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养殖技术最早起源于日本,现已在多个国家推广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养殖户青睐。在应用发酵床养猪的过程中,若不注意一些问题,也会导致养殖失败。一、发酵床养猪的优点
1. 改善猪舍内环境
一般养猪条件下,会产生大量臭味,导致猪舍内苍蝇乱飞,而采用发酵床养猪,由于发酵床内的微生物能对猪粪尿等排泄物进行降解,减少了猪场废弃物的排放,改善了猪生存的环境。李娜等2008年报道,应用发酵床养猪,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氨的浓度显著低于水泥地面饲养的猪舍。
2. 提高猪胴体和肉的品质
发酵床养猪饲养密度较常规养殖方法低些,这样猪有一定的空间活动,使其运动量增加。另外,由于发酵床中相关的微生物菌群被猪采食,通过一系列的代谢转化能提高猪肉的品质。郭焱芳等2011年报道,应用发酵床养猪能提高猪肉中异亮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
3. 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猪在发酵床上生长,抗病力明显增强,发酵床的有机垫料被猪采食后还能作为猪饲料的一部分,这样大大提高了猪对饲料的利用率。试验表明,与一般水泥地面饲养相比,发酵床养猪平均日增重提高6.8%,料肉比降低4.7%,猪的屠宰率与眼肌面积显著增加。
4. 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
发酵床养猪既不需要每天清除猪粪又不需要用水冲猪舍,可减少30%~40%的劳动工作量,可节水60%~80%,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据宾石玉2011年报道,应用发酵床能降低饲养成本16元/头。
二、发酵床养猪应注意的问题
1. 垫料原料的选择
发酵床垫料的好坏直接决定养殖的成败,对垫料进行合理的选择与配比,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猪场疾病的发生,增加猪场的经济效益。理论上所有的有机物料都能用来制作垫料,但在实际生产中对垫料的选择一方面要求碳供应强度大,另一方面要求供碳能力均衡持久且通透性、吸附性好,常选锯末、麦麸、稻草、木屑等为主要原料。另外,为了保证床体的发酵进程与强度,应选其他原料作为辅助原料。由于养猪过程猪粪尿是持续产生的,且猪粪尿本身碳氮比较低,所以发酵床垫料原料或原料组合总体碳氮比只要超过25∶1即可。在新制作垫料过程中,为使菌种达到相当数量,可以添加一定量的碳氮比低的营养物质如麦麸(碳氮比20.3∶1)、米糠(19.8∶1)、啤酒糟(8∶1)、豆饼(6.76∶1)、花生饼(7.76∶1)、菜籽饼(9.8∶1)等作为新垫料发酵原料。
2. 发酵床的日常维护
必须做好发酵床的日常维护,保证垫料通透性高。具体做法是:每2~3天对集中排粪尿区域垫料翻1次,每4~6月根据实际情况增补一定量的垫料;保证发酵床圈舍内相对湿度在50%~70%,否则湿度过高容易造成垫料板结,湿度过低垫料失水快。
3. 注意饮水设备的安装
不同物料因理化特性存在差异,适宜发酵的水分含量是不一样的,饮水设备若安装不合理,会对垫料发酵产生影响。
4. 保证饲养密度合理
在发酵床饲养过程中,如果饲养密度过大会导致垫料在短时间内损坏,从而导致发酵床饲养的失败,而饲养密度过小会增大养殖成本,故合理的饲养密度对养殖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发酵床养猪较常规养猪饲养密度稍低,但如果发酵床垫料日常养护得当,也可接近正常饲养密度。科学合理的养殖密度应该是:保育猪(体重50千克以下)0.4~0.8米2 /头,育肥猪0.8~1.5米2 /头,母猪2~3米2 /头。
5. 避免使用药物消毒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应定期对猪舍与猪体进行消毒,但使用发酵床养猪时要避免使用药物消毒,不然会将发酵床中的有益微生物杀灭,从而增加腐败菌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滋生。
(作者联系地址:左志芳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邮编:453003;陈长乐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邮编:350002)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个很重要的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又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你对这一技术又了解多少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优缺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发酵床养猪?
发酵床养猪是通过参与垫料和牲畜粪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恶臭,抑制害虫、病菌,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将垫料、粪便合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牲畜抗病能力,促进牲畜健康生长。
发酵床养猪优劣1、发酵床养猪具有以下优点:
1.1 发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不需要对猪粪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基本上实现了污染物?零排 放?标准,大大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1.2 相对节省人动力。由于不需要清粪,按常规饲养,能增强每员饲养量。
1.3 正常情况下可节省药费,猪吃了微生物菌以后,能帮助消化,还有一定程度下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并且发酵床养猪法减少了药物的使用,同时减小了猪肉的药物残留问题。
1.4 节约水和能源,常规养猪,需大量的水来冲洗,而采用此法只需提供猪只的饮用水,能省水80~90%%;发酵床产生热量,猪舍冬季无须耗煤耗电加温,节省能源支出。
1.5 据商业机构推广材料强调能节省饲料,原理是粪便给菌类提供丰富的营养,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体蛋白,猪只通过拱食圈底填充料中的菌体蛋白,补充了营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对节省一部分饲料。
1.6 垫料在使用1年半后,形成可直接用于果树、农作物的生物有机肥,达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效果。
2、 发酵床养猪的缺点: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处亚寒带,在实践过程中确实效果明显,但在我国不少地区,许多养猪人经过试验后却发现发酵床养猪法也存在不少不足之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发酵床养猪法猪舍内不能使用化学消毒药品和抗生素类药物,如果使用,将杀灭和抑制微生物(所谓的益生菌),或抑制其繁殖,使得微生物的活性降低,虽然推广的商业机构强调发酵床养猪疾病较传统饲养发病率会下降,但不是不会发生,而当猪场和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时,养猪同行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不用药,猪生长速度缓慢,成活率和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均降低,利益得不偿失,另外,所谓的益生菌是不可能抑制病毒,当猪场发生蓝耳病、圆环病毒等常见病毒性疾病,或者口蹄疫、猪瘟等烈性传染病时,连化学消毒药都不能使用,单纯靠隔离治疗疫病是不可能受控制的,但一用药就不能再发酵了,并且病毒将长期存在在发酵床养猪猪舍的温床上,一旦发病将损失惨重。 发酵床养猪猪只不可能不会得病,菌种在这个浓度下是很脆弱的,相对于这些年来养猪造成的耐药菌根本不是对手。
2.2 建设成本高,猪舍占地面积大,100平方米只能养50-70头猪(每头猪占地面积1.5平方米),而目前规模化养猪可饲养100头,现有的猪舍不能用,要一大笔费用来改造(要垫3尺厚的锯木,而且要杂木的)。
2.3 养猪成本不一定能下降。有些发酵床养猪法的推广者强调一次性喷洒菌液可以维持很长时间的菌种生长。要知道,菌种的生长是和垫料的组成以及温湿度直接相关。就目前所呈现的比较粗犷的垫料组成(甚至垫料的组成成分还可以根据当地资源进行调配),能否对菌种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呢?显然不行,那就需要定期喷洒,但菌液的成本代价又是非常高的,因为对浓度要求比较高,势必会增加成本。另外,猪在猪栏活动范围大,跑来走出消耗能量,饲料转化率可能下降。
2.4 发酵床是靠木屑、米糠等粉状物吸收猪的排泄物,而猪有拱食的习惯,木屑、米糠等粉状物会因为猪 拱食物进入呼吸道,造成呼吸道疾病。
2.5 发酵后在垫料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毒素,猪有拱食的习惯,猪只采食霉菌毒素后,常引起免疫抑制,抵抗力下降,饲料报酬不升而降。
2.6 夏季猪舍内温度过高,影响猪的生长发育,日本是高层养猪,很多猪场猪舍内均装有空调,而发酵床养猪猪舍内发酵起来温度太高,夏天不利于猪的健康生长。特别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本来气温就很高,发酵散热虽然表层温度并不高,但使猪所处的环境温度上升,猪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有所下降。
2.7 床面湿度必须控制在 60% 左右,湿度过低不利于微生物繁殖,并会导致猪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而湿度过高猪寄生虫病危害严重,猪在啃食菌丝时将虫卵再次带入体内而发病,而且皮肤病危害严重。
2.8 发酵床养猪法猪群转群较为不便,饲喂也较麻烦,如果没有配合较先进的饲喂设备,饲养员的劳动量不一定能降低。
2.9 由于猪舍是半开放式的,受外界的环境变化的影响,如何使菌种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都能发挥较高的效率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床的发酵速度就会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尿。 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大规模推行发酵床养猪法仍值得探讨,客观地说,目前发酵床养猪法比较适合我国北方地区规模较小的养猪户(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