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内蒙古霍林郭勒市海拔多少 大概海拔有八百多吧!
问题二:霍林河比通榆县海拔高出多少 8米左右
中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
海拔: 147米
中国白城市通榆县霍林河
海拔: 153米
问题三:霍林郭勒怎么样… 霍林郭勒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2000多个县级地区中位列254位,四年提升了551个位次,居中国西部百强县第35位、蒙东第2位,竞争力等级连续跃升3个级次,提高到B级。--GDP总量从1986年的1500万元,跃升为2007年的80.3亿元。--财政收入从1986年的137.6万元,飙升至2007年的11亿元。 好玩的地方 保留完整的原始草原、怪石嶙峋的罕乌拉山、蜿蜒起伏的金界壕、溪流淙淙的霍林河.
问题四:内蒙古沙尔呼热海拔多高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郭勒市沙尔呼热镇
海拔: 916米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郭勒市沙尔呼热
海拔: 821米
问题五:霍林河的干流概况 发源于扎鲁特旗西北部,经霍林郭勒市进入兴安盟科右中旗,经白音胡硕、高力板、在义和道卜苏木流出内蒙古进入吉林省,该河属于松花江流域的嫩江水系。河道全长590公里,在通辽市境内河流长度88公里,流域面积4759平方公里。 霍林河是市境内最大的河流。霍林河蒙古语称霍林郭勒。霍林河属松花江 流域嫩江水系,发源于市区西南30公里的罕山北麓。自南向北流经市区,然后东折,全长590公里。在霍林郭勒市境内有查格达河、芒给尔河、和热木特河、巴润布尔嘎斯台河、浑迪音河5条内陆河汇入。霍林河各支流具有流程短、流量小的特点。霍林河一般最大流量为1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0.37立方米/秒。1989年观测,霍林河最大流速(流速仪)2.73米/秒。各种重现期(频率)最大流量:10年一遇为82.5立方米/秒;20年一遇为132立方米/秒;50年一遇为214立方米/秒;100年一遇为300立方米/秒。 霍林郭勒(河) 霍林河,蒙古语叫做霍林郭勒.史料《蒙古游牧记》,《哲里木实剂》载为哈古拉河.公主陵出土的石碑上记为萨?哈古拉河.意为饭茶河,是本旗内最大河流.,属松花江流域嫩江水系。它发源干扎鲁特旗特格罕山西麓,向北流至珠斯化折向东,流至西斯力哲铁路九孔桥(科右中旗,霍林郭勒市、扎鲁特旗三旗市交界处)流入兴安盟科右中旗境内。经哈日诺尔、巴仁哲里木.吐列毛杜、巴扎拉嘎、杜尔基、代钦塔拉、 西日嘎、 自音胡硕镇、布敦花,巴仁太本,高力板镇、义和道卜,新佳木等十二个苏木、镇境地,注入洮南市界。在《特大丰水年》记载1910年,1939年曾注入查干挠尔泡子再注入嫩江。霍林河千流全长590公里,流域面积为27840平方公里,本旗境内纵长258公里,流域面积14113平方公里。其主要支流有界生吐河,坤都冷河、准哲里木河,敦都乌苏、 巴彦哈拉河等五条常年径流河。落差为1042.2米, 坡降为千分之1.77米。 流量多年平均为11.6立方米。在其流域有吐列毛杜至巴扎拉嘎、杜尔基乌兰中、布敦花、巴仁太本、义和道卜等五处万亩以上灌区和一座容量为11800万立方米的翰嘎利旁侧水库.她是为沿途地区15.4万亩农田和5万亩草牧场提供灌溉用水的主要水资源。是本旗农牧渔业赖以兴旺发达的可靠条件。 发源于通辽市扎鲁特旗后福特勒罕山北侧,由西北向东南斜贯科右中旗后出境。全长590公里,境内长271公里,流域面积6674平方公里。河源至出境处高差1209米,平均比降1.82‰。主要支流有坤都冷河、阿尔浑德仑河、乌布坤都勒河,上游植被较好,河道基本稳定。中下游属丘陵平原区,多荒漠沙坨,河道宽浅,河床不稳,河床由细沙组成。多年平均径流量3.67亿立方米。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巴彦呼舒站24年系列中,最大年径流量是最小年径流量的18.6倍。最大洪水出现在1993年8月2日,最大洪峰流量为337立方料秒,多年平均流量为11.6立方料秒。含沙量上游略大。吐列毛杜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l:22/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17.4吨,侵蚀模数21.8吨/平方公里。河水水质良好。 霍林郭勒市河流主要分为三个流域:一为霍林河流域;二为敦德诺尔流域;三为乌拉盖流域。霍林河是霍林河流域的主要水系。它发源于扎鲁特旗西北部福特勒罕山北麓,流向东北,经霍林郭勒地区后折向正东,在兴安盟科右中旗吐列毛都与南来的坤都冷河汇合,再折向东南,流经白音胡硕、高力板、通榆、入查干泡子,在大安市以下汇入嫩江。干流全长590km,流域面积为27840km2,其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面积为12019km2,长......>>
问题六:霍林河有什么景点、 霍林河好玩点的景厂有:怪 山,霍林河草原,金界壕,人工森林 需了解更多的旅游资讯,就上guilinbooking
问题七:霍林河的支流湖泊 坤都冷河,由上游乌布坤都冷河和阿日坤都冷河于扎鲁特旗乌兰哈达苏木塞布尔附近汇流而成,由汇流口再流12公里入科右中旗境。 坤都冷河,霍林河的最大支流。它发源于扎鲁特旗特格罕山的东麓,流经扎鲁特旗的阿鲁坤都冷、鸟兰哈达和本旗坤都冷苏木的全境,于吐列毛杜镇南一公里处汇人霍林河。全长为139公里,集水总面积1888平方公里,其中在本旗境内有81.5平方公里,落差为499.5米,坡降千分之3.59米.年平均流量为6.7立方米。流域区内有一处万亩灌区即坤都冷灌区,是本旗北部山区发展农牧业的主要水资源之一。 乌布坤都冷河,坤都冷河上源一支。蒙古语称岭南横河,发源于巴雅尔吐胡硕镇阿拉坦大巴(金岭)南麓阿巴斯。海拔高1133.8米,流经巴雅尔吐胡硕镇、乌兰哈达苏木,境内河长56公里,流域面积1097平方公里; 乌布日昆都楞郭勒(乌布坤都勒河、乌布坤都冷河),位于扎鲁特旗鲁北镇北90公里。发源于阿拉坦大巴音阿木斯。乌布日昆都楞郭勒,蒙古语,岭南横河.沙石质常年河,境内全长58公里,河床宽5米,河道比降1/200,流量1.61米每秒,流域1016平方公里,结冰期130天,有鱼类。属嫩江水系。 阿日坤都冷河,坤都冷河上源一支。蒙古语岭北横河,发源于罕山林场特格音罕山西,海拔高1426.2米,流阿日昆都楞种畜场、巴雅尔吐胡硕镇和乌兰哈达苏木夏营地,境内河长100公里,流域面积2243.2平方公里。 阿日昆都楞郭勒(阿尔浑德仑河、阿日坤都冷河),位于扎鲁特旗鲁北镇北148公里。阿日昆都楞郭勒;蒙古语,岭北横河。发源子特格音罕乌拉西之段道哈布其拉,沙石质常年河,境内全长100公里。主河床宽10米,河道比降1/600,流速3.4米每秒.结冰期150天,有杂鱼。属嫩江水系。 霍林郭勒市境内有淖尔3处(“淖尔”,蒙古语,汉译为湖泊或大泡子)。分布在南界偏西的敦德淖尔盆地,分别是辉特扎哈淖尔、敦德淖尔、扎哈淖尔。辉特扎哈淖尔(蒙古语,汉译为北边之湖)。位于市区西南26.7公里,是霍林郭勒市湖泊中水量最大的湖泊,水面面积1.63平方公里。敦德淖尔(蒙古语,汉译为中间之湖)。位于市区西南24.5公里,处在辉特扎哈淖尔和扎哈淖尔中间,水面面积0.77平方公里。扎哈淖尔(蒙古语,汉译为界湖)。位于市区西南22.1公里,是霍林郭勒市与扎鲁特旗交界湖,水面面积0.53平方公里。三湖水均微咸,牲畜可饮用。 达拉沁哈嘎,有人也叫做毛都哈嘎。位于科右中旗白音胡硕镇东北约8公里处,是一个四面环绕坨丘的小盆地里天然集水而形成的自然泡子。面积2200余亩,自然库容约180万余立方米。由于水源缺乏,水质碱性加浓等原因,1985年开始,进行开拓性的人工兴利工作,自然物很少,只供性畜饮用,自然价值很低。从1985旗里从多方面筹集资金,以人工措施从翰嘎利水库引水,改善水质,按设计创造容350万立方米水、产生近万亩水面的大型养鱼场,其效益可观。可与翰嘎利水库形成姊妹式养鱼基地,被誉为科尔沁深处的两颗明珠。朝和尔哈嘎,位于科右中旗巴彦茫哈苏木西北10公里处。水面面积为5000亩,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2.5米。水源靠引霍林河水和降水补给。水质良好,利于养鱼。已建为巴彦茫哈苏木渔场。 牛心套保泡,位于大安县西南边界大岗子乡内,西临通榆县霍林河北股河道,西北与洮安县郭家店泡子一坝相隔。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7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这里本是一片沼泽湿地,1960年大安县在湿地东侧修建七处总长1.2公里的围堤,当年7月由洮儿河三顶召分洪蓄水1亿立方米。后因上游无水,一度干涸。1976年由芦苇公司投资从......>>
问题八:介绍一下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疆,西北紧邻蒙古和俄罗斯。面积110万平方公里;人口2326万;以蒙古族和汉族数量最多,此外,还有朝鲜、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全区分设7个盟,辖5地级市;其下又辖15县级市、17县、49旗、3自治旗。首府呼和浩特市。包头、乌兰察布、乌海、海拉尔、通辽等为区内主要城市。
全境以高原为主,多数地区在海拔1000米以上,通称内蒙古高原。主要山脉有大 兴安岭、贺兰山、乌拉山和大青山。东部草原辽阔,西部沙漠广布。有呼伦湖、贝尔湖 等著名湖泊,黄河流经本区西南部。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地域辽阔,各地差异较大;多数地区四季分明;夏短冬长,较为干冷。年均气温一1~10摄氏度;全年降水量约50~450毫米。已探明矿藏60余种,稀土、煤、银等储量巨大。草原面积居全国前列,大兴安岭林区木材蓄积量较大。
内蒙古工业在建国后发展较快,以采矿、冶金和稀土工业为骨干,毛纺、森工、机械、食品、建材、化工全面发展。本区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牧区草场肥美,三河马、三河牛和内蒙古细毛羊均为著名畜种。农区集中于河套平原与东南部丘陵谷地,出产小麦、莅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胡麻、甜菜等经济作物。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疆域辽阔,地跨“三北”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东起东经126度29分,西北东经97度10分,东西直线距离为400多公里。内蒙古东部与黑龙江 、 吉林、辽宁三省毗邻,南部、西南部与河北、山西、陕西 、宁夏四省区接壤,西部与甘肃省相连,北部与蒙古国为邻,东北部与俄罗斯交界,国界线长达4221公里。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12.3% 。
地质地貌
内蒙古的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从东北向西南延伸3000公里,地势由南向北、西向东缓缓倾斜。一般地区海拔 1000米- - 1500米。内蒙古高原可划分为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和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高原四部分。高原上分布着辽阔的草原,是我国著名的天然牧场,还分布着一部分沙漠。高原边缘的山峦,主要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这些山脉的位置和走向,构成一条牧业区与农业区的分界线。高原的外沿,分布着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和辽嫩平原。这三个地区,除鄂尔多斯高原土质较差和比较干旱以外,其他两个地区均为肥土沃野,是自治区的主要农耕地带。
气候特点
内蒙古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多数地区冷季长达5个月到半年之久。其中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从南向北由零下10oC递减到零下32摄氏度,夏季温热而短暂,多数地区仅有一至两个月,部分地区无夏季。最热月份在7月,月平均气温在16oC--27oC之间,最高气温为36oC--43oC。气温变化剧烈,冷暖悬殊甚大。降水量受地形和海洋远近的影响,自东向西由500毫米递减为50毫米左右。蒸发量则相反,自西向东由3000毫米递减到1000毫米左右。与之相应的气候带呈带状分布,从东向西由湿润、半湿润区逐步过渡到半干旱、干旱区。这里晴天多,阴天少,日照时数普遍都在2700小时以上,长时达3400小时。冬春季多风大,年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蕴藏着丰富的光热、风能资源。
土壤条件
内蒙古地域辽阔而宽广,土壤种类较多。根据土壤属性的不同,内蒙古土壤可分为9个土纲、22个土类。全区土地带由东北向西南排列,依次为黑土地带、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
问题九:珠斯花城市怎么样 珠斯花市也叫霍林郭勒市霍林郭勒市区面积2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7万余人。霍林郭勒拥有的怪山,因其山形古怪而得名,这座山脉长度为2000余米,海拔1199.3米 的奇景,早已被游客认同,因为站在怪山山顶,小城的风貌尽收眼底,草原、山川、城市的景色已一揽无余……
霍林郭勒市境内拥有的金界壕,把一道十二、三世纪的宏伟建筑工程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这里穿境而过的一道东起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总长5000多公里,在霍市境内全长30公 里。霍林郭勒拥有的静湖,其实是人工蓄水而成的水面为7.3平方公里的湖泊。碧波荡漾的水面为草原增姿添色,为山川接风洗尘,虽无洞庭之美,但也具有渔米之乡的韵味,岸边的蒙古包好似一朵朵白莲花,散落的牛羊又如珍珠撒……
霍林郭勒市拥有的煤矿,是一道现代工业文明的新景观,凡是到过霍林郭勒市的客人,没有不去煤矿生产现场的理由,诺大的矿坑,机声隆隆,乌金滚滚,仅那些矿山设备就足够叫人眼花缭乱。当一列列满载着煤炭的火车驶出煤海驰向远方时,怎能不感叹这里的富饶呢?宝藏出草原,宝藏富草原。
辉特扎哈淖尔草原旅游区位于霍林郭勒市西部,是一处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草原。这里,一个独具特的草原旅游区渐渐形成。到那里,可以骑马、射箭、坐勒勒车;可以吃手把肉、喝奶茶、品尝蒙古族风味的食品。一望无际 的草原会使人心胸开阔,忘掉忧愁……
绿色的怀抱――博大、浑厚;温馨、浪漫……
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用水量主要用于
摘 要: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之一。20世纪以来,由于世界各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剧增,缺水已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城市缺水状况,越来越加剧。黑龙江省水资源属于中国北方较多地区,但降水分布不均,春旱和夏涝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农业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应优先发展水稻。农业水资源较少的地区发展旱田节水灌溉,应优先选择菜瓜果类高效益作物和对生产影响较大的种子苗木等。其次是扩大玉米催芽坐水种面积。第三是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农业;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131-02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用水占水资源比重大。在非农业用水增加、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进步和气候变暖等相关因素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是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支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现状
1.水资源较丰富,农业发展空间大。黑龙江省内分布有相对独立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四个水系。全省水面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8%左右。黑龙江全省地表水资源量656亿m3,地下水资源量273亿m3,扣除两者间的重复计算,水资源总量为772亿m3。
黑龙江省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7%,比全国高出25个百分点,这对于发展发展灌溉农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黑龙江省主要的江河干流水库和拦水坝数量过少,单位面积水库数量与全国平均值相比相差5~6倍,与吉林省和辽宁省相比相差也很大,径流水控制率不到30%。黑龙江省今后可以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有:(1)嫩江和松花江干流水,上游吉林、内蒙古和辽宁三省区径流水汇入嫩江和松花江干流,横穿松嫩、三江两大平原,以及哈尔滨、齐齐哈尔和佳木斯等大城市,可为工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发挥更大作用。(2)地下水,2005—2009年平均地下水资源272.4亿m3,人均占有量达到712m3,排在全国31个省市区第九位。特别是东部三江平原地下水埋藏深度较浅,适合发展灌溉农业。(3)国境界河水,作为与俄罗斯国境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兴凯湖,有丰富的水资源。“两江一湖”又位于土地资源丰富的三江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2.全省降水分布不均,地区差别明显。黑龙江省夏季温度与全国相比较低,蒸发量也较小,作物生育期间湿度较大。但黑龙江省不同季节降水量和蒸发量同样存在明显的差异,形成了春季干旱期和夏季多雨期,这对农业生产不利。黑龙江省春季普遍存在干旱,以西部松嫩平原最为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甚至出现春旱连夏旱。并且黑龙江省耕地大多为大平原,排水性较差,所以在夏季多雨期易发生涝害,主要以东部三江平原发生频率较高,有时还会出现夏涝连秋涝。特别是不同年份季节降水变率大,各月降水变率一般为40%~80%。
二、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1.实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由于目前农业用水存在着很大的浪费,使得世界水资源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所以发展高效用水的农业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不仅是解决未来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把握住农业灌溉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尽可能大地提高农业灌溉各个环节中水的转化和产出效率,使得农业灌溉过程既节水又高产,实现高效用水的目的。另外,在采用技术措施的同时,黑龙江省还应该重视非技术措施,如完善管理体制和技术服务体系,农业水资源立法,农业供水水价的合理调整等,从而提高农业用水的管理水平,提高田间作物水的生产率。
2.大力提倡效益优先。通常,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成本比较大,效益回报时间长,所以应以国家投资建设为主。除基础设施和设备投资外,还应该注意相关设备的使用成本,以保证灌水技术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广使用。在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尚欠发达和农民收入水平还较低情况下,地方政府和农民大量配套资金能力很有限,国家增加水利工程建设,就必须充分考虑配套设备和使用成本等相关环节,以确保水利建设资金投入预期效果。
3.快速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农业是农业合理用水的高度概括,是一项农业、水利技术紧密结合,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的宏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提到较多的是灌溉节水,但这仅仅是节水农业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它还包括农艺节水措施(抗旱高产品种选育、作物合理布局、适水种植、覆盖保墒、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化学调控等)和农业管理节水(政策、法规与体制)。节水农业要发展,技术是依托,管理是关键。因此,只有加强农业用水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管理,因地制宜地发展各项节水技术的综合集成,最大限度地减少农田灌溉各个环节中水的损失,提高水资源的总体利用效率,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节水。而这也正是解决中国水问题的根本途径所在。
4.平衡发展。2004—2009年五年间,黑龙江省人均用水量增加22.1%,比全国人均增值高17.4个百分点。2009年人均用水量830m3,比全国人均448.1m3高85.2%,其中主要是农业用水增加,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增速则低于全国平均值,这充分反映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工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优先保证的重点。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更应受到重视。水资源有明显的区域性,农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避免与人口密集区、大城市和工业集中区争水,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做好水资源利用规划,实现工业、农业、生活和生态用水平衡发展。
5.集约经营。农业生产是低产出产业,在水资源紧缺和灌水成本较高情况下,大规模生产不可能实现普遍灌溉。有限的水资源和资金发展灌溉农业,只能走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经营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把选用新品种、精量施肥、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等其他综合生产技术与农业节水灌溉密切结合,发挥相关技术的耦合效应,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
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用水量主要用于农业灌溉、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辅助性活动等。
根据测算,我国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不足1.2公斤/立方米,体积1立方米的水质量为1000公斤,所以我国生产1公斤粮食的耗水量为800公斤。
农业用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辅助性活动等,其中农业灌溉用水大约占据农业用水的90%以上,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56%左右,是农业用水的主体。
农业灌溉用水量会受到用水水平、气候、土壤、作物、耕作方法、灌溉技术以及渠系利用系数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由于各地水源条件、作物品种、耕植面积不同,所以用水量也不一样。
农业用水的精细化管理
农业用水一直都是粗放型管理,这样的管理不仅会浪费水资源而且还会使多余的农田水带有残留的农药化肥,这些化肥农药会随着土壤水流进入河体造成水体污染。一定要加强农业用水的精细化管理,对农业用水量要定期定量,合理规划农业排水地,避免带有农药残留物的水源进入河流,污染水体。
农业水利工程措施主要是对农田用水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达到改善农田的分布情况,利用农田情况和地区水利条件对农田进行水利工程规划。农业水利工程可以将农业水资源进行拦蓄、调控、分配和使用,使农田用水合理使用不浪费。在农田水利工程措施中还可以对农田灌溉方法进行调整,根据农田具体情况对农田进行滴灌、直灌或者是地表灌溉以及地下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