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元宵节的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农历新年已告一段落。许多人又要面临一个难题:春节摆放的年花要怎么处理?据了解,深圳的年花收集点很少,即便有,也因为比较偏远而受市民冷落。也因此,新年过后,大部分年花都像普通垃圾一样被丢弃,不仅不环保,还给环卫工人带来很大压力。
大部分年花节后变垃圾
我家里有一盆年桔和几盆水仙,请问有没有专门的机构回收它们?10日,记者以福田区居民的名义,拨打了城管12319热线电话。接听的工作人员迟疑了一下答复称:我们没有专门回收的部门,请咨询所在街道或者小区物管。记者进而问道,能否把年花当成普通垃圾一样、丢到垃圾桶等环卫工人来收,工作人员则表示不清楚。
如果是小盆的年花,自行处理相对好办,但如果像1米来高的年桔,则让人头疼。家住龙岗区中心城的黄女士就觉得很为难:自己搬年桔出去丢很麻烦,咨询了小区物管,物管也找不到解决办法。最后,黄女士掏了30元,请一位收废品的人上门将年桔搬走,年花当废品和垃圾处理掉,还是不环保,但我们没有别的办法了。
年花的问题困扰着市民,同样困扰环卫工人。每年春节过后,垃圾桶旁边都有很多居民丢的年花。多的时候有十几盆,连花带盆很重的,给我们增加了不少工作量。环卫工陈伯告诉记者。除了垃圾桶,一些绿化带和社区公园,也是居民丢年花的旺地。只不过,丢弃的年花一般难以再生长,将它们丢在绿化区内,不仅不能增添绿化,反倒成了一种污染。
政府设年花统一收集点
对于年花的处理问题,不少人呼吁,希望深圳能向广州学习,设置年花统一回收点。
据了解,广州设置年花统一回收点已有多年,设置的点也在不断增加。今年,广州市就有多达456处年花临时收集点,分布在全市各区各街镇。其中,每个街镇都至少有1个收集点,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街镇甚至有十多个收集点,基本覆盖各主要小区或城中村。在这些收集点,年花不是简单的收走,而是有一套回收流程。收运要进行分类,盆、泥、花树分别收集,从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城管部门结合垃圾分类工作,将收集回来的花、盆、泥进行分类处理。收集回来的花、盆、泥会安排专用车辆分类收运,花盆、花泥送园林苗圃,破碎花盆送余泥收纳场处理,年花年桔各区自行生化处理或送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餐厨垃圾专区)。广州增城区还专门设置了12个年花年桔复种点,分布在全区11个街镇。
在深圳,目前仅有南山区、宝安区有这样的临时收集点。而且,南山区的回收点设置在前海,不少居民觉得还是太偏远了,不方便老百姓使用。
由花卉公司等部门回收
除了设置统一收集点,还有很多市民盼望能有人上门回收。目前仅有罗湖区开展节后花盆回收工作,由委托的两家花卉公司具体负责,区里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市民或公司如需丢弃年花年桔,可以致电受托的花卉公司预约,工人会免费上门统一收取。回收后,花卉公司进行分类处理,可以养活的重新养殖,花盆则低价处理。罗湖区的这项服务也让别的区的居民十分羡慕:大量电话打入,一些其他区的居民也希望能上门提供服务。截至8日,该区已回收年花年桔50多万盆。
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则有环保协会专门回收年花,变废为宝。香港环境保护协会在2012年底就发起回收圣诞树活动,结果远超预期,回收近50吨圣诞树。香港环境保护协会估计,香港每年应付春节需求而被砍伐的桃花超过1万棵,桃花木材重量达50来吨。由于香港未开展木材回收分类工作,桃花被砍后亦不能再次种植,有关木材将会全数被弃置于堆填区处理。
因此,香港环境保护协会推动全港桃花回收计划,把回收到的木材转废为宝,磨成木糠后处理成天然的有机堆肥,捐赠给学校进行环境绿化。对于这项活动,香港有逾300家机构响应,包括政府、公私营机构、银行、酒店等。
水仙头茎可制成有机肥
除了放到收集点和交给专门的机构,对于一些年花品种,居民还可以在家回收循环利用。
菊花:摘掉枯萎的花头,修剪枝条至3-5厘米高,开春后换一次泥;菊花怕热,夏天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不然可能夭折;待到入秋时,就可开花。
杜鹃:杜鹃比较好养,不需要特别打理,日常适当浇水剪枝就可;但是它也怕热,夏天时需要给它遮阴。
蝴蝶兰:先修剪枝条,再从盆中取出。蝴蝶兰的根是气生根,不能直接放入泥土中栽培,而是要用木屑、炭粒等混合做花泥,栽种时不能埋太深,花泥也要适当地松软些。
发财树:不需要特别打理,遵守干透浇透原则浇水次数不宜太多,视土壤干燥程度,一周一至两次;浇水一次要浇透,要浇到底部有水漏出。
而下面这些年花只能丢。
水仙:开过花的水仙,头茎中的养分已经逐渐耗尽,很难再次开花。但市民可以将水仙的头茎晒干切碎,跟其他花泥混在一起,就成了有机肥。
没有根须的花:桃花、剑兰、五代同堂等,这些都是插枝,没有根须所以无法成活,待花谢后可以丢弃。
腊梅性喜阳光照射,特别能耐旱,故有“旱不死的腊梅”之说。腊梅也能耐阴,耐寒冷,在湿润的地方也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通透性好、排水性强的砂质土壤为好。
1.盆栽腊梅,腊梅盆景,骨坚而韵秀,香烈而不俗,确实别有趣味,是城乡人民最喜爱的高级观赏品。但是,腊梅盆景一般不易制作,要求制作者要有一定的园艺蟠扎技术。梅桩主干造型最关键,要求苍劲古雅,富于变化。春季花开后将其梅桩倒斜上盆,主干横斜近于盆面,对于造型的枝干进行割伤处理,蟠扎前先将枝条左右弯曲,使之柔软,然后再运用蟠扎技艺,将其进行弯曲蟠扎。梅以疏为贵,因此枝条不宜过多。对于小枝条也可进行捻曲,使之下垂,增加弯曲之感。如果养有古老腊梅桩,还可根据其基本形状制成疙瘩梅桩,将老桩主干之树蔸发出的枝条,剪成各种形状。每次翻盆换土时,可培土提根,使之悬根露爪,时间一长,便能成苍劲古朴的树形,置于庭院,更具美好情趣。
盆栽腊梅树桩,园艺上大多采用土陶盆或宜兴陶盆,特别是景德镇瓷质盆,莳养梅桩更是锦上添花,极为美观。但是,为了有利于腊梅桩头的正常生长,一般在初次上盆栽培时,大多使用通透性强的土陶盆。因为土盆透气渗水,适宜腊梅生长。只是在冬季腊梅含苞欲放时,再把它移入瓷质陶盆内,置于室内观赏。
盆栽腊梅用土,要求培养土不宜过肥,但是,团粒结构要好,利于通风透气渗水。再就要求培养土的理化性能适宜,腊梅宜在中性土壤中生长。盆栽腊梅土不宜过湿,否则容易烂根。长江流域花农用的盆栽腊梅土壤,多是将草皮、树叶与人畜粪尿、菜园土分层堆积,待其充分腐烂后晾晒整细过筛,并适当加入一点堆肥,充分调拌均匀,备为随时上盆之用。
2.施肥方法,腊梅是一种喜肥花卉,但是,盆栽腊梅施肥不宜过多,以免营养生长过剩,枝条徒长,不能形成花芽分化。但也不能缺肥,使植株生长不良,营养不够,长不好,开花少。一般上盆时要施入底肥,如饼肥或其他磷、钾肥,在生长季节可用有机液肥,按照1∶2、1∶4的比例每周施入一次,直到伏天枝条停止生长。6~7月正是花芽分化膨长期,每十天施一次全元素肥料,以便促其更多的花芽形成。花芽分化以后,可将花盆松土理沟,施一次菜籽饼或黄豆饼肥,使之随时供给养分,促进花芽生长。含苞欲放前施一次速效氮肥,保证开花需要。每次施肥后的第二天,要浇一次透水,使之充分吸收养分。
3.浇水措施,盆栽腊梅树桩,最忌盆土水渍,所以浇水不宜过多。但是,由于盆土容水有限,土壤中又不能缺水,所以说浇水也是一个关键。盆栽腊梅的浇水次数和浇水量,要根据当地气候、环境而定。一般放在庭院的盆栽腊梅,春季每十天半月浇水一次,如果春旱风大,水分蒸发快时,可2~3天浇水一次,要保持土壤微润,夏季营养生长期,要适当增加浇水量,保持土壤绝对湿润,三伏天高温时,水分蒸发更快,再加上叶片蒸腾和腊梅的花芽分化,这时需水量更大。但又不能多浇水,水分多又影响植株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在花芽不能分化时,可采取先干停止营养生长,后湿促进花芽分化,否则影响开花。秋冬季节腊梅进入生殖生长,只要土壤微微湿润即可。元旦、春节把盆栽腊梅移上阳台莳养,要增加浇水次数,不能使盆土过干,使之顺利开花。
在整个莳养过程中,要注意梅雨和大雨侵袭,要随时倒掉盆内积水,若遇连天大雨,或者阴雨绵绵,可将盆梅倒放莳养,或者移至其他避雨地方,总之不要使盆内积水,否则盆栽腊梅会因水分过多烂根死亡。
腊梅原产于我国华中地区。地处湖北西部的神农架林木区,在海拔450~850米的山地里,至今还有大片野生原始腊梅。同时,它又是引种驯化较早的冬季开花的花卉。据资料介绍湖北沙市的章华寺至今还保存有楚国时期的古腊梅,现在全国各地广为栽培。
腊梅是优良的庭院、园林绿化观赏花卉,也是优良的盆景材料,还可作室内切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梅花根枝均可入药。
4.适时修剪,腊梅的花以5~20厘米长的短花枝上着生最密,中花枝次之,35厘米以上的长花枝着花稀疏,大多徒长枝不开花。素有腊梅不缺枝之谚语,花谢后发叶前,结合造型,应较重地修剪一次。对一年生枝条留2~3对芽短截,并及时更新老枝,短截后的枝条再长出新枝长10厘米时,进行2~3次摘心,促发短枝,使树形匀称优美。在修剪摘心的同时,如株形方位不需要伸长时,应及时用剪刀疏芽,4~6月要经常观察枝芽生长情况,除去无用的徒长枝。7月后株型已定,如再抽芽发枝,应及时疏枝摘心,保证花芽分化。
5.病虫害防治,腊梅的病害有黑斑病、炭疽病、叶斑病、白纹羽病。黑斑病初现近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初为褐色,后变为近白色,边缘仍为褐色,病斑两面稀散着生暗褐色霉丛。炭疽病在叶尖或叶缘出现近椭圆形淡红色到灰白色,边缘褐色的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叶斑病初为圆形褐色斑,扩大后中央变浅褐色或灰白色,边缘深色,中央散生小黑点。以上三病可用50%多菌灵1000倍防治。
白纹羽病初期叶片黄化,枝条枯死,根颈部褐变,木质部枯朽,并有白色至灰白色根状菌索缠绕,偶见黑褐色球形菌核。发病后用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灌根,每周一次,连灌3次。
腊梅的虫害有蚜虫、介壳虫、刺蛾、卷叶蛾、大蓑蛾及木蛾等。以上害虫可50%辛硫磷或50%杀螟松1000倍喷杀。