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闻晓的论著目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08:52:37
字号:

1、《公安派的文化阐释》,齐鲁书社,2003

易闻晓的论著目录

2、《中国古代诗法纲要》,齐鲁书社,2005

3、《中国诗句法论》,齐鲁书社,2005

4、《道咸宋诗派诗人研究》(合作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莫友芝文学与文献学研究》(合作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黔学论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7、《会山堂初集》(齐鲁书社,2015)

8、《诗赋研究的语用本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晚明士夫禅学的典型个案》(《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1期)

2、《袁宏道:从性情到文学的自适》(《齐鲁学刊》2000年第1期)

3、《大乘起信论的思辨结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4、《墨子散文之论辩》(《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禅学的儒学虚化》(《学术探索》2003年第5期)

6、《袁宏道:自然与理性夹缝中的自适人生》(《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7、《袁宗道:“稳实”掩盖的自适精神》(《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8、《从袁宏道〈广庄〉看庄、禅异同》(《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9、《古代文学教学:知性分析与文化关联》(《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4期)

10、《袁宗道文论:识见辞采的双向虚化》(《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1、《本然生命的伸扬:袁宏道的自然性灵论》(《学术探索》2004年第5期)

12、《用事辨略》(《修辞学习》2004年第2期)

13、《论属对》(《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4、《论脱化》(《长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5、《袁中道:性命忧惧与生死决心》(《华侨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6、《意境创造的诗法功用》(《齐鲁学刊》2006年第6期)

17、《诗与骈文句式比较》(《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8、《中国诗的韵律节奏与句式特征》(《中国韵文学刊》2007年第4期)

19、《古诗、乐府考辨》(《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第1期)

20、《郑珍诗与山谷诗学的关系》(《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1、《程恩泽诗论对郑珍的影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2、《诗道高雅的语用阐述》(《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23、《黄庭坚诗学与宋人诗话的论诗取向》(《文学遗产》2008年第4期)

24、《乐府古辞与古诗十九首关系考辨》(《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第1期)

25、《集腋成裘,学林嘉音——从〈莫友芝年谱长编〉说开去》(《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6、《〈陌上桑〉拟作的主题演变》(《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27、《〈阳明先生集要〉点校评介》(《贵阳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8、《自然与工力:中国诗学的体用之思》(《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

29、《郑珍〈说文逸字〉述要》(《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30、《郑氏字学抉要》(《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31、《郑珍为诗取径的主次分轨》(《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第4期)

32、《莫友芝为诗路向的体制分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33、《程恩泽诗宗韩、黄与道咸诗风》(《北方论丛》2011年第6期)

34、《谢灵运诗赋的关联与分异》(《山西师大学报》2011年第6期)

35、《马融文章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6期)

36、《论汉代赋颂文体的交越互用》(《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

37、《郑珍“学人诗”的学韩路向》(《文学遗产》2012年第1期)

38、《汉赋“凭虚”论》(《文艺研究》2012年第1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5期转摘)

39、《类推思维的文学推衍》(《文学评论》2013年第4期,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文艺理论》2013年第9期全文转载)

40、《“赋亡”:铺陈的丧失》(《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

41、《赋用联绵字字本位语用考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第二届兰亭奖理论提名奖;

甘肃省委、省政府第九届社会科学最高奖二等奖;

甘肃省委、省政府第十届社会科学最高奖三等奖;

甘肃省第四届高校社会科学奖三等奖。 甘肃省委、省政府第三届敦煌文艺奖三等奖;

甘肃省委、省政府第四届敦煌文艺奖二等奖;

甘肃省委、省政府第五届敦煌文艺奖三等奖;

中国书协全国第三届正书展(入展);

中国书协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展(入展);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全国第二届教学成果展(入展);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全国第三届教学成果展(入展);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回顾展并获奖(入展);

中(国)新(加坡)书法展(入展);

中(国)韩(国)书法展(入展);

首届国际敦煌书法展等全国性展览(入展)。 《书法散论》(甘肃教育出版社);

《精意向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

《书境》(甘肃美术出版社);

《写字》(甘肃教育出版社);

《敦煌书韵》(《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

《大学艺术素质教程》(甘肃人民出版社);

《大学书法》(敦煌文艺出版社);

主持并完成了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07EF81 )《敦煌书法艺术研究》课题。 中国书协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

中国书协全国隶书论文讨论会;

中国书协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览论文讨论会;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全国第一届书法教育教学论文讨论会;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全国第二届书法教育教学论文讨论会;

第二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二十一世纪书法论坛”论文讨论会;

论文先后发表并复印在《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西南大学学报》《敦煌研究》《中国书法》等学术性杂志和专业性报刊上的有50余篇。

主要论文:

论大学国民性艺术素质教育《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从书法文化的视角和立场关照写字教学的深化改革《社科纵横》(2004/06)

“双百”方针对新世纪书法艺术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社科纵横》(2003/06)

书法创作语言体系分析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3)

隶书文化教育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辨析《社科纵横》(2001/04)

蔡襄人品书品论《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1)

中小学书法教育若干问题思考《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1)

重视学术价值是学报生存发展的根本?——本刊十八年来编辑风格在学术印象回顾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3/01)

自然界里有春天,生命过程中也有春天《文艺出版社》( 2007/03)

论书法品评视角的审美定位及其延伸——兼评《书品》与《书谱》在书法品评史上的地位《甘肃社会科学》(2005/05)(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西狭颂”与东汉书法文化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02)

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次高层次理性对话——“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的学术特征及其意义《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汉末魏晋前书法艺术生成论《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 (2006/06)

论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河西学院学报》(2006/04)

论书法教育学科地位确认的可能性《社科纵横》(2006/05)

书法“意象”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1)

论高等书法教育发展失衡的成因及对策《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2)

敦煌遗书民间书法特征研究《敦煌研究》(2006/02)

画院书画家应成为时代和谐的使者《书与画》 (2007/02)

我对读书的选择《党的建设》(2007/03)

书法创作中功利行为的解读与评价《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8/03)

论画院的教育意义和教育功能的实施价值《甘肃美术出版社》(2008/06)

重释:敦煌书法在创作中的现代意义《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03)

与刊授学员谈书法临摹 《中国书法》(2002/01)

甘肃古代书法书体形式分析及其借鉴意义 《书法导报》(理论版)(2001/10)

书法语言的特征论 《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08)

立足本土,形成特色——二十世纪后期甘肃书法理论研究综述 《甘肃日报》(理论版)(2003/06)

甘肃书法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甘肃日报》(理论版)(2003/07)

经典书风与时代气息的和谐统一 《书法报》(理论版)(2003/12)

浅谈书法在学校中的功用 《甘肃教育》(1992/05)

浅谈书协会员与书法家的区别及其意义《中国文艺报》(理论版)(2003)

书法教育:一个及待开发的学科领域 《中国文艺报》(书法专版)(2000/01)

论独字引言书法特征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

当代书法创作思潮漫谈 《新一代》(2001)

书法批评标准论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3/10)

论基层党组织的协调职能 《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

关于成人高校政工干部权威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1992)

试论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方法极其应用 《党风通讯》(1994)

关于高校办公室系统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论凝聚力增强的新途径 《西北师大学报》(1995)

城市中学生成人化倾向不容忽视 《甘肃教育督导》(1997)

谈企业政工干部待遇的问题 《党的建设》(1986)

重释:敦煌书法在创作中的现代意义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03)

从汉代书论窥探敦煌汉简的“民间性”《山西师范大学》(社科版)(合作)(2010/03)

再释书法的意义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01)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01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