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的葡萄怎样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3:34:52
字号:

1.品种的选择盆栽最好选择植株长势中等,节间短的栽培品种,又应具备美观、味美的特点。其品种有巨峰、北京红、金皇后、玫瑰香、意大利等。2.放置地点葡萄喜光照充足,盆栽葡萄宜在朝南的阳台上种植,使其接受充足的光照,促使生长茂盛茁壮,节间短,叶片肥厚,果实饱满。反之,节间变长,叶片薄,新梢细弱,不易开花结果。3.盆栽用土葡萄喜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碱性腐殖土。培养土可用园土1份、腐叶土1份、砻糠灰0.5份的混合。由于葡萄根系较为发达,所以用的盆一般直径为25厘米以上,或用小缸等。每年应翻盆换土1次。4.施肥合理施肥是葡萄生长茂盛和多结果的关键。在生长过程中,不仅需要足够的氮肥以促枝叶的生长,还必须提供磷肥和钾肥,以满足开花结果的需求。施肥以薄肥勤施为原则,果后的冬季,及时施入氮磷结合的基肥,在生长茎叶时每10天施1次以含氮为主的追肥,或施以20%腐熟饼肥水或人粪尿均可。6~7月幼果期和8月初果实着色时,施以磷钾肥为主的稀薄肥料1~2次,以促叶茂翠绿,果实丰硕。施肥前应停止浇水,盆土稍干有利对肥料的吸收。5.浇水阳台风大,容易干燥,加之叶面积较大,蒸发量大,需水量亦大。因此,要注意浇水。特别是在...... (只能复制500个以内的文字)。

阳台上的葡萄怎样种

南瓜是葫芦科一年生匍匐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广泛栽培。品种很多,耐低温。它已成为春季重要的瓜菜品种之一,其栽培技术日益受到重视。春季大棚地膜覆盖早熟南瓜挂蔓栽培具有通风透光、管理方便、提高果实品质的优点,并可通过南瓜提前上市时间,对调节蔬菜市场供应,特别是解决春季蔬菜短缺具有重要意义。安徽省肥东县位于安徽省中部腹地,是合肥市蔬菜生产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给肥东县南瓜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笔者总结了南瓜挂式葡萄温室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春季大棚南瓜主要种植于早市,栽培时间一般较早。因此,应选择生育期短、耐低温、低光、高粉质、口感好、经济价值高的极早熟南瓜品种。目前肥东县推广的产品主要是mini 南瓜黑贝、mini皇冠等品种。

2播种和种植

2.1浸种催芽

浸种催芽主要包括选种、浸种和种子消毒。播种前,将完整的种子浸泡在干净的容器中,用50~60℃的热水浸泡15分钟,热水的温度约为种子量的两倍。为了使种子在浸泡过程中受热均匀,需要不断搅拌。将种子浸泡在30℃的温水中约4 h,用手搓擦干净种子表面的粘液。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湿毛巾包好,放入28 ~ 30℃的恒温箱中发芽,24 ~ 36 h发芽。

2.2适时播种

选取裸露的种子,放入蔬菜专用育苗基质泥炭土的穴盘中,用刮刀刮平种子,浇水;将挑选好的发芽种子平放在穴盘中间,用5 mm厚的泥炭土和3 mm厚的细沙覆盖,在南瓜苗出土后浇水防止子叶戴帽。

2.3苗木管理

播种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 ~ 30℃,夜间保持在18℃。当70%的种子拱起时,揭去塑料薄膜,白天温度降至20 ~ 25℃,夜间保持在12 ~ 15℃。种植前7天,白天降温至20 ~ 22℃,夜间降温至10℃左右,对幼苗进行硬化处理,防止幼苗过度生长。

2.4整块种植

种植前15天,扣紧塑料棚膜,扣紧棚膜后将地面翻深,开深沟浇水。耕前施生石灰750~900 kg/hm 2,沟间开15~20 cm深的沟,沟内均匀施复合肥750 kg/hm 2和腐熟有机肥22 500~30 000 kg/hm 2,然后覆土整平25~30 cm。当南瓜苗长到2叶1心时,棚内土壤温度连续5天稳定在8℃以上,即可出土移栽。移栽前一天,喷洒800倍75%百菌清溶液或1 000倍70%甲基托布津溶液和5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种植应在阳光充足的早晨进行,垄宽50~60厘米,每垄种植一行,株距40厘米,行距60厘米。种植前1 ~ 2天,用铲柄钻塑料薄膜,以18 000~22 500 kg/hm 2的密度进行保护。种植后立即将种植水彻底浇灌,水渗下来后覆盖土壤。

3温室田间管理

3.1挂藤修剪

采用单蔓修剪法或双蔓修剪法栽培南瓜。藤蔓长到30~40 cm时,要及时缠绕,避免下垂折断。当藤蔓长到40~50 cm时,用塑料绳吊起主蔓或主蔓和基部一根结实的侧蔓,保持藤蔓直立生长,去掉另一侧藤蔓。

3.2人工授粉

当南瓜雌花在5~6节以上开花时,晴天08:00 ~ 10:00采摘雄花,摘掉花冠,花粉均匀涂在雌花柱头上进行人工授粉。

3.3疏果

当南瓜座果达到卵大时,应及时减薄。单蔓修剪法栽培的南瓜主蔓上可留2~4个健壮果实,双蔓修剪法栽培的南瓜主蔓上可留2~3个健壮果实,侧蔓上可留1~2个健壮果实,以促进生殖生长。

3.4浇水和追肥

播种后5 ~ 6天,施育秧肥,拌入45~75公斤/hm 2尿素,浇水。第二次在藤蔓生长到5~6节时,施用45kg/hm2复合肥和120kg/hm2尿素结合松土进行沟灌施肥。当甜瓜有卵大时,及时追肥膨胀的瓜肥,在沟中间开沟施入375 kg/hm 2三元复合肥,比例为15∶15∶15,覆土后浇水,约15天后视生长情况再施肥。

3.5通风

注意棚内温度。适宜的温度可以使南瓜生长更好,促进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当棚内温度过高时,需要加强通风散热降温。种植后3 ~ 4天,不通风,便于慢苗。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 ~ 35℃,夜间保持在15℃以上。从幼苗生长缓慢到雌花开花,棚温在35℃以上时通风量很少,下午温度降至25℃时关风,夜间温度在12℃以上。开花结实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 ~ 30℃,夜间温度保持在15℃以上。

3.6害虫控制

3.6.1 南瓜流行病。该流行病主要危害南瓜的幼苗、茎、叶和果实。发病初期发病部位出现褐斑,空气湿度高时迅速扩散。出现水渍软腐区,患病部位周围出现白色霉变,最终导致果实枯萎腐烂或植物死亡。防治方法:选择地势高、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区,最好与小麦或玉米等作物轮作。南瓜主要针对流行性疾病采取预防措施。播种前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平时加强管理,控制温度和湿度。

3.6.2 南瓜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南瓜。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小白点,扩散缓慢,逐渐扩大。最后,斑点被一层白色粉末覆盖,导致叶子变黄并死亡。防治方法:选择生长旺盛、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物抗病性,种植前消毒,隔离病菌感染,发病初期喷洒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

3.6.3 南瓜炭疽。炭疽病主要危害南瓜。当叶子生病时,它们会出现涝渍,然后扩散成褐色斑点。当温度和湿度较高时,斑点呈现粉红色粘性。水果感染后出现水渍,水渍逐渐扩大,最后患病部位发黑腐烂。控制方法:用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消毒,消除种子表皮携带的病菌。建议与玉米、小麦等作物轮作,减少病害的发生。每7天喷一次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代森锰锌,2~3次。

3.6.4 南瓜霜霉病。霜霉病是南瓜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叶片上出现**斑点,逐渐扩散,最终导致叶片上形成不规则多边形斑点。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上会长出灰黑色的霉层,病情严重时,整个种植区就会枯黄。防治方法:以防治霜霉病为主,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时将种子与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混合消毒,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物抗病性。严格控制温度,加强通风,喷洒百菌清、多菌灵等化学药剂进行化学控制。

3.6.5小地老虎。又称蚕。主要为害期为幼虫期,不仅为害南瓜苗,还为害玉米、烟草、其他瓜类等苗。通常,幼虫会咬掉植物幼苗的嫩茎,直接杀死整株植物。所以必须及时补苗,以免耽误南瓜生长期。幼虫3龄前附着在地上的草上以幼体组织为食,3龄后分散危害。一般来说,小地老虎都有晚上睡觉的习惯。它白天潜伏在土壤中,晚上大量出土时就会吃掉。它性格狰狞,速度极快,喜欢自相残杀。

早春应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深翻土地,提前一次施药,清除土壤中越冬成虫或卵。种植前,地老虎喜欢的一些草类植物可以在田里随处堆放,喷洒诱捕和杀灭的药物,也可以人工捕捉。毒死蜱乳油在幼虫期暴露于地面时可以喷洒,最好的方法是在幼苗出土后在根部旁边涂抹颗粒。

3.6.6蚜虫。种类多,寄主多,南瓜的主要危害是瓜蚜。瓜蚜,又称蜜虫,群集在幼叶背面吸汁,吸出的叶子变黄卷曲,枯萎掉落。蚜虫是许多病毒的传播途径,排出的蜜露也会引起煤烟状斑点,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和过早死亡。每年发生20代以上,高温高湿促进。6月,有翅蚜虫主要危害瓜田,可造成大面积的危害。卵主要在土壤、叶片和杂草寄主上越冬。

当未覆盖的瓜田首次出现时,应选择蚜虫密度大的蚜虫品系进行药物防治。蚜虫和吡虫啉用于防治蚜虫,但最好在初期使用。如果不加以控制,则需要在世代期内喷几次。棚内经常用蚜虫进行防治,用**木板进行诱捕和杀灭,还可以在田间覆盖银灰色的塑料薄膜来驱赶蚜虫。南瓜收割后除草,焚烧残株,不留越冬寄主,减少越冬虫源。保护蚜虫的天敌,如瓢虫、蚜虫蜂、蚜虫蝇等。

4及时收获

通常开花授粉后25 ~ 30天,果实成熟80%~90%,果皮颜色变暗,茎呈网状开裂。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87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