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式增氧机的特点和应用现状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3:38:38
字号:

水车式增氧机作为和叶轮式增氧机齐名的水产养殖设备,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水车式增氧机由电动机为动力,通过减速器减速,带动叶轮转。工作时,叶轮上叶片部分或全部浸没于水中。下面,来看一下水车式增氧机的应用现状和特点。

水车式增氧机的特点和应用现状

水产养殖过程中,会有饵料杂质和鱼虾排泄物在水中形成一定水底,这个水底对于鱼虾的生长利弊各有,增氧机的出现和应用就是为了减小不利,增加对鱼虾生长的帮助。采用增氧机增氧是改善虾池水质为普遍、有效的措施,常用的增氧机有涡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叶轮式等,虽然结构形式各异,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通过机械的方法,使缺氧的水体增加溶氧量,为对虾等生物提供有利的生存环境。为常用的有叶轮式和水车式两种,在我国华南地区水车式增氧机的应用正日趋普遍。

水车式增氧机的工作原理是水车式增氧机通过叶片打击水体,一方面将下层水提升,直至水体破碎成水花,抛溅到大气中,增加溶氧量后靠重力作用回落到池水中;另一方面推动池水流动,形成环流,将溶氧充足的水体输送到虾池各处,形成比较均匀的溶氧量分布。

水车式增氧机的特点就在于使池水形成了环流,从而在一定时间内可使全池DO值趋于一致。环流的形成与维持都需消耗一定的能量,这是由水的粘性本质决定的。池水的流动是复杂的,主流是环流,在转弯出还会产生回流,这类流动并没有现成的模型可以采用。环流促使DO分布均匀化,其压力分布有利于虾池中心集污的实现。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简略地归结为:增氧机的布置方式对增氧效果的影响,增氧机的布置方式对中心集污效果的影响:这两个问题都与虾池环流密切相关。

在一些新闻中看到,新安装的水车式增氧机上的**叶轮快速翻转,激起强烈的水花,加速空气中的氧气向水中溶解。据介绍,这种新颖的增氧机,由电动机、减速箱、机架、浮筒、叶轮等组成,适用于1米深的浅水养殖塘增氧,有越来越多的蟹塘或是虾池采用这种机器增氧。

鱼塘增氧机搅动起泡沫不散是什么原因

水产养殖增氧还是选罗茨鼓风机好,咱先看看罗茨鼓风机工作原理。

1、叶轮与机壳特殊结构和微小间隙,使其即可灵活转动无摩擦,又保证气体不泄露,转子和轴构成整体式多级转子,可以产生高达0.1MPa的压力,也就是可以将曝气头最深放在10米的地方曝气增氧,整体的上升温度很小,能够承受高负荷运转,无磨损,可以长期连续运转,机器寿命长。

2、罗茨风机是分开式气缸体结构,便于拆卸和检修 ,结构简单,保养管理简单,耐用。三叶罗茨式转子具有完好的动平衡确保低噪声和低振动,轴承与同步齿轮之间的运转变化不大,所以整机的噪音不大。

3、因为不使用内部润滑剂,不存在往高真空侧的逆流油的问题,轴密封采用干燥密封方法 ,不排放油雾,可输出纯净的空气。

滑片式气腔里面含油,靠油润滑。滴油嘴一旦断油就会烧缸。

在长远性,稳定性,和维护保养方面罗茨风机都占优势。

打开增氧机容易起泡,泡沫不易破裂。这种现象表明池塘的物质分解不顺畅。严重的话,这个池塘的生态系统可能会崩溃。例如倒藻,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浮游藻类、细菌微生物和浮游生物。

藻类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氧气生产、氮磷吸收等无机营养营养素,细菌的功能是分解有机物,使其成为无机营养素,吸收藻类,而好氧细菌需要藻酸氧气,浮游生物直接或间接食用藻类和细菌。

藻类大量死亡后,细菌分解,细菌数量增加,耗氧量增大,但如果藻类不能产生足够的氧气,细菌的分解速度就会受到限制,物质分解转换循环受阻,容易产生泡沫。这时要促进物质的分解循环,可以选择耗氧能力小的复合菌(例如EM6或溶菌酶)。

细菌要配合氧气,在藻类恢复之前,关键是减少材料、修复地面、减少污染、促进藻类恢复,这里面的关键是促进整个池塘生态系统的恢复,各司其职,保持水的稳定。

鱼塘增氧机正确使用方法:

1、夏季高温的晴天中午,特别是水质肥沃、浮游植物丰富的养殖池塘,需开启增氧机2 ~ 3个小时。因为在高温晴朗的日子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特别强,会向水体释放大量氧气。

但是在水质比较肥的养殖池塘里,水的透明度为20 ~ 30厘米,水的中间层没有光,光合作用很弱。增氧机有向上提水的作用,开机时可以形成养殖池塘的垂直循环。

2、白天有太阳光,温度高,晚上突然下雷雨,温度低的雨进入养殖池塘,表层水温急剧下降,比重迅速下降,下层水因为温度高,比重上浮。

上层溶解氧量高的水传到下层,暂时提高了下层水溶性氧气量,但很快就被消耗掉,使整个池塘溶氧量迅速下降,容易引起鱼浮头,应及时打开增氧机。特别注意傍晚不宜打开叶轮式增氧机,因为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断,不能在水里增产氧气。

通电后,上下水中的溶解氧均匀分布,上层溶解氧减少后没有补充,下层溶解氧迅速消耗,反而加快了整个养殖池塘的溶解氧消耗速度。

3、夏季连日降雨,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水中溶解氧供应少,容易造成溶解氧不足,因此要多开增氧机。

4、长期晴朗无雨的天气,养殖池塘水温高,大量喂食水产品又大量排泄,水质太胖,透明度下降,水中有机物多,上、下溶解氧交叉,下层“氧债”大。如果长期不注入新的水,水质可能会被破坏,水产品氧气不足,这时要多开增氧机。

5、夏季养殖池塘经常因水产品养殖过度拥挤和其他生物体氧气消耗而缺氧,导致局部或池水产品漂浮。因此,晚上1 ~ 2点打开增氧机,第二天早上7 ~ 8点太阳出来,浮游植物可以顺利制造光合作用氧气,直到不浮头再停止。

6、喂食饲料前后1 ~ 2个小时,开启增氧机,增氧机可以搅动养殖池塘的水,使水体形成循环流动,一方面,可以将饲料味道带到养殖池塘各处,起到诱食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形成水产品形成喂食的条件反射习惯。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87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