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食心虫,卷蛾科,小食心虫属的一个物种(北纬40~50°地区较多)。幼虫蛀果为害,蛀果前常在果面吐丝结网,于网下蛀入果内排出少许粪便。
后流胶,粪便排于果内,被害幼果常在虫孔处流出泪珠状果胶,不能继续正常发育,渐渐变成紫红色而脱落。因其虫道内积满了红色虫粪,故又形象地称之为“豆沙馅”。成长果被蛀部分脱落,对产量与品质影响极大。
特征。成虫:体长4.5~7毫米,翅展11~14毫米,体背灰褐色,腹面灰白色。发生规律北方年生1~4代,大部分地区2~3代。均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周围土中、杂草等地被下及皮缝中结茧越冬。
李树花芽萌动期于土中越冬者多破茧上移至地表1厘米处再结与地面垂直的茧,于内化蛹,在地表和皮缝内越冬者即在原茧内化蛹。李树落花后,越冬代成虫羽化,昼伏夜出产卵,卵经4—5天孵化,第一代幼虫出现,幼虫蛀果为害,1个幼虫可为害2—3个果,15---20天后,幼虫老熟脱落入土或钻树皮裂缝内结茧化蛹,蛹期7天左右,出现二代成虫,成虫盛期为7月中旬,完成一个世代约30---45天左右,世代重叠。
防治方法:
1、在落花末期(95%落花)小果呈麦粒大小时,喷第1次药,使用“顺发宁”、“爱秋”皆可,同时加一袋生农“施定康”每隔7~10d喷1次,高效杀灭食心虫、蚜虫及卵块,阻断害虫的繁殖进程。
越冬代成虫羽化前即李树落花后,在树冠下地面撒药,如“绿亨毒辛”,重点为干周半径1米范围内。黄昏后,毒杀羽人成虫,可喷洒40%辛硫磷每亩0.8~1公斤,加水50~90倍喷洒,有良好效果。如药剂缺乏可压土6~10厘米厚拍实,使成虫不能出土,羽化完毕应及时撤土防止果树翻根。
2、卵盛期至幼虫孵化初期药剂防治,用:“施定康”+“顺发宁”喷施树冠及树杆,可高效防治食心虫、蚜虫、木虱及卵块,阻断害虫的繁殖进程。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入一袋“哒螨单甲醚”一并防治红蜘蛛。
3、有条件的可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可用性诱剂测报成虫发生动态,指导树上药剂防治。
食心虫防治的关键:在于阻断其繁殖链条,使其成虫不能产卵,即使有幸产卵成功也是废卵,爱华植保技术推广的杀虫、杀卵剂“施定康”就有上述功能,并对多种害虫如:蚜虫、蓟马、木虱等有较强的杀虫、杀卵的功效,是果农朋友们不可多得的好药。能起到省钱、省工的作用,多次使用后,果园的虫害发生会显著减少。
笔者于2004年春进行了李树施用多效唑控长效应试验,报告如下。 试验在铁岭县李千户乡温泉果园进行。供试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为江苏省建湖县农药厂生产。供试品种为晚红李,2000年定植,株行距3m×4m。选干径和长势相近的李树,设株施多效唑12g、6g和对照共3个处理,单株小区,随机排列,重复5次,4月22日土施。冬剪前调查各处理的新梢长度、粗度、节间长、发枝量和副梢生长情况。
试验结果表明,株施6g和12g多效唑,对李树新稍加长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株施6g的新梢平均长72.96cm,比对照降低39.99%;株施12g的新稍平均长度51.52cm,比株施6g降低29.39%,比对照降低57.62%。
施用多效唑对李树新梢的加粗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株施6g的新梢平均粗0.661cm,比对照降低35.86%;株施12g的新梢平均粗0.439cm,比对照降低57.42%,差异均极显著。
施用多效唑后新梢节间长度与对照比较均达差异极显著水平,株施12g的新梢平均节间长度为1.71cm,比对照降低31.6%;株施6g的为2.062cm比对照降低17.52%。
施用多效唑对李树发枝量(包括副梢)有明显的影响。在各处理的5株树上各选10个大枝,调查其发枝量。结果表明,株施6g多效唑的平均10个大枝的发枝量为189条,比对照减少45.17%;株施12g的为131.6条,比对照减少61.79%。
施用多效唑对副梢的生长有强烈抑制作用。株施6g多效唑的,平均10个大枝上的二次枝为33条,仅为对照二次枝数量的1/6;株施12g的为13.6条,仅为对照二次枝数量的1/15。施用多效唑后三次枝发生数量更少,株施6g和12g的10个大枝上三次枝分别只有2.55条和1.37条,为对照树三次枝数量的1/4和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