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天福.台湾之茶业.台湾实业考察团.福建省农业厅印,单行本,1934
2 张天福.改良福建茶业与职业教育的实施.福安农校校刊,1937,1(2):2~6
3 张天福.“918”揉茶机的结构与用法.协大农报,1945,7(1):41~ 43
4 张天福.我国战后茶业建设.福建邵武明志学社丛书,1945.
5 张天福.大力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福建农业通讯,1955,5(14):13~16
6 张天福.影响茶树种植距离的因素.茶叶通讯,1964(2):67~73
7 张天福.梯层茶园表土回沟条垦法.茶叶科学,1965,6(2):72~74
8 张天福.摊凉在毛茶烘干过程中对提高品质降低成本的作用.茶叶科技简报,1977(3):9~10
9 张天福.福建茶史考.茶叶科学简报,1978(2):15~18
10 张天福.关于提高乌龙茶品质的建议.茶叶科学简报,1983(1):2~3
11 张天福.立足改革,开创我省茉莉花茶花色.茶叶科学简报,1983(2):2~3
12 张天福.关于福建制茶机械改革的意见.茶叶科学简报,1983(3):1~3
13 张天福.乌龙茶与健康.见,浙江省茶叶学会等合编.茶叶与健康文化学术研究会论文集.1983:47~50
14 张天福.花茶陈坯问题的商榷.茶叶科学简报.1984(2):6~7
15 张天福.乌龙茶的评审。茶叶科学简报,1984(4):2~4
16 张天福.发展名优茶,重在创优质。茶叶科学简报,
17 张天福.乌龙茶做青工艺的研究,茶叶科学简报,1989(3): 20~25
18 张天福.戈佩员,郑乃辉等。福建乌龙茶。福州:福建科学出版社,1990
19 张天福.焦海冕,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中间试验报告。茶叶科学简报,1990(1):1~4
20 张天福.茶叶品种与制茶工艺对乌龙茶品质风格的影响。福建茶叶,1994(3):5~7
刊名:《中国茶叶》
刊种:双月刊
主办单位: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英文名:Tea;publishedpapers;authorgroup;cooperationrate
类别:期刊
语种:中文
创刊时间:1979-05-01
邮发代号:32-34
单 价:6.00
定 价:72.00
国内统一刊号:33-1117/S
国际标准刊号:1000-3150 《中国茶叶》 创刊于1979年,其前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0~1978年编印的《茶叶科技简报》。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技术刊物,其宗旨是:宣传茶叶科技,弘扬茶文化,提供茶叶信息。以及茶文化、茶与健康、茶叶基础理论、学术动态和茶事信息等。主要栏目有政策法规、专题·综述、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总结·探讨、文化·生活、名茶集锦、科技动态、文献精华(国内外文献摘要,每期约40条左右)、读者信箱、茶事·消息。
该刊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茶叶干部、技术员、商业人员、茶厂(场)工人、茶农、茶文化研究者、茶叶爱好者以及茶叶科研人员、茶叶院校师生的良好读物。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