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灌水时期应考虑不同经济年龄时期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时还应根据苹果1年中各个物候期对水分要求的特点、气候特点和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等确定。
扩冠期的主要任务是扩大树冠,这就需要为新梢迅速生长创造条件。每年的前期(从萌芽前至8月)要满足水分的供应,使新梢叶片旺盛生长;中期(8月至10月上旬秋梢停长)可适当控制灌水,使新梢及时停止生长,充实枝条和顶芽,以防冻害和抽条;后期(10月中旬至落叶前)应供足水分,以增加树体的营养积累。
压冠期的主要任务是在生长健壮的基础上成花结果。开花前(萌芽前至开花前)为给新梢和旺盛生长的叶片供足水分,可灌水1~2次。花芽分化前和花芽分化初期(开花至秋梢开始生长,约至7月中旬)要适当控水,若干旱时可浇小水,以便抑制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率,促进花芽的形成。果实速长期(7月下旬至采收前)直至落叶前,都要满足苹果树对水分的需要,以增大果个,促进花芽分化和营养积累。在果实采收前1个月要控制灌水,避免由于灌水造成果实品质下降。砂壤土苹果园在一般情况下,全年灌水5~7次即可满足苹果树生长、结果对水分的需要。
丰产期的主要任务是调整生长和结果的相互关系,使生长与结果相协调。此期由于结果较多,生长较弱,所以需水量比压冠期多。在灌溉时应根据苹果的需水规律及土壤的含水量进行灌溉。根据李怀有试验结果,苹果从萌芽到落叶,树盘覆草、覆膜、果园清耕3种土壤管理方法的年耗水量433.5~478.5毫米,平均耗水强度2.01~2.21毫米/天。但各物候期的耗水量差异很大,其耗水规律为:萌芽期(4月上中旬)由于果树还没有抽生枝条,地表土壤含水率较小,使果树的腾发量较小,耗水强度在全物候期内最小,仅为1.21~1.47毫米/天,占全物候期平均耗水强度的58%~67%,但此期土壤的含水量常常很低,需要灌溉补充土壤水分;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树体已开始正常生长,特别是盛花期果树,耗水量明显增大,耗水强度为1.44~1.81毫米/天,砂地等过于干旱的果园此期灌水可提高坐果率,但一般果园盛花期灌溉会影响坐果,土壤不过分干旱不灌水;新梢旺长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此期为苹果的需水临界期,生长旺盛,叶片蒸腾作用强烈,供水不足,会引起大量落果及春梢生长量不足,也影响果实发育和花芽分化。果树耗水强度在全物候期内最大,为2.58~2.80毫米/天,此期应保证水分供应;新梢停长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果树耗水明显减少,耗水强度为1.50~1.62毫米/天,此期正处于花芽分化期,适度干旱有助于花芽分化,为翌年丰产创造条件;新梢二次生长期(7月中旬至9月上旬)也是果实迅速膨大期,耗水强度2.42~2.64毫米/天,此期正值伏期高温,叶面积大,蒸腾作用强烈,虽然进入集中降雨期,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土壤蒸发量大,是果树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此期耗水达152.0~165.7毫米,此期也应保证水分供应;果实成熟期(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耗水强度为2.07~2.31毫米/天,此期应控制灌水,以利于提高果实品质;落叶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耗水明显减少,耗水强度为2.01~2.21毫米/天。(2)灌水量苹果的灌水量应根据树龄和树冠大小、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和灌水方法确定。一般情况是以根系分布范围内的土壤(山地深度60厘米左右,平原砂地100厘米左右)含水量达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适宜,低于60%时需进行灌溉。灌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W=667×S×h×V×(H-HR)
W为每667米2灌水量(吨),S为灌溉面积(公顷),h为灌水深度(米),V为土壤容重(克/厘米3),H为田间持水量,HR为灌前土壤含水量。灌溉前的土壤含水量每次灌水前均需测定,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等项,可数年测定1次。同一类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差异并不大,如砂土为10%~15%,壤土为23%~25%,黏壤土为25%~27%,黏土和重黏土为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