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好![笑脸][笑脸][笑脸]
具体如下:
1、品种及栽培地块选择
1.1 因地制宜,选择抗性强,品质优的品种。
1.2 地块选择:选择松软肥沃、透气性良好的砂质壤土,土壤PH值5.5-7.6的范围,最适宜PH值6.5的土壤。栽培地的水、土、气环境须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
2、育苗
2.1 用种量:每亩大棚75-100克。
2.2 大棚黄瓜早春栽培育苗须用塑料大棚、电热丝加热等保温设施,移苗用塑料营养钵。
2.3 营养土配制
2.3.1 营养土配方
园土60-70%,堆肥或栏肥20-30%,焦泥灰5-10%。
2.3.2 园土可从竹园中取肥土,或一般的菜地上取土,要求从至少2年内未种过瓜类的地块选取10-15cm以内的表土。
2.3.3 营养土的堆制和消毒:选地势高燥的地方,一层园土,一层栏肥,每层园土上泼人粪尿,堆后使有机肥充分腐熟。为了防病,堆置后的床土,还要进行消毒处理,用40%福尔马林水剂0.25公斤,加水25公斤,喷施在1000公斤的床土,充分拌均后堆置,并覆盖旧薄膜使之不通气,闷7-10天,再揭开通气。
2.4 播种管理
2.4.1 播种期:大棚黄瓜早春栽培播种时间12月中下旬。
2.4.2 种子处理和催芽:先用50℃-55℃的温水浸种15分钟-30分钟后,用湿无纺布或湿毛巾包好,放在25℃-30℃的地方,保持温度,经过36小时-48小时催芽,当见芽时即可播种。
2.4.3 播种:播种前应准备好播种床,在播种床表面覆盖4-5厘米厚的营养土,并加以平整。播种时应浇足底水,使床表土充分湿润。黄瓜播种采用条播,播后覆盖0.5-1.0厘米的细营养土,浇足水。
2.4.4 播种床管理:从播种到子叶出土,需要维持较高的温度,白天25℃-30℃,夜间20℃左右,幼苗出土后适当降温,白天25℃左右,晚上16℃左右,苗床保持湿润,浇水选择晴天中午。
2.5 假植:当播后4-5天子叶转绿时,一次移苗到营养钵内,每钵1株,移后浇透水,温度需保持25℃-30℃,3-4天还苗后,床温降至白天20℃-25℃,夜间14℃-16℃,以防徒长。假植床经常保持湿润,结合喷洒5-10%淡粪水。
3、定植
3.1 栽培方式:大棚黄瓜早春种植应在大棚内套1个内大棚,或内大棚套中棚加小拱棚。
3.2 覆盖材料:高保温PE无滴多功能膜或者EVA消雾高保温膜。
3.3 整地施基肥:整地做畦,畦连沟宽1.5米,沟深0.3米,每畦栽2行。基肥施充分腐熟猪栏肥4000公斤,加过磷酸钙100公斤或加45%复合肥50公斤,或者每亩施生物有机混合肥150公斤,加过磷酸钙100公斤或45%复合肥50公斤。
3.4 定植时间:1月下旬-2月上旬,苗龄控制在40-50天左右。
3.5 株行距离:株距25-30厘米,行距50-55厘米,栽植密度为每亩1800株左右。
3.6 定植方式:选择株高15-20厘米,有5-6片真叶,茎粗节短,叶厚,根系发达的苗。宜在晴天定植,栽后浇定根水加稀淡粪水或喷施植物动力2003,以利早活发根。栽前平整畦面,栽后覆盖地膜,在苗位上开洞引苗,洞口塞泥封膜。
4、田间管理
4.1 温度管理:刚定植立即闷棚,目的提高地温,尽快缓苗。缓苗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放风,应保持24-28℃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夜间最低温度维持在12℃左右。
4.2 水分管理:黄瓜属浅根系作物,根量较少而极不耐旱,一般采用勤施薄水的原则,定根水浇得不须太多,缓苗后土壤较干,须在晴天午前浇一次缓苗水(如土壤很湿则可以不浇),使根系吸肥、吸水借以壮苗。根瓜初生控水份,当根瓜座住(瓜长13-17厘米)时开始浇水。黄瓜进入盛瓜期时大量浇水,每2-3天浇水一次,浇水宜在早晚进行。进入顶瓜生育期,回头瓜在生长时,浇水与施肥相结合。
4.3 追肥:追肥以薄肥勤施的原则进行。盛果前期结合浇水每采收100公斤黄瓜施尿素或复合肥2.0公斤。盛果中后期以喷施叶面肥进行追肥为主。
4.4 搭架和整枝:用2米的竹杆作架材,搭交叉人字形架,交叉处用横杆固定,主蔓结瓜品种,一般要摘心,待主蔓长到25片真叶时进行。第一瓜以下侧蔓要及早除去,中期及时打掉底部黄、老的叶片,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5、病虫害防治
5.1 主要病虫害
5.1.1 危害黄瓜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苗期立枯病、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疫病、根结线虫病。
5.1.2 危害黄瓜的主要虫害有蚜虫、潜叶蝇、茶黄螨、朱砂叶蟥、瓜绢螟。
5.2 发生情况及重点防治对象。12月-2月上旬危害黄瓜苗期病害主要是猝倒病、炭疽病;虫害有蚜虫、地老虎。2月中旬-4月上旬危害黄瓜主要病害是疫病、枯萎病、炭疽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
4月中旬-5月上旬温度上升,除发生疫病、炭疽病等病害外,霜霉病也有发生;虫害增多主要是螨虫、蚜虫、红蜘蛛、潜叶蝇、瓜绢螟。5月中-6上旬雨水较多,温度上升,主要病害以霜霉病为主,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可能发生;虫害较少。6月中-6月下旬温度上升根结线虫病易发生。
5.3 防治策略:以农业防治为主,适时适期采用化学防治方法。
5.4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避免与瓜类蔬菜连作,深沟高畦,叶面多喷施磷酸二氧钾,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高温闷棚减少霜霉病危害,严防积水,注意清洁田园。
5.5 化学防治
5.5.1 霜霉病可用72%克露WP500-800倍液、64%杀毒矾WP800倍液,25%甲霜灵WP300-500倍喷雾防治。
5.5.2 猝倒病、立枯病用50%多菌灵WP1000倍液灌根防治。
5.5.3 白粉病可用15%三唑酮WP750-1500倍液喷雾防治。
5.5.4 炭疽病、疫病可用80%代森锰锌WP500-800倍液或70%乙磷铝锰锌WP800倍液喷雾防治。
5.5.5 细菌性角斑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SC4000倍液喷雾防治。
5.5.6 根结线虫病可用40%毒死蜱EC500倍液喷施土面。
5.5.7 蚜虫可用0.6%阿维菌素EC1000倍液喷雾防治。
5.5.8 潜叶蝇可用0.6%阿维菌素EC1000倍液、40%毒死蜱EC500倍液喷雾防治。
5.5.9 朱砂叶螨、菜黄螨用0.6%阿维菌素EC1000倍液、0.3%苦参素水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5.5.10 瓜绢螟可用5%锐劲特SC1000倍或40%毒死蜱EC500倍液喷雾防治。
6、适时采收,分级包装,打上品牌,上市销售。
仅供参考,互相交流学习,祝你生活愉快!
有机蔬菜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允许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蔬菜。那么有机蔬菜的种植标准有哪些?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有机蔬菜的种植标准基地选择
1、基地环境要求
有机蔬菜的种植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区和生活垃圾场所等。
2、地块完整
基地的土地应是完整的地块,其间不能夹有进行常规生产的地块,但允许存在有机转换地块;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与常规地块交界处必须有明显标记,如河流、山丘、人为设置的隔离带等。
3、有机转换
必须有转换期由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2年时间;多年生蔬菜在收获之前需要经过3年转换时间才能成为有机作物。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之日起计算,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有机生产要求操作。经1年有机转换后的田块中生长的蔬菜,可以作为有机转换作物销售。
4、建立缓冲带和栖息地
如果邻近常规地块的污染可能影响到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中的地块,则必须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防止临近常规地块的禁用物质漂移,保证有机地块不受污染。在种植基地周边应设置天敌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
栽培管理
1、种子和种苗的选择
应选择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如果市场上得不到已获认证的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如在有机种植的初始阶段),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或种苗。但其种子和种苗应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且对病虫害有抗性,同时在品种的选择中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种子和种苗。
2、轮作清园
基地应采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绿肥在内的至少3种作物进行轮作;在1年只能生长一茬蔬菜的地区,允许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两种作物轮作,禁止连续多年在同一块地种植同一种作物(牧草、水稻及多年生作物除外)。前茬蔬菜收获后,彻底清理基地,将病残体全部运出基地外销毁或深埋,以减少病害基数。
3、配套栽培技术
通过培育壮苗、嫁接换根、起垄栽培、地膜覆盖、合理密植、植株调整、合理灌溉等技术,充分利用光、热、气、水等条件,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的环境,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肥料施用
1、施肥原则
通过回收、再生和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来补充因作物收获从土壤中带走的有机质和土壤养分,保证施用足够数量的有机肥,辅以生物肥料,以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营养平衡和土壤生物活性。
2、施肥种类
①有机肥,如源于本基地的饼肥、堆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等。
②生物菌肥,包括腐殖酸类肥料、根瘤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③遇特殊情况,如处于有机转换期或证实有特殊的养分需求时,经认证机构许可可以购入一部分基地外的肥料,如钾矿粉、磷矿粉、氯化钙等有机复合肥或有机专用肥。
3、施肥技术
①有机肥在堆制过程中,允许添加来自于自然界的微生物,但禁止使用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
②天然矿物肥料和生物肥料不得作为系统中营养循环的替代物,矿物肥料只能作为长效肥料并保持其天然组合,禁止采用化学处理提高其溶解性。
③限制使用人粪尿,必须使用时,应按相关要求进行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并不得与蔬菜食用部分接触。禁止在叶菜类、块茎类和块根类蔬菜上使用。
④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城市污水污泥。
4、施用方法
①施肥量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应做到种菜与培肥地力同步进行。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kg,追施有机专用肥100kg。
②施足底肥将施肥总量80%用作底肥,结合耕地将肥料均匀地混入耕作层内,以利于根系吸收。
③巧施追肥对于种植密度大、根系浅的蔬菜可采用追肥方式,当蔬菜长至3-4片叶时,将经过晾干制细的肥料均匀撒到菜地内,并及时浇水。对于种植行距较大、根系较集中的蔬菜,可开沟条施追肥,开沟时不要伤断根系,用土盖好后及时浇水。
病虫草害防治
1、病虫防治
①选用抗虫抗病品种通过选用抗性品种,或用非化学药剂进行种子种苗处理,培育壮苗。
②合理轮作蔬菜地连作会加剧病虫害发生、所以有机蔬菜生产中推行水旱轮作,这样会在生态环境上改变和打乱病虫发生小气候规律,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③科学管理通过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起到防止病虫的作用。在地下水位高、雨水较多的地区,推行深沟高畦,利于排灌,保持适当的土壤和空气湿度,营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湿温度环境,对防止和减轻病虫害具有较好的作用。
④生物、物理防治利用防虫网、害虫天敌和生物农药进行害虫捕食和防治;利用害虫固有的趋光、趋味性来诱捕害虫。
2、草害管理
①田间杂草要及时人工清除。也可利用黑色地膜覆盖,提倡运用基地秸秆覆盖或间作的方法,避免突然裸露,控制杂草生长。
②在使用含有杂草的有机肥时,需要使其完全腐熟,从而杀灭杂草种子,减少带入田地杂草种子数量。
③通过采用限制杂草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如轮作、种植绿肥等)控制杂草;允许采用机械和电热除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和化学除草剂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