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制度的水稻灌溉制度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3:31:13
字号:

稻具有喜水耐水特性,常采用淹灌方式,因此,渗漏损失水量大,灌水次数多,灌溉定额大。灌溉制度应以满足不同时期稻田淹灌水层的深度要求。通过水量平衡计算,可以确定所需要的水量。

灌溉制度的水稻灌溉制度

某时段内水稻灌水定额为: m=H+E-P-H0+C

式中m为时段内水稻灌水定额;H0、H分别为时段初和时段末的稻田水层深度;E为时段内田间耗水量(蒸发、蒸腾和渗漏量);P为时段内降雨量;C为时段内排水量。单位均为mm。

水稻灌溉制度,随着水稻品种和栽培季节的不同而异,多采用浅-深-浅的灌水方法,即分蘖和分蘖以前采用浅灌,分蘖后期到乳熟前采用深灌,乳熟以后浅灌,黄熟以后落干(有时也在分蘖末期落干晒田一次)。灌溉定额南方一般为300~360m3/亩,北方常在500m3/亩以上。

对于水稻的灌溉,《氾胜之书》指出用控制进水口和出水口位置的方法以调节稻田水温。

明代《农政全书》和清代福建《屏南县志》等也介绍了用泉水灌田时,要通过延长进水道或先将泉水放入贮水处,经日晒增温后再放入稻田。这些都是很好的经验。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8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