照章复制着这个“家规”,后来温氏将它定名为“全员持股”。现在,温氏内部的持股员工已经达到8000人之众。

30年后的2015年11月2日,温氏股份正式登陆创业板,总市值超过2000亿,迅速成为创业板市值“巨无霸”。第二天温氏股票又是一个涨停,市值又是增加了200亿,按照这个速度,就是3天增长两个大北农的市值。温鹏程、严居然等45名自然人拥有该集团约49.677%权益。他们持股比例在0.048%-3.287%间,其中 43位股东预计将拥有1.7亿-17.1亿元的个人财富。

温氏今天的成功,应了一句话:格局决定结局、定位决定地位。在一个企业内部而言“分配”就是第一生产力;在一个企业外部而言“竞争”就是第一生产力。一个企业的“分配力”体现一个老板的经营格局干和大事的胸怀,一个企业的“定位力”决定了企业的强势发展持续潜力。

关于企业分配力:

今天我们很多老板依然崇尚金字塔式的模板,对权力、地位、金钱的停留在过去的商业思维惯性中,基于人性的层面,这样的价值取向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因为千百年来,大自然万物的生存法则就是优胜劣汰、自然选择。

但是,社会在经历农耕文化蒙昧落后、工业文明的效率财富,一切正在加速着财富、思想的重组和演变。

80年代靠胆量,90年代靠知识,00年代靠政策、创新10年代靠信息、金融、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元素正在被成为竞争发展的必须要素。

今天,我们正处后工业化时代由产能过剩、粗放低端的体量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体质升级大转型时期,信息传递交换手段、工具的也在不断丰富,每个层面的人思想认知都在以更快的频率演变重组。

结构决定功能,思维结构的改变必然带来内心诉求的改变,内心诉求的改变必然催生所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匹配,否则,组织内部将会产生不协调的矛盾对立。

我因为工作原因,时常有和农牧企业董事长、总裁交流的机会,明显感觉到他们力不从心,纠结困惑。也许是过去市场竞争是在蛋糕越做越大的层面上的发展性竞争,今天蛋糕不再增大了,而且参与竞争的深度、广度、力度正在向全面纵深挺近。

老板都变得焦虑无策,职业经理人又从何找到着力点?在企业和个人诉求之间找到不平衡点,而且,面临行业体量瘦身缩水带来的挤压,行业出现一些貌似不和谐的事情,比如:不断上演挖墙脚游戏,今天这家做高管,明天那家做股东,互搏模式处处上演,为什么?因为在价值观、归属感上找不到切合点了,离开也许是最好的解脱。对于中层而言,更是面临未老先衰,前途迷茫,停止思想就是快乐,因为装傻可以自我安慰;一旦清新就是恐惧,因为未来不可预期的痛苦,不少农牧企业已经进入病态模式。过去那种激情和期盼在今天的职业经理人身上完全找不到影子,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揪心场景。

温氏股份创始人在30年前就冥冥之中选择了一条更加适合当下的良方解药:是众筹模式、是合伙人、是“公司+农户(家庭农场)”,在当下竟然成了时代发展的主流诉求!这何尝不是一种大格局、大智慧、大气魄!

今天我要再次问问我们一部分企业家们:你懂自私吗?你懂自私你就学习广东温氏股份、你就学习深圳华为、你就学习许昌胖东来、你就学习广西漓源。因为在这个人心浮躁,信仰游离、灵魂孤独的变革时代,你想成就大事你就要敢于放下,去让更多的人与某件事发生关联,发生紧密的、长远的、持续的关联,学会分享成果、学会凝聚人心,让你从一人操心转换变成人人操心,让你从一人累倒转换成变成人人承担。解放别人就是解放自己,所以,解决企业的分配力就是解决企业的战斗力,就是激活企业内部的第一生产力。

关于企业定位力: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30年来农牧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饲料作为工业化的层面范畴,发生着巨大变化,然而,过去的养禽业、今天的养猪业作为第一产业的范畴,因为技术、人才、理念、管理等等因素的制约,导致行业饲料产业发展较快、养殖业发展缓慢,时至今日还在巨大的黑洞中踉跄前行。

经常听到业内很多有识之士叹息道:学畜牧的、有专业知识的人都去卖饲料、卖兽药去了,养殖业又辛苦、工作环境又差、又不挣钱。学养猪的不养猪、学兽医的不在现场,这表面看是一个行业的尴尬,深层次的原因何尝不是一个行业价值链分配出了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缺乏匠人精神、专业精神的表现,给行业带来的损失也许不可估量。

30年来,温氏股份从来没有和任何一家饲料企业成为竞争对手,没有成为任何一家饲料企业、养殖企业的对手,在市场化高度白热化的今天,各家企业在内外互耗,他却如此独善其身,心无旁骛,去成为中国第一、甚至很快世界第一的农牧企业?

答案也许就在企业的定位上。在企业战略层面,定位就像汽车的方向盘,一但定位失误,你的油门踩的再大也无济于事,甚至会错的更加离谱。企业一个好的定位足以让一个企业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

大家常常讲:做正确的事是“道”的层面,正确的做事是“术”的层面。温氏股份,与其说是一开始就做产业链,还不如说是他们一开始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尽管可能是风险很大的事,但他们选择了、坚持了、做成功了。温氏这个“道”难道不就是他们的定位嘛!也更算是一家畜牧业最经得住诱惑、最具工匠精神的企业之一。

最后用温氏创始人温背英先生的一段朴实的思想和今天温氏集团董事长温鹏程先生的经营思路结束我的文章,希望给各位同行、给行业下一步发展走势带来一点思考。

温氏集团创始人温北英先生胸怀广阔:“认为财富不要集中在一个人的手里,而是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的果实。”随着企业翻番式的壮大,对后来滚雪球般加入的员工,也照章复制着这个“家规”,后来温氏将它定名为“全员持股”,这个“家规”一直持续到今天。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9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